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羽世界》2012,(1):34-35
男子单打 本月焦点人物:李宗伟 李宗伟近期纠结中。赛场上对林丹俯首称臣也就罢了.现面对来自谌龙这样的后辈的连败,让他无法淡定.世界第一已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2.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谌龙和李宗伟2011年4场国际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加入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以击球点的高低作为判断运动员赛场上所处态势的主要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没有扎实的网前技术做保障,后场进攻的威胁性、准确性就没有发挥的空间;谌龙进攻更多的是凭借速度力量,较少依赖线路和落点变化;谌龙杀上网技术组合变化少针对性弱,而李宗伟杀上网技术组合灵活多变针对性强;谌龙需要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更多突出专项体能的优势,不仅要具有强攻的“狠、准”,而且要有连续进攻的能力;在多拍控制反控制的过程中增强进攻的准确性、威胁性,是谌龙今后训练与比赛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谌龙在2011-2012年间与林丹、李宗伟的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的采集和整理,共计六场。分析结果显示:谌龙身高臂长,步伐灵活,防守稳健,属拉吊突击型打法,谌龙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明了他目前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尖选手抗衡的能力,但与林丹、李宗伟相比,谌龙还存在着主动失误偏多、得分手段单一以及不善把握比赛等问题。然而,作为一名后起之秀,他在比分落后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以及不屈的斗志,为他在今后成为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中国羽毛球队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在李矛教练指导训练前后的各三场比赛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李矛教练指导谌龙后其技战术使用的变化,旨在总结出谌龙最近技战术运用的特点,为中国年轻的羽毛球选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乔  唐诗 《羽毛球》2021,(1):54-57
没有谌龙、石宇奇或是陆光祖,这就是2020年的全国羽毛球锦标赛男单赛场。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届缺少竞技性甚至星味严重不足的全国锦标赛。当赛事最终尘埃落定之时,最受关注的名字或许不是冠军翁泓阳,而是一位此前只有国家二队经历、却一路淘汰国手并在决赛受伤的情况下功亏一篑的"最大黑马"顾俊峰。  相似文献   

6.
尼博 《电子竞技》2014,(17):27-28
BurNing退役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在为他感到惋惜,毕竟BurNing在赛场上依旧保持了良好的状态,他完全有实力继续在赛场上拼搏。不过,在BurNing退役让我们唏嘘的同时,他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他如何能达到今天的成就,下一个“B神”如何诞生,都是留给我们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2015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谌龙迎战马来西亚的李宗伟,比赛结果中国选手谌龙以2∶0赢得此场比赛的胜利.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本场比赛技术运用手段及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比显示:2人技战术的使用上各有特点,从身体和体能来说谌龙处于优势,李宗伟在比赛经验的积累上比谌龙更胜一筹,旨在为今后各水平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运动员谌龙在2013年全英赛上击败了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其精彩表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同时看到了中国羽毛球男单的新希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本场比赛双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谌龙在比赛中优势所在,为今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谌龙占据身高优势,防守能力较强,比赛中通过有效的控网结合杀中路成为其获胜的主要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林丹与谌龙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前场、中场、后场、主动得失分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的发球技术较为单一;两人在前场网前主要运用搓放球与挑球技术;中场技术主要运用平抽平挡技术;后场技术主要运用正手吊球和杀球技术;双方主动得分方式是杀球技术;三局比赛中,林丹主动失分呈"V"型,谌龙主动失分呈逐渐上升趋势;整体上看,林丹发挥更稳定,全场比赛主动失分低于谌龙。  相似文献   

10.
周海娜 《游泳》2012,(5):74-75
荷兰,埃因霍温。我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游泳馆--彼德·范·登·霍根班德(Pieter van den Hoogenband)游泳馆里见到了他。我的感觉是他会重新来过。他的主要对手伊恩·索普(Ian Thorpe)决定回到赛场。所以,当我坐下来和彼德聊天时,我直接问他:索普回来了,你呢?他笑了:"哦,我不回去。彼德从未想过再次回到赛场。"我祝福伊恩。他很不错,是伟大的游泳选手,值得大家关注。以前,我们两个比赛的感觉真好,我真希望他能达到以前的状态,游出最高的水平。他回去真好,但对我来说,那是太久以前的事了,我从没想过重回赛场。"彼德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无论  相似文献   

11.
以第31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谌龙和李宗伟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谌龙网前小球使用比例最大,后场平高球较少;中场击球反应快、高;后场吊球为主。李宗伟网前小球使用次数多,后场平高球较少;中场回球变化多样;后场杀球为主。两人实力接近,谌龙凭借关键时刻制胜得分的能力、充沛的体能、强大的心理优势夺得冠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等,对谌龙与李宗伟在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技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发球技术较为单一;搓放球和挑球技术是前场使用最多的技术;谌龙和李宗伟在中场主要运用平抽平挡和网前放小球两项技术;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正手吊球、高远球和头顶吊球技术,反手吊球使用率都比较低;双方主要得分方式是通过杀球和网前扑球技术;在本次男单世锦赛中,谌龙主动失分低于李宗伟。  相似文献   

13.
同样是时隔一个多月再次比赛,站上全英赛场对石宇奇而言,意义特别。复出4个多月以来,渴望拿足奥运积分的他,在接连经历公开赛延迟举办的不安中,盼来了全英赛的如期举办。阔别顶级赛场将近大半年的他,内心的紧张与兴奋不言自明。不过,对他来说,按照自己的节奏准备,才能更快地投入比赛。全英赛首战,石宇奇以2比1战胜印尼老将苏吉亚托。赛后他坦言尽管获胜,但过程稍欠章法,比赛状态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4.
原色 《当代体育》2010,(3):50-51
他从小便是湖人队的死忠,但是他现在却在这支球队的死敌——凯尔特人队中效力。他在总决赛的赛场上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但是在几分钟后他却上演了“里德式”的奇迹。他在这支球队呆了12年,他是球队毫无争议的核心。但是为了总冠军,他交出了手中的开火权,并在防守端打出职业生涯以来最凶恶的状态,但是在逆境拯救球队的却还是他。  相似文献   

15.
痕风 《电子竞技》2010,(5):116-119
赛场人头攒动的赛场杀人的眼神、坚毅的少年气氛如火,少年的进攻却比火更加猛烈,摧枯拉朽——刹那间,现场爆炸了对手惨烈地倒下,带着不解。他真的是人吗?他的确不是人他是最终兵器!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23岁,眉清目秀,不善交际,是辽宁省沈阳籍人,名字叫肇俊哲。他没有参加十强赛,后来米卢发现了他,并且启用了他,在韩国光州的世界杯赛场上,就是这个虎气登登的骁将,一脚力射击中世界杯冠军巴西队门柱,差一点儿成为世界杯决赛场中国进球第一人。而今,赛场上的他和赛场下的家人,均把目标锁定在了下届世界杯为国争光上。  相似文献   

17.
健康秘诀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许多NBA球员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完美身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做为身体条件并不出众的白人控卫代表,史蒂夫.纳什也有自己的一套饮食方案。虽然他如今已经告别了赛场,但纳什的饮食计划却依然是每位球员都想奉行的标准——尤其是比赛暂停两个月之后,球员们的自律性会在他们重返赛场时显露无余,想要让自己找到最佳状态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按照纳什的标准去做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张劲松希望自己能打到2008年奥运会,所以他必须得保持状态,保持状态的前提是加倍付出。这已是张劲松参加的第7次亚锦赛。第一次是在1993年,阿的江、吴庆龙、胡卫东都在,现在阿的江已经是他的教练了。亚锦赛上张劲松上场时间并不多,而且关键的决赛中,张劲松并没有获得上场的机会。但是在比赛结束之后,张劲松最兴奋,他一度身披国旗在赛场上狂奔,让每一个相熟的记者为他拍照。回到酒店之后,记者提出了采访的请求,张劲松爽快地答应了,不过他开口就问:“我打得不好,干  相似文献   

19.
他从小便是湖人队的死忠,但是他现在却在这支球队的死敌——凯尔特人队中效力。他在总决赛的赛场上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但是在几分钟后他却上演了里德式的奇迹。他在这支球队呆了12年,他是球队毫无争议的核心。但是为了总冠军,他交出了手中的开火权,并在防守端打出职业生涯以来最凶恶的状态,但是在逆境拯救球队的却还是他。皮尔斯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志人物,但是他从不嚣张,他只是一个无私、沉默,甚至有些闷骚的队长。  相似文献   

20.
麦延  唐诗 《羽毛球》2020,(4):50-55
首轮惊险逆转泰国天才少年,次轮遗憾负于队友谌龙,林丹以16强成绩告别本届全英赛。这是否是林丹的最后一届全英赛,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他依然在努力,依然在"圆梦"的路上执着前行。阻与难在中国队大部分队员奔赴英国集训时,林丹因为签证问题只能留在北京训练。本来,他是要参加德国公开赛,并在德国办理英国签证的,只是德国公开赛因故取消,这趟德国之行变成了纯粹的申请签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