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的价值是我们研究法律制度的基础,诉讼的价值是我们研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诉讼的程序公正价值对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举证责任的配置等提出了要求,诉讼的效益价值要求设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诉讼时效应当不受限制及免除诉讼费用等,诉讼的和谐价值要求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适用调解。  相似文献   

2.
环境公民诉讼强调任何私的主体(个人或组织)能够针对环境违法行为发挥实施环境法律的作用,是确保环境法律权威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更因为其使环境法律实施中充满竞争而导致民主与法治的实现。注重公众参与环境法律实施的加拿大构建了系统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从环境公民诉讼的案件适用范围、原告资格、被告到环境公民诉讼的程序都有细致的法律规定,值得我国在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时吸收和借鉴:我国应当允许公民提起环境刑事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应从过于注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转向"民行刑三位一体";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范围应该扩大;允许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审查原告诉讼资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明责任应该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3.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调解的适用面临着规范缺位与实践运行失序的现实困境,亟须理论指导与制度因应。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调解制度的适用具有全面维护社会公益的价值目标、检察机关妥当参与的职责担当、民事公益诉讼的本质属性与效率价值追求的规范符合性之正当性基础,具有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切实履行的必要性需求与客观事实调查、主观量刑激励的可行性支撑,故此,理应在规范层面明确肯定调解的适用。与此同时,为保障调解制度的规范运行与实施效果,仍需建立调解过程中的法院主导、检察角色的平等性区分、公告与公开程序的强化监督以及事实保障下的调解前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法律并未规定民事公益诉讼制度,2011年《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虽首次规定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却基于种种考虑将公民个人排除在公益诉讼的主体之外,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但无论是参考国家趋势还是从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实践出发,公民个人进行民事公益诉讼都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相关制度的成熟经验,进而对我国公民个人进行民事公益诉讼的具体程序进行设置和构建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18,(1):86-9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虽已入法四年多,但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制度设计的不健全,司法实践仍困难重重。不确定的原告主体、高难度的取证、居高不下的诉讼费用等严重阻碍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顺利开展,环境公共利益仍不能通过环境公益诉讼得到较好的维护,环境污染案件仍频频发生。本文以此为视角,剖析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完善意见,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新修改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有利于保护环境,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但在起诉主体范围、举证责任分配、是否应先行调解等方面留下缺憾,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从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调整举证责任、将环境公益案件明确纳入立案先行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公益诉讼主体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环节之一,依据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由于主体条件的限制常被法院拒之门外,即便博得公众喝彩也多以失败告终。2012年《民事诉讼法》顺应了实践的发展需求,增设了公益诉讼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为明确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提供了政策契机。对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进行理论探讨,完善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是否适用调解与和解权利等问题有助于更科学地构建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诉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在解决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提出了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公益诉讼一般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公益诉讼是议论较多、众所瞩目的问题之一。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关于公益诉讼的立法。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主要采用提起民事诉讼、支持民事诉讼或者利用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或调解的非讼方式。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法治国家进程的展开,民事公益诉讼是应该予以选择和确立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为了保障公众的利益而引发的诉讼。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对原告资格的一元化规定从法律制度设计上排除了公益诉讼存在的可能性。本文从外国法律制度中的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比较研究入手,以诉权理论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多元化的理论依据,探寻和思考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之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