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遥远的地平线(散文)黄亚丽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木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说,世界上本来有路的。它从亚当夏娃被上帝造出来之后,那片浑沌蛮荒的伊甸园被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美丽。从遥远的历史走来,从我们尚且稚嫩的脚下开始,路的起,或充满艰...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曾经指出:虽然艺术不能直接改变世界,却可以通过改造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内在驱动力而间接地改造世界。马斯洛则认为:人自身越完美,他知觉到的世界就越完美,世界就会变得越完美,因为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能动关系。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音乐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处理好自身与世界完美之间的关系,树立一个全新的音乐教师形象,让自身日趋完美,让学生不断完美,让世界走向完美。就此而带来的一些思考,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声乐艺术实践中,要重视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其能力越敏锐,将越有助于歌唱艺术的完美表现。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对学生的教导越来越不凑效,当我们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当我们的学生似乎越教越不听话时,我们不禁陷入沉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创编的歌舞剧《在那遥远的地方》于2009年8月首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歌舞剧在音乐人物、故事表述方法以及老歌新曲的完美结合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之处,使其具有相当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面对需要精心呵护的幼苗,我们应意识到:要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空洞的说教是于事无补的,必须动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和力量,才能保证幼苗茁壮成长。德育过于注重典范———榜样太遥远我们为学生树立的榜样实在太完美、太高大,也太遥远了。德育过于注重典范的结果是,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完美地模仿榜样,但在校外却可以彻底忘却榜样。学生背负着太多在成人世界中也无法实现的道德标准,但他们却生活在一个优秀传统被丢弃得越来越多的时代,使他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强调日常点滴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一次带孩子们看电影,电影中有一个学生照顾敬老院里…  相似文献   

7.
《遥远的敖特尔》是马头琴演奏家李波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马头琴曲。该曲以蒙古族音乐为素材,在演奏技巧技法、节奏、调式特点以及蒙古族长调牧歌"诺古拉"式的装饰性音调等方面较完美地表现了艺术形式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遥远的敖特尔》以鲜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乐曲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抒情性,充分体现了马头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公开课表演、作秀之风盛行,似乎花样越多越好、课堂氛围越热闹越好、学生讨论越积极越好、教学过程越完美越好、问题越少越好……针对诸如此类公开课中偏离课改航向的怪现象,笔者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走出迷途谈谈自己的感受。一、公开课的病态扫描1.重他人包装,轻自主发展。每次听到的公开课,总觉得是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流程、天衣无缝的师生配合默契、完美无暇的教学效果……热闹过后总觉得华而不实。上过类似公开课的你也许会心一笑,因为这样  相似文献   

9.
张国祥 《少年文摘》2011,(12):56-59
完美得近乎虚幻,如天使一般纯净的笑容,如天籁一般完美的音乐,如王子一般高雅的气质。出道10年来,王力宏一直像个音乐顽童般趴在五线谱上,捍卫着自己"优质"的称号。谈起在自己生命中和"音乐"第一次接触的年纪,力宏顿时不发一语,努力回想着那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他的眼神里,不难发现那该是一个距离现在非常遥远的年月。  相似文献   

10.
薛莉 《八小时以外》2012,(12):106-107
每个人都幻想过自己的梦中情人,完美,清晰,模糊和遥远。然而有一天,梦中情人真实地站在面前时,我们会怎样?会尖叫还是会拔腿就跑?你又是否真的愿意遇到一位完全符合自己的想象,符合到毫无保留的另一半?  相似文献   

11.
往事就像一枚橄榄,越嚼越有味。意识的河流总爱在回忆中尽情流淌,带着苦涩,带着欢乐,带着无穷回味。看着日历上鲜红的9月10日,我又一次漂流在遥远的回忆中……上小学的时候,由于体弱多病,我只有很少的几个伙伴,几乎不与同  相似文献   

12.
紫色梦幻     
有时候,喜欢什么却说不出理由,可能只是触及到大脑的某根敏感神经。仔细追究起来,也许涉及到了已经离自己非常遥远的或悲伤或喜悦的一瞬,遥远得在脑中只有几个影子。也许,那一切的根源已经埋在了大堆的石块和灰尘里,很厚;拨开一切需要时间,需要气力,很累。而且,可能尽力了却最终也找不出他来,所以,人一切总在模糊的感觉里泡着,越溶越开,越溶越淡,便愈发模糊,最后,溶在整个脑海里,便忘了这原有的莫名的喜欢了。我想打破这样无情的忘却,于是总是费劲地想找出一切的根源。即使结果可能会凝成一块再也化不开的玻璃,刺痛着心…  相似文献   

13.
云崽子  周奇 《音乐世界》2012,(18):27-31
独特的气质,无可比拟的唱功,郁可唯的音乐之路越走越宽,从《蓝短裤》到《微加幸福》,直到《失恋事小》的发行,她完美诠释了“灵魂歌者”这个美誉。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 (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相似文献   

15.
走近理想     
理想是太阳,每天升起照耀你的生活,当你忘记时它便沉落为幕色;理想也是你的影子,注意到它的时候,它便会具有生命。越靠近往往就越遥远,因为你不知道如何  相似文献   

16.
我们相距遥远,但又很近。您在北京、吉林、 上海、天津……我们星罗棋布在 城市、农村……期刊中见面握手,磁带里我们谈心。我们相距的确遥远,但心连心,亲又亲……您使我们结识一一维纳斯、雨果、《母亲》、巴尔扎克、普希金、晋迅……采《茉首》,农女唱着优美情歌;李、杜在挥毫畅饮,谈古论今;《关唯》鸟寻觅着美偶;《海燕》衔来片片白云……啊,老师,谁说我们很远很远?课本,是您的关注,答卷,是我们的回音。知识,使我们相识,为了未来,使我们成为知音。我们吟诵,您弹拨金琴,我们是小树,您像园丁,修枝培根,满吮甘露的根,将越扎越深、越扎越深。…  相似文献   

17.
“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寂寞的夏日里,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电视机里林依伦唱的这首新疆民歌,我忍不住躺在小床上哭起来,我越哭越伤心,越哭越后悔。伤心什么?伤心的是我心爱的爸爸也像小鸟一样一去无影踪。后悔什么?后悔当初不该让爸爸走,不该让爸爸到遥远的大兴安岭去“创业”……  相似文献   

18.
追寻     
徐晶晶  缪剑 《学语文》2005,(5):39-39
本文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理想是遥远的.而现实是如此的接近!“只要拥有一颗执著的心.也会超越一切”。就会达到一种境地;遥远的也会变为接近的:而这种境界又是多么的深邃!文章的文化氛围较浓郁。所选择的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道理;精当的议论和抒情又不失为本文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语言流畅,结构完美。  相似文献   

19.
梦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太大的差距、太多的不同。真希望天总是蓝的,云总是白的,风总是清的,而我们总是快乐的。可现实总会不太完美,不太尽如人意。有时候反而你越是想得到的就越是得不到,最简单的一如快乐,似乎总是和你对着干,你越是想让自己快乐、高兴的时候,就越是心烦意乱。陶渊明也是一个心怀梦想的人,可他的梦想遥远异常,无奈之际,只能以理想之境影射现实,在梦想中寻求慰藉,在梦想中放逐理想,在梦想中历练人生。正是因为这份梦想,我们才有了传世名篇《桃花源记》。  相似文献   

20.
戴花的鹿     
正黄孝纪01推荐南泽仁,藏族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第21期学员。2015年散文集《遥远的麦子》荣获全国"孙犁文学奖"优秀奖。《戴花的鹿》是她对万物有灵的信仰与文字的完美结合,地域色彩浓郁。作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