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20,(17)
作为保障铁路安全运输的重要设备,信号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铁路运输安全,还可以提高列车的指挥效率。现阶段,铁路信号系统的设计不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传统的信号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已无法适应日趋智能化的铁路信号系统。基于此,应创新与优化铁路信号故障诊断技术与方法,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机制,以提高故障诊断效率。本文简要分析了铁路信号设备故障的诊断方法,并对人工智能在铁路信号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联锁是铁路信号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是计算机应用于铁路信号的重要突破口。计算机联锁的研究成功和推广使用,使铁路信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计算机联锁在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是继电集中无法比拟的,更能满足现代化铁路对车站联锁设备的要求。新建和改建计算机联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车站联锁设备的发展方向,改建过程中施工过渡能否顺利实施,是车站技术改造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郎福 《科技风》2011,(9):276
矿区铁道信号设备是指挥列车安全正点运行,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保障矿区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设施。同时,铁道信号设备也会经常出现故障,诸如设备的失修故障、产品质量的故障,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故障等。本文主要阐述了铁道信号设备故障的诊断方法、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铁路信号联锁设备发展重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3)
信号设备联锁试验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关节,通过对联锁设备的逐层、逐项的试验,可以杜绝联锁失效问题的发生,进而杜绝行车事故的发生。本文对计算机联锁电路试验的电路模拟联锁试验与实际设备连接联锁试验分别进行详细说明。先后就信号联锁图表、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等的试验方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对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归纳,希望可以对今后工作起到一些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铁路信号用于向行车人员传达有关机车车辆运行条件、行车设备状态,以及行车有关指示和命令等信息。随着信号技术发展和先进设备的广泛采用,它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降低运输成本和促进铁路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铁路信号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铁路信号系统建设工作是铁路建设项目之中的重点环节,对铁路信号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助于促进铁路信号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水准,为相关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铁路信号系统的组成情况,对其中的行车调度系统、闭塞系统、车站锁闭系统等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并且对实践操作过程之中的设备系统和电缆电源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不断的促进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水准。  相似文献   

7.
铁路通信系统承担着负责铁路运输指挥、运营管理的重大使命,属于铁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特有的铁路通信网络,其信号系统是以标志物、灯具、仪表和音响等设施传送与行车相关的指示内容。铁路信号系统的可靠性是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关系着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在高速发展的铁路建设领域,信号系统的技术和设备研究分外显要。本文剖析了当前铁路信号供电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电源对信号系统的影响,介绍了可靠电源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铁路信号是保证铁路运输基本设备。对铁路网上各种行车的设备状况、信息传输、调度指令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铁路信号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无法跟上社会进步的脚步本文在了解了铁路信号的概念后,通过对铁路信号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指出了我国铁路信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在建设和运营实践中,我国高速铁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Centralized Signalling Monitoring system,简称CSM)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面向铁路信号领域的综合性设备实时监测网络系统,是铁路信号设备维护的综合监测平台,其监测范围包括:联锁、闭塞、列控、TDCS/CTC、电源屏等信号系统和设备,已成为铁路信号维护人员现场分析处理故障、发现设备隐患和指导现场维修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主要就对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向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电务维护管理工作中,信号微机监测系统能够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保障行车安全,还能对铁路信号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以便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所以,在铁路运行过程中,应对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进行合理的运用。本文对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在铁路运行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就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 ,也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设备。现代信号技术已具备了向运输组织部门提供实时信息、使列车实现有效的人机控制的功能 ;是解决当前行车事故较多、铁路区间通过能力不足、编组能力低、点线不协调、安全正点率不高等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 ;也是铁路列车提速与发展高速铁路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铁路信号技术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逐步与通信、计算机技术走向一体化。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铁路信号的传统理念正在改变 ,信号的功能逐步扩大 ,铁路信号和通信已由过去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铁路在我国运输行业中地位的提高以及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的不断增大,人们对铁路信号安全保障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也随之提高。朔黄铁路作为一条"绿色、高效、数字化"的重载铁路,对其设备的要求更加严格,铁路信号能否稳定、可靠、正确的开放,直接影响朔黄铁路安全稳定的运输,铁路信号设备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设备。本文通过介绍主要的铁路信号设备,深入分析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作的重点内容,为提高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系数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宽 《科技风》2014,(18):129-129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道路交通也日渐完善,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列车行车的大脑和神经,铁路信号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随着进算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大量新型技术系统不断涌现,应用到铁路信号施工中去,大大提高了铁路信号设备的装备水平,更好地实现了高速和重载运输。本文主要探讨了铁路信号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对铁路信号建设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概况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以及以高速、重载为标志的现代化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用计算机联锁系统取代原有继电器联锁设备已成为今后车站铁路信号控制的发展方向。由于它对 650 2以前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和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的非定型电路 ,如平行进路断线防护、坡道电路 ,中岔电路、非进路调车、平面溜放调车 ,用计算机实现起来非常容易。650 2常出现的一些故障 ,如电源混电、控制台接地 ,计算机联锁根本不存在。我局近几年相继在大修及基建工程中开通了1 2个站的计算机联锁 ,有 DS6型的…  相似文献   

15.
冯辉  李鲁 《科学与管理》2002,22(6):59-60
<正> 铁路信号是铁路运输的重要技术装备,而信号电源又是铁路信号正常发挥作用的基本保证。近年来,随着铁路事业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行车速度不断提高,对行车信号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围绕铁路信号电源管理的技术措施,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较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讨论了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结构及模式,并以6502电气集中为实例,用Visual C 开发出能够实际应用的铁路信号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4)
伴随我国轨道交通的跨越式发展,铁道信号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迫切需要适应铁路人才的需求。铁路信号类模拟沙盘有助于学生测试沙盘仿真设备的室内外参数,保证室内外设备的联锁关系。本文就沙盘的电源屏技术进行了介绍,不断提高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包括铁道事业在内的交通事业,加入了快速发展的阵营。作为铁道运输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号联锁设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铁道运输安全的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检查设备故障还是检测信号状态,都无法离开信号联锁设备而独立进行。文章首先介绍了信号联锁设备的常见故障和故障的诊断方法,然后分析了对不同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应用的方法,最后围绕着故障诊断方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吴建军 《大众科技》2013,(1):43-44,95
信号设备是指挥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设备本身属于低压电气联锁系统或微电子网络控制设备,其绝缘耐压程度较低,容易因雷电的影响受到损坏,影响行车安全。文章从设备受雷电影响的原因,剖析了防雷系统、设备、管理、测试、施工、验收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和巩固措施,使设备可以防御雷电的影响,保证行车安全,充分体现了信号防雷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已成为现在城市交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信号系统作为保障地铁运行安全及运营效率的重要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城市地铁信号系统联锁技术,指出地铁信号系统常见的联锁故障及其发生原因,分析了地铁信号系统联锁故障的安全隐患,最后总结"当信号系统联锁故障发生时,如何保障地铁的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