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考试和平时的练习中,有关退位带分数减法的计算出现较多的错误.怎样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做好铺垫,分散难点.1 1=2/2=3/3=4/4……提问:1化成假分数,它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1化成的假分数有什么特点?2、4=3(()/4),7=6(()/5),6=4(()/7).3、7(3/8)=6(()/8),5(5/9)=4(()/9),4(7/10)=2(()/10),2(1/4)=1(()/12)提问:等号右边是带分数吗?这是一种什么形式?第二步:注重过程,口答算理.1、整数减带分数的式题计算.出示例3:计算5-2(1/3).(发散思维训练)师问:谁能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甲生:因为减数2(1/3)是由2和1/3组成,先从5里减去2得3,再从3里减去1/3得2(2/3).具体算式:5-2(1/3)=5-2-1/3=3-1/3=2(2/3).乙生:把被减数5看作4 1,具体算式:5-2(1/3)=(4-2) (1-1/3)=2 2/3=2(2/3).  相似文献   

2.
问题缘起 在一次教学“1/1×2+1/2×3+1/3×4+1/4×5”时,笔者意外地发现学生在算式读法上存在的问题,随即激发了笔者对于计算教学中算式“读法”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一)师:怎样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想一想,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吗?列出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思考的。学生汇报交流解法与解题思路。学生探索出下面6种不同的解法,教师板书如下: (1)5×5 3×3-[(5—3) 5]×5÷2—3×3÷2 (2)5×5-[(5—3) 5]×5÷2 (3×3—3×3÷2) (3)5×5-[(5—3) 5]×5÷2 3×3÷2 (4)[3 (5 3)]×3÷2—3×3÷2 (5)5×3÷2 3×3÷2 (6)(3 5)×3÷2 (二)师:刚才同学们用了6种不同的方法求出了阴影部分的面积,请大家回顾一下解题思路,观察比较一下图形和算式,看看哪些解法的思路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人教版)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111页复习参考题B组:第一题,观察:2×3 1=72×3×5 1=312×3×5×7 1=2112×3×5×7×11 1=23112×3×5×7×11×13 1=300312×3×5×7×11×13×17 1=510511……由此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利用这个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1题目呈现(安徽省2018年中考第18题)观察以下等式:第1个等式:1/1+0/2+1/1×0/2=1,第2个等式:1/2+1/3+1/2×1/3=1,第3个等式:1/3+2/4+1/3×2/4=1,第4个等式:1/4+3/5+1/4×3/5=1,第5个等式:1/5+4/6+1/5×4/6=1,……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第十一册. 方法一 师:先填空,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2/3÷2=2/3×( )=( ) 4/7÷2=[4/7×( )]÷[2×( )]=( )×( )÷1=( )×( )=( ) 5/8÷3=( ) 师: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下面是一个算式宝塔,每个算式的积都是正确的。11×99=1089 111×999=110889 1111×9999=11108889 11111×99999=1111088889观察上面的算式宝塔,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你能按照规律,继续给算式宝塔加层,写出从上至下的第2006个算式吗?只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我们一定能够发现这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数的运算     
复习1·说说下面的算式表示的意义。54 2910.5-7.845×312.5÷2.52·想一想。30×5、30×0.5、30×51表示的意义相同吗?3·填一填。5.6 ()=1091-()=58()-83=56()×9=10876÷()=3()÷3.9=0.71×()=0.25()-0.25=00.25×()=01÷()=0.25()÷0.25=1()÷0.25=04·将合适的数填入括号,并写出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1)39 85=85 ()运算定律:(2)3.9 4.4 5.6=3.9 ( )运算定律:(3)24×(100 2)=24×() 24×()运算定律:(4)5×10.9=()×5运算定律:(5)71×3×32=71×(3×32)运算定律:(6)12×99 12=( )×12运算定律:5·先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84…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熟 练掌握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及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2/5×2 3/8×5 4/7×7 1/4×3 5/9×27 8/15×0 2.一桶油重100千克,5桶油重多少千克?请学生口答算式。并得出数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例1]分数乘以整数 1.9/2的意义是什么?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 1.2+1.2+1.2+1.2=()×()。 3.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8×3=()+()+(); 0.3×4=()+()+()+(). 4.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5.根据4个9/2是多少这一命题作图填空:(1)用线段图表示4个9/2;(2)4个9/2,用加法算式来写,可写成();(3)把写成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可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8—70页。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出示课件,画面大门上写着加法算式:2+3+65+5+53+7+84+4+4+49+1+62+2+2+2+2)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学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发现“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二、认识“几个几”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图中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生1:我数兔是2个2…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3页。【教学过程】一、由点到面探索规律(一)同一乘法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变化。1.导入:同学们,20×3的积是多少?(20×3=60)揭示:在20×3=60这个乘法算式中,20是一个因数,3是另一个因数,60是积。课件:提问:现在20和3这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所得的积)所得的积等于多少?你能很快地算出来吗?汇报:你是怎么算的?方法一:20×(3×2)=120;方法二:60×2=120。补充课件:  相似文献   

13.
填空题其形式比较单调,做起题来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假定法使每一道题都有多种填法,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于思考、钻研,同时也促进智力的发展.例如:(1)1/4×( )=1/5×( )=1/6×( )=1/7×( )(2)1/4÷( )=1/5÷( )=1/6÷( )=1/7÷( )引导学生观察第(1)题四个算式的关系,题意是要求四个算式的积都相等,已知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要求一个因数,必须先确定积(这是解这道题的关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训练 1.填空: ( ) ( )=和 ( )-()=差 2.口算: 48 52 140 60 48-40 200-50 24×2 16÷4 12×5 630÷7 3.只列式,不计算(准备题) 100减去20与4的积,差是多少? (让学生根据文字题的基本结构,抓住“100减去积,差是多少”列出算式“100-20×4”)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乘法分配律是研究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将来还要扩展到减法和除法之中,形式变化多样,学好乘法分配律是今后应用定律进行解题的重要依据。二、研究过程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校四(2)班37名学生。2.研究方法:问卷法。3.调查问卷及调研目的。(1)一张课桌70元,一把椅子30元,买这样的5套桌椅共需多少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这道题主要是了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种方法学生是否都能掌握,以便教师在教学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题思路训练。(2)把相等的算式连线,你有什么发现?(3 5)×24×5 6×5(4 6)×510×4 5×4(10 5)×43×2 5…  相似文献   

16.
填一填     
请你在1234567中填入+、-、×、÷以及括号各一次,使它能够成为一道等于10的算式。试一试,你能行吗?1 2 3 4 5 6 7=10  相似文献   

17.
(四) 特级教师阮端伦老师在讲授“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时,出示下面一组等式,要求学生观察、讨论: (5 41)×3=5×3 4×3 (9 15)×20=9×20 15×20 (5 30)×12=5×12 30×12 (25 5)×4=25×4 5×4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左边算式的特点? 生:(相互启发)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右边算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奇妙的算式     
《课外阅读》2007,(9):17-17
如果知道1×9 2=11;12×9 3=111,那么你能很快填入下面算式的结果吗?请写明你的思路。123×9 4=()1234×9 5=()12345×9 6=()123456×9 7=()1234567×9 8=()12345678×9 9=()。请于9月30日前把你的答案寄给我们,答案写在信封背面,并注明是2007年第9期。奇妙的算式~~  相似文献   

19.
下面是六年级下学期一节复习课的片段: 师: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生:(a+b)c=ac+bc. 师:计算下面几道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3.52×1.7+1.7×6.48 (2)15.26×7.3-5.26×7.3 (3)89×101-89 (4)18×(1/2+4/9) (5)(48+64)÷16 (6)18÷(1/2+9/10) 第(1)~(4)题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正确.第(5)题,全班45人中,有35人计算如下:(48+64)÷16=48÷16+64÷16=3+4=7.第(6)题,有30人是这样计算的:18÷(1/2+9/10)=18÷1/2+18÷9/10=36+20=56.  相似文献   

20.
巧得2008     
新年到了,让我们做迎新年的两组趣题。1.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应填入哪些数字,才能使等式成立?2×□×□×□□-□=2008□×□×57 □□=20082.在等号左边合适的地方填入运算符号(可以添括号),使结果等于2008。888888888=2008123456789=2008987654321=2008参考答案:1.2×3×5×67-2=20085×7×57 13=20082.88×(8 8 8)-8-8-88=20081 2 345×6-7×8-9=2008(987-6 5×4 3)×2×1=2008#57巧得2008@肖章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