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唐议  邹伟红 《资源科学》2010,32(1):28-34
我国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调整和加强,在基本立法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并在渔船削减和禁渔措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法制不完善、现有制度未能全面执行的问题:①《渔业法》配套行政立法滞后;②部分已经实行的养护和管理措施尚未有立法予以规范;③现有的渔具限制、幼鱼保护等措施未能得到有效执行;④捕捞产出控制和渔业资源分配制度缺失,仍主要依靠捕捞投入控制和技术管理措施;⑤捕捞准入制度、捕捞统计管理制度等重要的基本制度缺乏。我国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法制建设,既需要加强现有制度的实施性立法,也要注重基础管理制度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执行。建议:①严格执行现有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渔具数量、规格限制管理和幼鱼保护技术措施,并加强《渔业法》配套立法,提高《渔业法》的可执行性;②加强基础制度建设,特别是捕捞统计数据监督与核实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渔业资源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I0014-I0015
【导读】300多名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成员代表和科学家23日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城市霍巴特召开会议,讨论是否通过在南极周边建立世界最大自然保护区的提议。  相似文献   

3.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对公路施工质量作了严格的控制,但是由于通车量的加大以及运行时间的提升,高速公路的承载量不断增加,所以对其的养护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快速、安全、高效的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是当前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工作的新方向。这就需要管理部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不断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寻找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速公路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南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南极的矿产、能源、水、生物等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的阐述,同时分析了各种南极资源活动与环保、南极考察与资源调查以及南极资源开发和利用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并展望了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最后探讨了我国在南极资源问题上应采取的基本国策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会》2021,(8)
福建省是我国海洋渔业大省,海水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海洋捕捞产量位居全国第三,海洋渔业为保障优质动物蛋白供给、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促进渔业产业兴旺和渔民生活富裕等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在实现碳中和/减排二氧化碳、净化水质/缓解水域富营养化等生态服务功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在广泛调研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福建省海水养殖、伏季休渔、限额捕捞、增殖渔业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渔业高效管理和实践的成功案例,从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海水养殖业和发展资源养护型的捕捞业两个方面,提出了适宜福建省海洋渔业绿色发展的实施路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期为福建省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园林绿化工程可以美化人们居住的环境,可以使人类栖息的环境更加健康。近年来,我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也使得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增加了园林绿化工程,通过这一措施,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绿化养护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环节,想要提高园林绿化的效果,必须做好养护管理工作,下面笔者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环节以及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供园林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南极犬牙鱼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是南极海域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南极犬牙鱼资源动态对确保其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南极海域48区的犬牙鱼历年渔业统计资料,采用基于Bayes状态空间剩余产量模型JABBA对南极48区犬牙鱼资源动态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南极48区犬牙鱼的环境容纳量K=92 521t、内禀增长率r=0.14、2018年资源生物量为其环境容纳量K的75.2%、支持MSY的最佳资源量Bmsy=37 007t、最大持续产量MSY=4 247t、2018年资源量与最佳资源量Bmsy之比B2018/Bmsy为1.88、2018年实际捕捞死亡系数与获得MSY所需的捕捞死亡系数Fmsy之比F/Fmsy=0.33。从捕捞死亡系数和资源生物量水平两个指标对48区的南极犬牙鱼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认为该资源利用不存在捕捞过度情况。  相似文献   

8.
闫新刚  黄硕琳  姜作发  刘艳红  陈蓉 《资源科学》2008,30(10):1585-1591
鲑鱼渔业管理及其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北太平洋鲑鱼的种类、鱼源国、洄游分布等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北太平洋鲑鱼渔业管理国际公约及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鲑鱼的措施进行讨论,指出了我国鲑鱼渔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黑龙江中上游是中俄界河,下游经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每年溯河洄游的鲑鱼在到达黑龙江中游与乌苏里江我国境内之前就被大量捕捞;②我国作为溯河性鱼类的鱼源国之一,至今尚未获得参与管理北太平洋鲑鱼资源的权利;③我国存在过度捕捞及渔业水域污染等问题。建议:①提高中俄渔业合作水平;②加入《北太平洋溯河性鱼类性鱼类资源养护公约》;③提高鲑鱼增殖放流的能力;④加强关于鲑鱼资源状况的调查工作;⑤保护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在积极开展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战略性研究,探寻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新策略。文章从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目标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做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建设本身就是巨大的投资,伴随高速公路不断的建设其养护需要的费用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效益主要通过降低成本和增加通行费这两种方法,为了提升通行收入,需要增加通行量和车辆通行所要征收的价格,但是这两者都会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作为高速公路管理者,需要不断的总结养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升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本文将首先阐述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的组成以及特点和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现状,然后对加强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与测度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但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因而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刻不容缓。文章介绍了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与测度方法探索研究的阶段性进展,初步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理论的承载力模型,通过评估海洋资源环境系统进入不可持续过程时的阈值或阈值区间,建立沿海县级行政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体系和评估预警方法,并在京津冀海域开展试评估,结果表明海洋生态退化、岸线过度开发、海域环境污染受损、天然渔业资源衰退是影响河北和天津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四大主要因素。未来应进一步深化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测度方法研究和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科学客观评估测度可持续发展水平,探寻疏解沿海地区承载压力、增强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下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本质上是对整体用海行为的约束与限制,目的是为了保障整体利益涵盖下个体利益的持续兑现。美国在渔场重建计划基础之上所采取的有限准入与产出控制相结合的实施机制,正是契合海洋生态系统特性的制度模式,其在许可准入、配额捕捞、过程监管以及社会配套等领域的制度实施相对完善。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在科学评估鱼种资源最大可持续生产量基础之上,创新海洋渔业管理模式,探索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准入许可及配额捕捞模式,从而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13.
海洋渔业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松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32-1338
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发展战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等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海洋资源与环境问题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大家热议海洋粮仓、远洋渔业、海洋牧场、离岸养殖、冷水团养鱼、养殖工船、透明海洋、智慧海洋、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走向大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话题和计划的大环境下,从全球海洋角度,将海洋作为一个整体,从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能流和物流的层面探讨海洋渔业资源发展历程和发展出路,提出"海洋渔业3.0"发展计划,旨在探讨建立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论渔业资源服务价值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议  黄硕琳 《资源科学》2011,33(7):1298-1303
本文以TEV框架为基础,论述渔业资源服务价值的构成。渔业资源的服务价值源自其本身对于人类及其他生命系统的积极作用——服务功能,以及其本身作为一种生命系统的存在。渔业资源的服务价值可以分为功效价值和非功效价值:①功效价值是指可直接或间接供人类使用的,能够服务于人类福利的使用价值,以及支持其他生命系统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生态价值和选择价值。使用价值表现为因支撑水产品供应和水产种质资源供应所产生的价值,以及支撑人们的娱乐性服务、文化服务所产生的价值;生态价值是渔业资源种群对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命的支持作用所产生的价值,以及对其所属或相关联的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所产生的价值;选择价值表现为渔业资源被保留下来用作未知的其他人类用途的价值,以及保留给后代人使用的价值。②非功效价值表现为基于伦理的甚至是宗教、文化的内在价值/存在价值,在渔业资源管理决策过程中不容忽视,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渔业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5.
霍沛军 《科技通报》2002,18(1):82-84
渔捞业中最佳经济产量是指能使持续的纯利润最大的产量,此时投入的捕捞努力量为最佳经济捕捞努力量,文中假定捕捞总成本与鱼类种群密度成反比而与捕捞努力量成正比,给出了最佳经济捕捞力量 的求解方法。保持这样的捕捞努力量,则可实现渔涝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可视化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分析了2000—20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中外发展态势和进程,明晰了近20年南极科学研究的热点及前沿研究领域,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南极开展科学研究的现状,进而为推动中国南极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①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在地球科学(综合)、生态学和海洋学等学科领域发文量较高,而环境科学在南极研究的受关注程度呈不断提高态势;②美国在南极领域的发文量最多,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在南极科学研究中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合作密切;③近年国际南极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南大洋生物资源和碳循环,南极气候变化和海冰异常过程,南极地质演化和古环境,南极微生物资源开发以及南大洋水团及其动力学等;冰盖质量平衡、乔治王岛、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等研究领域是近年南极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④中国在南极的科学研究相对侧重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和食品科技等领域,而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生态学和自然地理等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未来中国要加强与南极科考强国之间的合作,在学科交叉、边缘部分寻求突破,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人工鱼礁工程增殖海洋水产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张怀慧  孙龙 《资源科学》2001,23(5):6-10
该文分析了人工鱼礁用于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和人工鱼礁集鱼的机理,并介绍了人工鱼礁的种类、结构形式、平面布置以及制作人工鱼礁投放场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孙竹梅  华薇娜 《现代情报》2015,35(7):98-104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德国南极主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文献分别从各年文献量、作者机构、作者合作、优势学科、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德国的南极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快速增长;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是其南极研究的主要力量;作者之间已经形成了频繁、稳定的合作关系;地质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海洋学是德国南极研究的优势学科;南大洋的相关研究是德国南极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黄振彬 《大众科技》2014,(8):174-177
防城港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具有发展现代渔业的优势。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防城港现代渔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未来防城港现代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