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知道吗?唐朝贞观年间之所以那么繁荣昌盛,其中有我做的大贡献。一天,我正在看历史书,发现唐朝真是太差劲了,李世民治国也只够混混日子,唐朝的百姓民不聊生。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坐上了新研制的"时空机",穿越到了唐朝。不知为哈,穿越到唐朝后,我正好坐在龙椅上,卫兵见了,就把我捉去,打入了天牢。天牢里面不见天日,脏得一塌糊涂,我以为自己死定了,可是上天却赐予了我一个良机。一天,李世民亲自提审了我。他问:"你这个刁民,皇帝的宝座你也  相似文献   

2.
你一定不知道,唐朝的李世民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得那么好,是因为他到现代来游览了一圈!你一定会问我是怎么知道的,那就听我慢慢告诉你吧。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早晨,忽然一个士兵来向李世民报告:“报告,敌人正向我军袭来。”李世民说:“好,准备出战!”说着李世民踏出营帐,他正走着  相似文献   

3.
他自少年时便已是一代英雄,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他17岁便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他19岁便开设文学馆,文采风流。他是真正使得唐朝武功辉煌、文化灿烂的那个人。南于他是中华帝王,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才是盛世唐朝的第一勇将、第一智囊、第一才子。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相似文献   

4.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的名言警句。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生于599年,今陕西武功人,自幼熟读兵书,擅长骑马射箭,  相似文献   

5.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能治国善战,睿智过人,在位22年,创下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就是这样一位有为的皇帝,竟被他的女儿高阳公主活活气死。公元649年6月的一天,老功臣尉迟恭和程诰命夫人(程咬金之妻)同来勤政殿,向他揭露了高阳公主骗取诏书,强行逼休了她的妯娌,辱骂逼死其公爹——当朝宰相房玄龄的真相。李世民听后勃然大怒,原来是自己的女儿害死了曾参与玄武门之变、鼎力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老臣。于是,急召高阳公主进殿问罪,  相似文献   

6.
大唐的天空     
公元626年的一天早晨,秦王李世民率领亲信军兵埋伏在长安大明富的玄武门附近。当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上朝路过这里时,他指挥伏兵雷霆一击,并一箭射杀李建成。李世民的这一箭射开了一片盛唐的天空,射出了一个不朽的盛世。唐朝的开国之君是唐高祖李渊,但在我们的印象中或许只有李世民  相似文献   

7.
刘文静是怂恿唐高祖李渊夺取天下的首义功臣,随李渊李世民父子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新唐书》写唐朝公卿大臣,第一篇就是《刘文静传》。而他也可以说是第一个死于唐朝官场倾轧的高官。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1,(12):56-59
武则天这个唐朝小女子,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仅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去探索她的成功之道。要知道,在1300年前的唐朝,女人可不像今天女同胞这般独立和强大,她们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身份的人。武则天从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一个小秘书,最终成长为大唐帝国最高领导人,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9.
李南亮 《新高考》2010,(5):77-77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是我国封建时代—位杰出的地主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从627年到649年在位,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使得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改善等,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史称“贞观之治”,从而奠定了盛唐伟业的牢固基石。  相似文献   

10.
李世民是个超级强人,他的性格上面,颇有好胜心态。甚至小事上也是如此。曾经有一次,西域进贡来一个胡人,善弹琵琶,创作了一个曲子,弹起来极为华丽复杂。李世民不想输了场面,于是就搞了一次酒会,在酒会上让这个胡人音乐家当场演奏一遍。其实他早已经安排了宫里的一个音乐高手叫罗黑黑的,隔着帷幕听。一遍之后,李世民对胡人  相似文献   

11.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和唐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难点是均田制、租庸调制.一唐初的统治政策关于唐初的统治政策,教材讲了唐高祖、唐太宗以及武则天时期的统治政策,而重点是讲唐太宗时期.唐高祖在位时间不长,前后只有九年,而且当时的主要精力是用在完成国家统一方面.完成统一之后不久,武德九年(626年),高祖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迫使李渊让位给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太宗在位(626—649年)前后二十四年,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社会变化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长孙皇后,生长在贵族官吏家庭,深受封建思想的熏陶,加之本人好读书,故掌握了相当程度的文化知识,具有较为宽广的视野和政治眼光。虽享年不永,仅与李世民共度二十余载,但却对唐太宗贞观政权起过重大作用。唐朝建立后,按摘长于继承制度,李建成是当然的是位继承人,李世民只能被封为秦王。但年轻的李世民文韬武略远在其兄长之上,而且在建唐和统一战争中立下了显赫战功,所以他决不甘心于落王的地位。李建成自然不肯放弃既得地位和利益,双方矛盾愈演愈烈。随着齐王元吉势力进一步向李建成集团的靠拢,他们为了极力争取支持者,…  相似文献   

13.
表动则影随     
唐太宗时期的民部尚书裴矩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此人是隋朝有名的佞臣,然而,在唐取代隋,做了唐朝的干部之后,却变成了个大忠臣。唐太宗李世民经常这样表扬他:在位敢于力争,而不一味地顺  相似文献   

14.
魏征是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谏臣之一。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辅佐者 ,魏征以超人的胆智、耿耿忠心、犯颜直谏 ,前后所奏二百余事 ,其中大部分为李世民所采纳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 ,皆称朕意”[1] ,使李世民少犯了很多错误 ,对强大、统一的唐朝巩固和发展 ,对“贞观之治”盛世的出现都起了不少的作用。魏征的思想主要是从他和唐太宗的谈话 ,即奏疏和谏议中体现出来的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 (主要指农业 )、法治、军事等一系列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比如他劝谏李世民要居安思危 ,施行仁义 ;要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 ;举…  相似文献   

15.
急脚大师 《作文》2024,(6):22-23
<正>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但不能分娩,太医们都束手无策。焦急的唐太宗李世民从一个大臣口中得知神医孙思邈,便立刻派人请他进宫。老人诊断病情后,只施了一针,皇后就顺利地产下了婴儿。李世民大喜:“老神仙,别走了,朕让你执掌太医院。”老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唐太宗想封他做官,他又拒绝;赏他爵位,他还拒绝。李世民望着眼前这个老头,羡慕嫉妒恨哪:他真的七十多岁了吗?  相似文献   

16.
梦回唐朝     
公元635年,也就是我国唐朝贞观九年,其时当任圣上是李渊之子李世民。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2011,(12):22-24
六骏腾飞,秦王平天下公元617年,李世民为父亲李渊出谋划策,起兵太原、攻占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封李世民为秦王。此后数年,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消灭了所有隋朝和各地方的武装势力。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相似文献   

18.
<正>"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拨乱反正,刚坐稳位子,就开始了内部人员的整改与肃清。这次,魏征在劫难逃,必死无疑。因为是他献计献策给李建成,让李建成及早动手除掉李世民,永绝后患。李世民如何处置他的政敌李建成的谋士魏征呢?就在李世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魏征不请自来。这让李世民很意外。魏征来后,不卑不亢(kànɡ)地摆弄起两个透明的  相似文献   

19.
本人姓李,名美禛。唐朝天子李世民之后代也。但我却与他不同:先辈李世民整日弄刀舞剑,出没沙场;我反之,喜欢写作文,偶尔写上几篇“佳作”会一蹦三尺高。与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要说写作文,按我如今的水平,那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到这,得感谢我的启蒙老师——我的妈妈了!那可要追溯到一年级了。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皇帝之一。他既是唐王朝的开创者、巩固者和治理者,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究其“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李世民的用人政策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