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政府外宣文本的英译在对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目标读者了解我国的窗口。但此类文本的英译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首先界定了此类文本,然后就英译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对此类文本特点认识不足、译者自身语言因素、语用失误及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导致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上海家化青浦基地迁建总体设计》翻译文本,从建筑工程设计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方面探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翻译策略。译中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词汇方面的翻译策略重在通过权威搜索引擎如中国规范术语来最终确定译文选词。语句的翻译策略上,文章从被动句、名词化结构和无主句角度来分析如何使译文通畅、简单易懂并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3.
乐琴 《海外英语》2013,(23):140-142
我国立法文本的英译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对汉语立法文本的分析却相对比较零散。该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汉语立法文本句子具有程式化的逻辑结构,其中又存在一些特定的句法模式,如无主句、"的"字句、"对于"句等。这些逻辑结构反映在句子成分的层面上,则是汉语句子典型的"话题—述题"结构。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为语料,选取上述特定句法模式的例句及其英译展开进一步分析,得出其英译策略,即需要理解原句的逻辑结构,对原句的语法结构进行局部甚至全部改变,才能得出忠实通顺的译文。  相似文献   

4.
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业若想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在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语言媒介的条件之下,旅游文本的英译水准至关重要。汉语旅游文本译文的目标读者与原文的目标读者在背景知识、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旅游文本中高频出现而又极具源语言文化特色的引文翻译,成为译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在梳理旅游文本引文种类的基础上,对引文翻译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结论:译者在处理旅游文本中引文这一特殊语言现象时必须在"读者接受性"的约束下,综合运用变译理论中的具体策略,使得译文明快而不失渲染召唤功能。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英译文本中词汇翻译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西方人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理解的程度。本文归纳了王平兴对十七大重点词汇新译的阐释并通过和十六大的对比.得出十七大的译文更有助于西方人较好的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6.
王文霞 《海外英语》2014,(7):135-136
立法语言具有权威性、准确性、正式性和凝练性,体现在词汇方面的明显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频繁使用古体词、正式词汇和拉丁词汇,少用人称代词,以及频繁使用名词化结构和大量的冗言赘词。在中国法律规范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上述词汇特点,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使用规范和目标读者的期望值。该文从上述词汇特点出发,对比分析中国法律规范英译本和美国法律,研究目前法律规范英译中词汇层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如霏 《英语广场》2023,(23):23-2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弘扬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逐渐被提上日程。“中国关键词”体现了中国国情与中国文化,其英译显得尤为重要,传播效应也因其译文质量的优劣、受众的不同而变化。如何在让译文读者理解的同时表达出汉语原有的底蕴是译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接受理论的“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空白与未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关键词”英译,阐述不同的英译方法及其对传播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才能使“中国关键词”英译得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响,外宣翻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外宣代表着对外宣传。而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化差异的问题。所以外宣文本的翻译就更加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外宣文本的译文要既能体现翻译的美,又能使外国读者能读懂文本的意思。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用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全面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留本土文化又要顾及他国文化,做到美美与共。外宣文本在中译英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典故加以解释,让外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时还要了解外国文化,比如外国的一些俗语,多考虑直译和意译,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而在英译中的时候,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对于英文某些词和句子要多多商榷。新闻文本是非常典型的外宣文本,因此,该文以新闻文本为例来分析外宣文本的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跨文化翻译和传播不再是一个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是译出语与译入语国家文化审美观与价值观的传播、交流与接受的碰撞。因此,城市宣传资料英译要体现对受众文化接受期待维度的关怀。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城市旅游宣传片中对译文读者语言习惯、文化差异、审美习惯的关照,从而帮助译文受众更好地了解莆田,同时也更好地宣传推广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是中国对外塑造和传播自身形象的窗口,是中国对外宣传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基本要素,负载着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根据等效翻译理论的启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中译者要正确评估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运用各种策略准确移植词汇所承载的文化,确保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接受。本文以中国首部汉英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翻译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科技英语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科技英语的翻译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以探寻科技英语的翻译原则为出发点,分别从科技信息和文章风格两方面入手,其中科技信息的传达又从对科技字词及术语的理解和对句义的分析两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如何保持译文与原文的高度统一问题。该文章通过大量实例表明,忠实性是科技英语翻译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在句型与排列上各有特点。因此英译汉时,必须抓住原文全句的中心思想,区别主次。根据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重新按汉语习惯加以组合。一个英语句子可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为了修辞效果,文字搭配,英语短句有时还应该拆成更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3.
英语和汉语在句型与排列上各有特点。因此英译汉时,必须抓住原文全句的中心思想,区别主次。根据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重新按汉语习惯加以组合。一个英语句子可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为了修辞效果,文字搭配,英语短句有时还应该拆成更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4.
英语体育新闻在词汇和句型上具有自身特点。译者在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过程中应在把握其特点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兼顾双重翻译策略,即灵活应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汉译后的体育新闻文本充分表达报道者的目的与意图,忠实于原语文本,也易于译语受众对原语信息的接收。  相似文献   

15.
韵律一词通常用于诗歌与音乐中,但在翻译过程中,和谐的韵律美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俄语翻译在保持翻译基本原则,追求翻译标准的同时,力求语言的韵律美。文章拟从语气、结构及语篇来具体分析影响俄语翻译中韵律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袁娅娅 《海外英语》2012,(6):163-165
公司章程属于法律文本的范畴,在规范中外合资企业的运作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司章程英语,其译文需体现法律英语特有的文体风格。该文从公司章程英语的句法层次,研究其句法修辞特征:被动句、条件句、平行结构、长句,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技巧:语态转译法及增词法、公式化译法、结构对等译法、综合译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学科的快速发展使译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在翻译过来的作品中“欧化”汉语还是频频出现,这不仅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也影响着翻译所肩负的文化传播的使命.重“形合”的英语和重“意合”的汉语在语言组织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然而译者在做英译汉时,总是跳不出英语“形合”框架而产出具有英语句子结构的汉语.本文主要分析教学中的实例,从英语句式结构方面探究其问题所在,并建议以化“有形”于“无形”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译文不符合逻辑,就可能是翻译有误;同一名词在同一句子中出现不止一次时,应用同样的词语翻译;两个词如果是由同一个词衍变而来,应搞清其衍变关系;如果句法理解有误,则翻译就难免出错。  相似文献   

19.
英语定语从句的汉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对比探讨,认为英语定语从句在翻译时未必全译为定语,可以根据句子含义译为汉语的其他结构,从而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以期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在英汉翻译时必须正确处理句子成分的定位,这样才能使听众更加顺利的理解原文的语义。本文提出了英汉翻译中一些应当遵循的原则,并举例进行了说明,以使译文更加流畅并符合译语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