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棘被昵称为“可爱的第三代水果”。本刊1996年第一期发表《沙棘大自然的恩赐》一文后,受到很多读者关注。山西省科委主任温泽先同志非常重视沙棘产业并撰文表示支持。本刊特发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的服务意识在因特网上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介绍了科技期刊在因特网环境下如何更好地为作者、读者服务的理念和具体的网络服务功能作者服务、读者服务、信息服务.指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科技期刊的服务意识,使其职能化,为读者、作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是期刊质量的延伸.  相似文献   

3.
大果无刺沙棘扦插育苗技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大果无刺沙棘与普通沙棘相比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产量高,是普通沙棘产量的7~8倍;二是仅枝顶有刺,其余部分无刺或仅有少量软刺;三是果柄长,是普通沙棘的1倍.这些优点解决了当前沙棘利用中的难题.我市1995年在敖汉旗引进大果无刺沙棘5 000株,建立了繁殖基地.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对科普期刊的分析和自己多年编辑实践的总结,提出在目前期刊市场的新形势下,科普期刊要保持"四特",即①坚持特色内容,做到永远保持独树一帜的优势,保持人无我有的特色内容.不要盲目地、轻易地为追求某种时尚或短期的效益而失去自我.②巩固特定读者,做到适度扩大内涵争取更多读者;立足实用性能服务更多读者;增强编读互动吸引更多读者.③发展特长作者,做到抓住优秀作者;联系专业作者;培养新作者.④注重特别策划,在策划中注意前瞻性、针对性、创新性.作者认为,科普期刊坚持了以上"四特",就会在新的形势下得以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所具有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的实现是靠期刊对读者的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实现的.并着重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增强为读者和作者的服务意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不断培育和扩大读者和作者群,促进读者、作者的全面发展,依靠读者、作者促进期刊的发展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6.
保健特种油     
沙棘油从沙棘籽或果渣中提取.每100克沙棘油中含有100毫克维生素A(高于鱼肝的含量)和120毫克维生素E.沙棘油中还富含亚油酸、醇类、酚类,以及钾、钙、钠、镁、铁等多种矿物元素.  相似文献   

7.
报道<护理学报>在"一切以读者、作者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的办刊思路.深入分析读者、作者对论文质量的需求及其存在的矛盾,兼顾两者的需求,提出将"满足读者对质量的需求,满足作者对服务的需求"作为平衡点和办刊思路.为读者提供一本科学、严谨、实用的好刊物,在保证"刊文质量第一"的前提下,为作者快发、多发文章推出多渠道、多方式、多种便利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陈焰 《科技创业月刊》2012,(12):172-173
期刊存在的前提是受到读者的欢迎,期刊存在的基础是稿源。期刊编辑的工作围绕作者与读者展开,对期刊编辑读者工作的和作者工作的部分内容和工作方法进行了阐述,其中读者工作包括满足读者需求、尊重读者、热诚服务、做好营销,作者工作中包括吸引作者投稿、尊重作者的劳动、建立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沙棘主要药用活性成份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80年代以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简要论述沙棘主要成份的发现及药理作用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0.
读者、作者、编者是学报出版工作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三者的和谐相处是促进学报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学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三者共同利益的前提.对读者、作者、编者和谐相处的意义、以及怎样实现和谐相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编辑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以人为本对于编辑工作来说,就是以读者、作音、编辑为本,了解读者的需要,满足读者的主要需求;尊重作者的劳动,供给作者优质的服务;提高编辑的素质,提供编辑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编辑工作,是新的社会、新的时代的要求,是提升期计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湘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245-246
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并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本文运用英语教学法中的交际法分析了高职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所犯的实际错误,旨在清除英语阅读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障碍,使读者真正实现"读"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抽样调查了应用学科的几种期刊的“读者、作者、编者”栏目情况,分析了这一栏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好此栏目的建议: 加强读者作者信息的反馈;编辑要善于为读者作者提供线索进行学术交流与探索;要勇于纠正已刊载文章中的错误;应主动与作者沟通挖掘作者的潜力,成为培养作者的有心人;实现读者作者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沙棘药理作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珍  于丽娟 《中国科技信息》2009,(16):182-182,185
为了进一步了解沙棘的药理作用和开发前景,经文献调研,证明沙棘在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免疫等多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沙棘属的2个新组:即无皮组Hippophae和有皮组Gyantsenses,1个新等     级种H.gyantsensis(Rousi)Lian和中亚沙棘H.rhamnoides L.subsp.turkestanica Rousi  在     甘肃省的新分布, 同时附有该属的分组和分种系统检索表,记述了沙棘属的一个新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大果沙棘繁育园地面积小,母树少的原因,而满足不了各地对大果沙棘种苗的要求。为加速大果沙棘繁育,促进沙棘产业的发展,本文为广大同仁讲解了关于大果沙棘繁育的技术要点及日光温室的秋冬管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藏沙棘资源及其综合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沙棘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野生沙棘林约有O.4万hm^2。沙棘一身是宝,树林本身就具有极好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沙棘叶与沙棘果营养十分丰富,是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与饲料等产品的好原料。我们根据资源特点与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沙棘资源的综合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8.
沙棘,一种生长在山区的野生灌木,一种被人们瞧不起的丑小鸭式的植物,忽然有一天获得了人类对白天鹅般的钟爱,被昵称为“可爱的第三代水果”。人们谈论沙棘、研究沙棘、利用沙棘,很投入也很开心,丝毫不觉得“棘手”。研究者们已经查明,世界上的沙棘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其中在中国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的分布面积为大,约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80%,有146.6万公项之多。记者不久前到山西采访,获悉山西的沙棘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42万公项,占全国沙棘总面积的28.6%,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22.9%。  相似文献   

19.
沙棘的果园栽培技术与沙棘造林技术的不同点主要在育苗和抚育管理。前者育苗主要用无性繁殖 ,抚育管理主要是整形修剪 ,后者育苗主要用播种形式 ,抚育管理主要是平茬。通过沙棘果园栽培技术的推广 ,促进沙棘果园的经营利用 ,充分挖掘沙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活动中,作者——文本——读者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书面交际过程。作者是发出交际信息的源,读者是接收和处理交际信息的另一头,而文本,从作者角度视为作品,从读者角度却称为读物,正是交际信息的载体,充当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