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小说最高成就和现代性的标志,反讽叙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批判精神受到更多现代作家的青睐。美国幽默大师马克斯.舒尔曼高超的反讽叙事艺术在其经典反讽叙事短篇《爱情是谬误》中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运用反讽小说理论中二元对立、不可靠叙述及情境反讽等技巧,舒尔曼建构了一场发生在三个大学生之间的爱情闹剧,从而营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小说在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享受的同时,对当下美国青年一代物质爱情观的荒谬进行了戏谑的嘲讽和批判,引发读者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2.
反讽艺术的应用是构成奥斯丁小说艺术大厦的主要支撑点。本文从读者反应理论的角度看奥斯丁在作品中如何运用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景反讽等反讽艺术与读者进行交流,如何对读者的内心思想施加影响,从而构建作品的完整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毛姆在其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午餐》多处用到反讽手法。本文分析言语反讽、情景反讽这两种反讽手法在该小说里的具体运用,旨在揭示反讽艺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约翰?科利尔的短篇小说《追逐者》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了追逐自以为的爱情,而通过购买爱情药水,来满足内心对这段可望不可及的感情追求的故事。科利尔通过年轻人和老人买卖爱情药水的对话,深刻揭示了爱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厢情愿的,强迫来的爱情只能走向婚姻的悲剧。本文通过分析年轻的男主人公艾伦胆小、怯懦的性格特点以及在男权主义社会下,男人对爱情认识的扭曲心理,对女人地位的轻视等因素,说明艾伦追逐的爱情终将成为悲剧。  相似文献   

5.
作为十九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几百年来,霍桑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读者的不菲赞誉。其短篇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不但充分展示作家的深厚的写作功底,更是吸引着代代评论家如火如荼的研究。通过对作品的仔细研究,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其圣经原型,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作者对于反讽艺术手法的精妙运用。  相似文献   

6.
卢长春 《现代语文》2007,(12):51-52
反讽是张爱玲小说鲜明的艺术特点。《倾城之恋》这部小说,主要使用了结构反讽、情境反讽和模式反讽的手段,讲述了一对俗世男女的爱情攻守战,以超然的态度解构了人性的神话,显示了作者独特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7.
作为叙事性文本,《最后的常春藤叶》成功运用叙事反讽艺术,通过绝望/希望、绝情/温情、道德/艺术等悖论元素形成了强大的叙事张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为艺术而生"之艺术精神的无比崇尚。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和结构反讽三个层面深入分析文本,读者能够比较清晰地透视作者隐藏于文本深处的叙事意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视角,主要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探究法国短篇小说家Guy De Maupassant《钻石项链》中的反讽艺术,证实了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人们日常语言使用的反讽言语行为,而且也对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种种反讽言语行为具有诠释作用,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有效地分析实际文本的独到性。  相似文献   

9.
吴钰菲 《海外英语》2013,(19):209-210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好人难寻》中反讽的使用贯穿全篇,不仅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通过反讽艺术手法的使用,小说表达了奥康纳的原罪观与救赎观,以及她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0.
《巨型收音机》是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约翰·契弗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这篇作品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以探讨作家这一叙事技巧在表现主题和体现作品的艺术价值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一直备受读者的青睐。但评论家和读者对其主题和深层的意识形态的解读分歧颇多。本文试图揭示小说主人公挣脱婚姻枷锁进而走向自由的心路历程。对文中名词短语、否定、反讽和被动表达等文体特征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小说的深层主旨。  相似文献   

12.
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苍蝇》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吸引了许多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解读和评论。本文从反讽的写作手法,对该小说进行文本分析。从而加深读者对作品的主题意义和人物描述复杂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吴秀珍 《考试周刊》2010,(55):32-33
《善良的乡下人》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这篇作品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这一技巧在表现人物和主题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及贯彻执行给文艺界带来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一批具有艺术探索价值的文学作品相继问世。这就是所谓的“百花时代”。其中,一批描写爱情家庭生活的小说由于运用了“反讽”这一特殊的言说方式而显示出丰富的生活底蕴和审美内涵,使泛政治语境下的文学创作透露出生机与活力。“百花小说”的反讽主要有三种类型:视点反讽、语调反讽、客观反讽。反讽造成了语意的含混,扩大了文本的审美空间,也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阿芒提拉多酒桶》的反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伦·坡具有哥特色彩的著名恐怖短篇小说《阿芒提拉多酒桶》有效地运用了反讽的叙述手法;通过文本分析,笔者在这篇小说中发现了言语反讽、情景反讽、结构反讽三种反讽类型。这三种反讽的运用产生了显著的美学效果,有效地揭示了爱伦·坡惯于描写的复仇、恐怖、死亡等哥特主题。  相似文献   

16.
朱玉红 《文教资料》2010,(15):10-11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它讲述了“五四”时期两个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涓生和子君因相爱而结合,最终却以悲剧而结束,让读者不禁掩卷深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美好爱情的毁灭?作品以其巨大的思想穿透力和强烈的情感力量给读者展示了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陈茜 《考试周刊》2010,(54):45-46
反讽可以达到戏谑、嘲弄及讽刺的效果,使作品生动幽默,富有艺术感染力,反讽在《傲慢与偏见》中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使作品妙趣横生,令读者百读不厌,它是《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精髓之所在。本文以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中的反讽翻译为例,指出不同译本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假象等值"现象,本文认为,将文学文体学方法运用于小说中的反讽翻译中,可以提高译者对小说中反讽语言形式的美学功能的感知,促使译者使用风格对等的语言形式,从而提高小说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8.
铁凝的短篇小说《小嘴不停》充满反讽意味。遍布全文的矛盾对立因素,叙述者有意为之的夸大陈述和克制陈述是破解文本反讽蕴意的关键。《小嘴不停》的反讽是一种铁凝式的温婉的反讽,它源于铁凝"对生活永远的体贴、理解和爱"的创作观。  相似文献   

19.
作为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女性作家,杨绛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婚恋观与“五四”早期女作家大相径庭。《“玉人”》便是体现她独特婚恋观的典型作品,小说通过“玉人”和太太这两个对立形象的塑造将爱情、婚姻还原为生活的本真状态。高超的反讽艺术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作品的艺术特点也进一步揭示了爱情在平淡生活之中的荒谬和无奈,并以此实现其对“神圣爱情”的颠覆,展现她独特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0.
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儿古德曼·布朗》运用有限全知叙述模式、象征、反讽等陌生化的表现手法,通过表征模式不定,展示了主题的多义性和复杂性,使读者对作品回味无穷,同时也给这部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这部作品具有了特别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