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中有大气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每当读到曹操的<观沧海>,思绪总会被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惊扰:浩浩汤汤的海水与天相接,朦朦胧胧中蒸腾出一股霸气;百草生机盎然,在秋的抚慰下依然有春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乐府中称力一解.《步出夏门行》现《宋书·乐志》中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前有艳辞曲(诗的(?)奏曲),以下分为国解,并无小标题,后人分国解为四篇,分别题之曰:《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及《龟虽寿》,是据诗中各解的第一、二句来定名的.如《观沧海》的第一、二句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第二解的首句为“孟冬十月”,第三解的首句为“乡土不同”,第四解的首句为“神龟虽寿”等.  相似文献   

3.
陶玲 《初中生辅导》2007,(13):21-23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是他的名篇,是他在北征乌桓时所作,这次征战使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巩固了他的后方,最终才有了他第二年的挥军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由此可见,北征乌桓的胜利对曹操来说是多么重要,也正是这次战争的胜利,增强了曹操的信心,激起了他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在了解曹操其人及写作《观沧海》这首…  相似文献   

4.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相似文献   

5.
1.河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韦应物《调笑令》)2.星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相似文献   

6.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家简介] 曹操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县谯(安徽亳州)人。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仍能手不释书,登高必赋,喜用乐府体裁写诗,自由咏怀,反映汉末动乱苦难的社会现实,也唱出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理想。代表作者有《观沧  相似文献   

7.
阅读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汉·曹操《观沧海》面对吞吐星辰的大海,你读到了什么?入夜,浩淼的海水摇荡着,倒映着同样浩瀚的星河。海,以广阔的胸怀,接纳百川,包容万物。凌晨,一轮红日从水面上喷薄而出,海水激荡  相似文献   

8.
借旅游以养性明志 ,乃古代文人旅游的传统之一。借旅游以养性明志者 ,三国时代的曹操 ,应算是很早的良有心得的人物了。那时 ,由于政治纷争征战连年 ,曹操不可能从容于山水名胜间的流连。但我们从一些流传下来的资料 ,仍可发现他在热衷于旅游览胜之中的内心轨迹。比如 ,曹操的著名四言古诗《观沧海 ) ,就是曹操在征战途中游览了碣石山 ,而写下的抒情即景之作。原诗为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通过这首诗 ,我们…  相似文献   

9.
一位语文老师从初一教到初三,当他在初三讲曹操的《观沧海》时,极力渲染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怀。高度赞扬曹操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正在他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之时,一同学突然举手发问:“老师,记得你在上初二语文《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时对曹操是极力贬低,大骂曹操奸诈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课本里,我们学了《在声音的世界里》,知道了音乐有深沉凄楚之美,有热烈明快之美,等等。文学作品同音乐一样,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含蓄美就是其中之一。 文学作品中的含蓄美常表现在诗歌散文中,它的特点是:意思不明白地写出来,而是含在所写的形象里,即人们说的“状难写之景于目前,溢不尽之情于言外”,给人回味,促人遐想。 我们先看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相似文献   

11.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一路东进登上碣石山,终于观赏到大海的奇景。那海水波涛汹涌,海岛上山峰高耸。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秋风吹过,萧瑟之声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翻卷着,呼啸  相似文献   

12.
星汉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天汉陆机《拟明月皎夜光》:“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绛河杜审言《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云汉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相似文献   

13.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革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曹操的一首乐府古诗。曹操(公元155-220)字盂德,东汉沛国谯郡(今安徽省毫县)人。20岁举孝廉。汉献帝初,起兵讨董卓。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第一部分(1~4题,14分)1.古诗文默写。(8分)(1)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有很多的送别诗句至今流传,请写出自己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2.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2分)人…  相似文献   

15.
<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春色满园"是虚写,是想象,"一枝红杏",是实写,是眼前之景。两句虚实相映,以小景传大景,引发读者无穷遐思,让人获得一种审美满足。曹操《观沧海》先是写实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是一个铺垫,给后面写大海设置了一个陪衬,"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以神奇的想象写  相似文献   

16.
《观沧海》与《沁园春·长沙》分别是初中和高中课本中的诗词。教师若将其进行联系,以文本解读的方式对异同点进行深入探究,再对两首诗词进行比较阅读教学,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实现深度学习,达成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一些奇异的物象往往能激发起诗人的创作冲动。诗人通过种种联想,从奇异的物象中找到与这相近、相似、相对、相反的对应物,并在其中融入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这就是诗作中的心灵亮点。诗作中的心灵亮点委婉、曲折、含蓄地展示诗人的理想、意志、追求,揭示了一定的道理和社会现象,往往能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重点以中学语文初一册《诗词五首》为例:曹操的《观沧海》,写景抒情诗。诗由洪波涌起的大海,想象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学评论家脂砚斋曾说过 :“做人要老成 ,做文要狡猾。”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要做好“人”和做好“文”的关键所在。而对此进一步加以思索 ,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紧密的条件关系 ,那就是只有做好了“人” ,才能做好“文”。纵观文学历史长河中的一些不朽之作 ,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如果奥斯特洛夫斯基没有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 ,就不会有保尔在烈士墓前关于“生命意义”激人奋进的议论 ;如果曹操没有统一河山的雄心壮志 ,就不可能有《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星”的博大胸襟和热烈情怀的表露 ;如果毛泽东没有建…  相似文献   

19.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综合性、实践性、多功能的特点,让语文教师如何处理偶发性事件具有了很大的自由操作空间。如今新课程倡导的开放性、求异性、独创性更使语文教师如鱼得水。一“、阿猫”风波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教学古诗《观沧海》,大家沉浸在诗人描绘的沧海、山岛、草木、风波的美景中,更为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怀所感动。突然,走廊窗口传来一声“阿猫”的叫声,全班同学一齐朝窗口望去,只见有位老太太朝教室内招手。此时坐在教室中央的李涛同学迅速站起来与老师打了个…  相似文献   

20.
清代文学评论家脂砚斋曾说过:“做人要老成,做文要狡猾。”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要做好“人”和做好“文”的关键所在。而对此进一步加以思索,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紧密的条件关系,那就是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文”。纵观文学历史长河中的一些不朽之作,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如果奥斯特洛夫斯基没有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就不会有保尔在烈士墓前关于“生命意义”激人奋进的议论;如果曹操没有统一河山的雄心壮志,就不可能有《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和热烈情怀的表露;如果毛泽东没有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