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15,(2):51-53
根据滇中地区气候特点,摸索出了香菇覆土栽培关键技术的要求:包括栽培季节、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灭菌接种、菌丝培养、菌筒转色期管理、覆土出菇管理等技术,其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50%,适合在滇中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真菌混凝土     
正宾汉姆顿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了一种真菌自修复混凝土。其中可用来修复混凝土的真菌叫木霉菌,它与混凝土混合时会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第一道裂缝出现。在混合过程中,真菌孢子和营养物质被放入混凝土基质中。当裂缝产生后,水和氧气就会渗入,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生长并沉淀碳酸钙,达到修补裂缝的效果。当裂缝被完全"缝"合后,水和氧气不能渗入,真菌再次形成孢子。如果之后再产生裂缝,孢子可能再次被唤醒。  相似文献   

3.
土蒸灶是我省乃至全国大多数食用菌生产者使用的培养料灭菌设备。传统的土蒸灶灭菌技术强调在加温至灶门有大汽冒出时,关闭灶门,保持100℃8—12小时,有的还要焖10多个小时。该技术的缺点在于灶内存在大量的灭菌死角(温度不足95℃),培养料不易全部蒸熟,灭菌效果很差,因而造成污染率高达10—60%,直接导致部分种植者的生产倒闭失败。 成都市第一农科所食用菌中心研究人员,经过多  相似文献   

4.
有些用户认为:电冰箱内温度低,不会产生霉菌,也不会沾污食物。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有关卫生部门的抽查检测资料表明,各种电冰箱内或多或少存在着霉菌污染。污染较为严重的部位是存放蔬菜、水果的果菜盒,平均每平方厘米内霉菌孢子竟然高达1000多个,而箱体内壁上每平方厘米面积有近300多个霉菌孢子,所发现的霉菌种类多达10余种,在5~10℃低温中生长繁殖的霉菌有4种,其中有引起肠炎的尔森氏菌,有产生毒素的青霉菌,以及有致病的毛菌和珠  相似文献   

5.
袋栽食用菌杂菌污染防治方法 1、菌种本身带杂菌。在接种后从接种处开始向新料中蔓延,因此对菌种要严格选择。 2、接种操作方法不当。接种前应将接种箱或接种室用甲醛或其它消毒剂进行空气和用具灭菌。操作者的手需用肥皂清洗三次,并将菌种瓶外表用肥皂水洗净。接种宜在酒精灯上方操作。瓶口的种子挖掉不要。操作要快。 3、培养料灭菌不彻底。培养料灭菌时温度要在100C以上,长达6 8小时。若是棉籽壳、玉米芯等颗粒料,必须用水发透,料要抖匀,  相似文献   

6.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框架,对随州香菇产业发展进行分析.随州的自然环境适合香菇生长,在香菇生产以及深加工等环节,随州有一批优秀企业.当地企业与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组建了湖北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当地香菇产业技术水平.政府为香菇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随州香菇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要注重开拓内销市场,保护林木资源,注重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建设随州香菇产业园,要发挥政府在促进随州香菇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永童 《华夏星火》2000,(10):14-15
食用菌是指能为人类食用(包括兼有医用价值)的一些大型真菌。这些菌类在现代生物分类学上属于真菌界中的真菌门,绝大部分食用菌属于担子菌亚门,极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性阶段孢子产生的方式不同,子囊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子囊内,常见的有羊肚菌、鹿花菌、竹黄、冬虫夏草等;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担子上,常见的有灵芝、银耳、猴头,以及牛肝菌、香菇等伞菌。  相似文献   

8.
文惠 《内江科技》2001,(2):28-28
我地农村常采用砖、水泥砌成的土蒸灶进行食用菌培养料的灭菌。这种土蒸灶所需成本较高(少则800-900元,多则上千元),而且浪费人力(灭菌时至少需一人添水加煤)。现在我们用废汽油桶改造成灭菌锅,制作容易,一锅可装菌袋80袋,用蜂窝煤  相似文献   

9.
自青霉素菌菌种应用于青霉素生产以来,米孢子的制备一直是青霉素发酵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现行工艺生产青霉菌米孢子时,因其补充氮源的不足,导致孢子质量下降长势偏弱,影响了青霉素发酵生产。我们经定性分析与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利用F—蛋白作氮源更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和生产种子内在质量的提高。最终提高发酵生产菌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力 《华夏星火》2005,(2):52-52
绿霉菌又叫绿色木霉菌,是为害平菇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平菇在不同的生产阶段都可遭受其危害,一旦发病,轻减产,重绝收,成为制约平菇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现将其综合防治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口腔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牙科手机是最常用的设备,由于它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接触患者唾液、血液、龈沟液和牙菌斑,它的表面和机头内部涡轮组件及管道在使用后均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因此它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经灭菌处理。目前,国内外对临床使用过的牙科手机处理方法较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物理灭菌法中的热力灭菌如压力蒸汽灭菌;另一类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擦拭和熏蒸等。由于我国目前尚无牙科手机消毒灭菌标准,各个医院采取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所不同,有些处理后器械未达到灭菌标准。  相似文献   

12.
产品在开展霉菌试验过程中,霉菌生长往往会出现3级甚至4级的生长程度,而产品表面清洁度是导致霉菌生长不可忽视的原因。本文阐述了霉菌试验目的,重点对进行霉菌试验的产品(以下简称试件)的具体要求和试验前清洁工艺开展研究,最后提出清洗和包装的具体工艺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对潼南地区小菜蛾致病力较高的球孢白僵菌株系和化学药剂,解析球孢白僵菌与杀虫剂混配的毒力。方法通过浸液法筛选出对重庆潼南地区小菜蛾幼虫致病力高的球孢白僵菌和化学药剂,通过相容性试验评价球孢白僵菌与化学药剂混配效果并进行联合毒力测定。结果筛选出的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株系为Bb0601,在浓度1×107个/m L孢子下第6天累计校正死亡率达到85.19%。化学药剂中氯虫苯甲酰胺和虫酰肼对球孢白僵菌抑制作用较小,与球孢白僵菌Bb0601混配后化学药剂的LC50分别下降了35.76%和30.85%.结论球孢白僵菌和化学药剂具有混配潜力,且能在小菜蛾的防治中显著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研究结果为利用球孢白僵菌和化学药剂联合防治小菜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7)
本文通过制作油漆试片,模拟产品表面漆膜生产、加工及使用过程,然后按照GJB150.10A-2009霉菌试验要求,对试片进行28天霉菌试验,通过对比试验验证污染对漆膜防霉性能影响。通过对比试验和结果分析表明:喷漆前的污染和喷漆后的污染均可导致霉菌试验后,漆膜表面霉菌生长;喷漆前的污染没有喷漆后污染对漆膜耐霉菌性能影响大,试验前清洗能去除漆膜使用过程中残留在漆膜表面的大部分污染;仅从霉菌试验结果看,无法判定漆膜是在喷漆前被污染还是喷漆后被污染,提高漆膜的防霉性能需要严格控制漆膜生产和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荣 《青海科技》2006,13(5):14-16
利用筛选的生防菌F1与化学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进行对比试验,通过皿内和盆栽防病试验,其结果表明,F1皿内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盆栽中F1防治效果与1200倍70%代森锰锌和600倍64%杀毒矾相当。  相似文献   

16.
科农 《内江科技》2001,(3):34-34
人工栽培猴头菌原料丰富,方法简单易管理,生长周期约45天~50天,具有良好经济收益。栽培技术如下: (一)培养料配制 配方有:①阔叶木锯末78%、麦麸20%、白糖和石膏粉各1%;②玉米棒粉或豆秸粉80%、麦麸18%、白糖和石膏粉各  相似文献   

17.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及液泡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抗A”为材料.以其同核异质保持系“抗B”为对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不育系败育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与绒毡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不育系花药中的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和绒毡层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线粒体膨胀、内嵴模糊、基质淡化的异常现象,尤以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为明显:同时,这些细胞中的液泡也不正常,不育系小孢子母细胞中形成大量的液泡致使细胞液泡化。绒毡层细胞中则由小液泡逐渐融合形成大液泡,最后导致液泡膜破裂。线粒体和液泡结构异常可能是小孢子母细胞死亡造成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林盛 《金秋科苑》2013,(1):54-57
与其他地方以木、以草生产食用菌不同的是,福建省尤溪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林业专业委员会会员陈振财利用被视作垃圾的油茶壳为原料,种出了高品质的“绿”香菇,成就了一种新的“绿色产业”,给闽中山区农民探索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增效致富路。  相似文献   

19.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粉红色的霉菌.这种霉菌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可以让植物枝叶发酵,转化为燃烧值特别高的柴油气.这项发现为植物能源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是科学家在寻找可再生能源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粉红色的霉菌。这种霉菌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可以让植物枝叶发酵,转化为燃烧值特别高的柴油气。这个发现为植物能源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是科学家在寻找可再生能源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