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书馆建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图书馆建筑的人文关怀,重要的是关注人在图书馆内活动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尊重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图书馆建筑,才能营造有益于人在其中健康愉悦地阅读、工作和交流的空间环境。为此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建筑理念,兼顾读者和馆员的需要,为图书馆选定环境优雅的馆址,处理好自然环境与人造景观的关系,建造园林式图书馆,营造宜人的绿色空间,倡导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建筑的特征与功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洁音 《图书馆杂志》2003,22(12):26-29
通过分析最近20年世界图书馆新建筑的特征,从建筑的艺术造型和象征意义、造型与环境、实际使用功能、内部结构与布局等方面,探讨了当代图书馆建筑如何满足图书馆服务和读者的需求,符合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新建图书馆数目激增,但大多数图书馆新馆建设理念存在误区,如盲目追求面积大、外观美等.研究国外有代表性的7所图书馆的建筑特色、设计理念、功能实现等问题,有利于提升我国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建筑设计品位,注重读者实际需求和建筑文化,并为使用者带来舒适和便利.  相似文献   

4.
根据建筑院校的专业特点、读者需求;建筑科学的学科特点、其文献的特点;建筑院校图书馆的基础、条件、性质、任务、目标等方面的实际,进行这类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图书馆网络信息技术、读者、图书馆管理三方面,对图书馆建设中建筑空间的需求进行阐述,同时,也对追求建筑空间变化带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刘曼 《河北科技图苑》2015,(1):94-96,12
针对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改扩建进行研究,从改扩建的理念、改扩建的对象、改扩建手法的运用,对高校老图书馆以及旧建筑改造再利用为图书馆建筑进行探究,旨在传承校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以满足图书馆建筑功能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出旧建筑与新建筑共生的思想与理念。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的主要特征入手,论述现代图书馆建筑新理念,提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趋势和发展方向。这对现代图书馆建设及图书馆结构功能调整等工作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环境和文化设计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建筑的创作除了必须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等要求外,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十分重视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的构思。现代图书馆建筑应强化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的设计观念,以使建筑物满足人性化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9.
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设计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图书馆建造是百年大计,需要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图书馆建筑环境设计要遵循开放性、灵活性、适用性、高效性、经济性、安全性、智能性、艺术性八项基本原则,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文献信息需求和适应用户文献信息需求强度不断增长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建筑选址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人与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图书馆建筑选址需要哲学的智慧,首要的一点是要明确图书馆建筑选址与人们观念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加深对绿色图书馆建筑及图书馆(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大学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性质、任务、职能和服务工作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图书馆建筑的馆址,对于图书馆各方面的工作关系极大。不同性质的图书馆建筑,如城市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等,应结合自身特点辩证地解决选址过程中遇到的诸问题,决不能脱离当地当前的实际情况而强调选址的某一方面。对《辞海》中关于“风水”的解释持不同意见,认为建筑风水是一门学问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科学·经济·实用——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图书馆建筑的层高、规模、建筑模式的选择、综合布线和生态化等几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在建造图书馆过程中,如何根据自己的校情馆情,科学合理地处理好经费投入的有限性和发展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建造出具有高职特色的科学、经济和满足现实及未来适用性的现代化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如何在建筑中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是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基本宗旨,其设计理念的内涵是读者至上,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从结构功能、布局、环境设计、技术设施、安全环保和特殊服务设施等诸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图书馆建筑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科学·经济·实用——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图书馆建筑的层高、规模、建筑模式的选择、综合布线和生态化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在建造图书馆过程中,如何根据自己的校情馆情,科学合理地处理好经费投入的有限性和发展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建造出具有高职特色的科学、经济和满足现实未来适用性的现代化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建筑艺术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蓁子 《河北科技图苑》2006,19(1):17-18,51
通过分析图书馆建筑艺术的美学本质、制约图书馆建筑艺术的因素及图书馆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图书馆建筑艺术美的形式、特征和规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第二起居室".  相似文献   

15.
绿色生态的图书馆建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虹涛 《图书馆建设》2007,(1):19-20,24
绿色生态建筑是21世纪建筑的主题。本文围绕绿色生态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图书馆建筑走向绿色生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方向和建筑原则,并以国内外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讨了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当前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论读者心理需求与图书馆建筑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俭 《图书馆论坛》2005,25(2):90-91
图书馆建筑优良环境是现代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体现。为此必须探求读者对图书馆建筑的心理需求,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以富含文化积淀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使读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舒适、温馨、高雅的环境氛围中愉快而高效地学习研究和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建筑环境设计中人文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环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的生存发展。在图书馆的建筑环境设计中,就要发扬人文主义精神,使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着图书馆的主体人-读者-馆员展开,从建筑设计的各个层面融入人文化的主题思想,以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双向需求为支点,设计与打造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学习工作空间,是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环境设计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则是文化建筑,在文明建筑中更占有重要位置。它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甚至把图书馆建筑物本身看作是文化艺术的象征。现就此谈如下四个问题。一、图书馆建筑形象的性格特点建筑内容赋予建筑形象一定的性格特点,这是建筑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一面。第一、图书馆建筑形象应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概括反映。作为精神文明象征的文化建筑一座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地区、学校、科研机构或某个系统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谈图书馆建筑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建筑作为一种人工的自然物和人造的自然环境,其产生和发展都直接来源于人们的需求。在建筑、环境、人的相互作用中,最本质、最有决定意义的是活生生的、有意志、有思想的人。图书馆建筑是为特定人群利用文献信息、开展学术文化交流、进行社会教育的场所,是主要为读者使用的公共文化建筑。因此,作为图书馆建筑的人文内涵,它是审美、文化、绿色等精神因素的内涵与外延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谈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建筑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馆舍建筑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该院图书馆建筑概况 分析了该馆的建筑特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形成这些特点和不足之处的原因 总结了其图书馆建馆的经验教训,并论述了其图书馆建筑带给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