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求志愿     
《招生考试通讯》2014,(6):15-16
核心提示慎重取舍、熟知规则征求志愿在某一批次所有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部分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省级招办将统一向考生公布该批次未录满院校的缺额计划(含院校新增计划),组织该批次补报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照缺额计划,在规定时间再次填报本批次志愿,参加征求志愿录取。填报征求志愿的时间一般在每一批次投档结束后,具体时间以省级招办公布的时间为准。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填报征求志愿,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征求志愿视为自动放弃。  相似文献   

2.
报考帮你问     
Q:征集志愿是否就是补录的意思? 辽宁 彭鑫 A:二者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结束.退档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报考帮你问     
Q:2008年辽宁高考有补报志愿,能介绍一下什么是补报志愿吗7补报志愿是否每年都会有? A:所谓补报志愿,是指在正常填报志愿情况下高校招生录取仍未完成招生计划,招生部门对未完成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重新向社会公布,组织达到本批次分数线而仍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一次重新填报志愿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昨日公布的今年工作要点显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分段公开征集志愿等录取方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平行志愿投档其实是规范高招录取的一种方式,可有效缓解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河北自学考试》2011,(6):29-30
在每批次二志愿或三志愿征集时,有的高校在一志愿投档时已经满额,却还有征集计划。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该高校一志愿投档后,高校进行分专业录取时,由于某些考生专业不服从调剂、或者身体受限等原因被退档,导致高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出现缺额。这部分缺额计划省教育考试院就会向社会公布进行志愿征集。  相似文献   

6.
200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已向社会公布。对于未达到一志愿院校复试要求,但符合国家调剂政策的考生可申请调剂到其他院校的相关缺额专业。下面就调剂政策、调剂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做简单介绍。一、调剂政策申请调剂的考生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基本要求,且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专业应为同一或相近专业。调入专业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调入考生初试科目中须有数学。  相似文献   

7.
郑世松 《高中生》2014,(8):54-55
征集志愿是指各批次录不满额的院校或在当地有增加招生计划的院校,在每批次录取完成后,由省级招办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组织考生根据缺额计划再次填报志愿的一种志愿形式。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2005年高考政策将有11个变化与去年相比,2005年高考在报名、考试和录取时将有11个变化。1.今年高考填报志愿于5月16日至17日进行。今年北京高考填报志愿取消了志愿表中“服从调剂”栏。每个批次录取结束后,达到控制分数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重新填报剩余招生计划的志愿。2.今年考生的电子档案内容增加了考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考试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3.今年北京市高招不能报考的人员将不再包括“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到报名时不满一年者”。4.从2005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对考生外语听力测试不再作全国统一要…  相似文献   

9.
在历年的高招录取中,经常会出现考生“高分低就”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便是考生没有掌握好志愿梯度。志愿梯度包括院校志愿梯度、专业志愿梯度和批次志愿梯度三方面内容。现行的高招录取制度存在着不同的录取批次,每个录取批次都有数百所高校,每所高校又有很多专业。同批次录取高校在同一时间进行本校的录取工作,不同的高校由于报考人数不同,导致录取分数有高有低,  相似文献   

10.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有关部门获悉,今年河北省高考考生填报志愿和招收定向生的办法将有重大改革,以进一步适应考生的各方面需要。据了解,今年河北省将试行一种新办法,即考生在高考成绩和各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及各分数段考生人数公布后,由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对号入座”填报志愿。  相似文献   

11.
滕朝阳 《教育》2008,(3):21-21
前不久,教育部表示,今年高考将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这意味着,考生增加了机会,不像过去,只有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空了,其他志愿落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相似文献   

12.
过去,只要同意院校调剂,就有可能被不理想的学校录取。现在开设了征集志愿之后。缺额院校事先会向社会公布其空余招生计划,招考部门组织上线而未被录取的同学重新填报。想读哪所学校。完全由同学们自己决定,再也不会出现“拉郎配”或“乱点鸳鸯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个案一陕西省一理科考生,2003年高考成绩为420分。志愿情况:本科二批的第一志愿报考的是西安理工大学;第二志愿是西安某工业类院校,专业志愿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工业工程。服从调剂。本科一批志愿本案例不涉及,从略。投档轨迹:在录取过程中,该考生的档案的投档轨迹按时间顺序依次为西安某工业类院校“院校在阅”、“预退档”、“退档”,最后是“院校在阅”。  相似文献   

14.
由于志愿卡容纳的信息有限,不可能设置过多的院校和专业志愿填报位置,设置“服从调剂”栏,是为了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目前所使用的志愿卡中的“服从调剂”栏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二视一     
“二视一”是某些省为保护高分考生不因志愿填报失误落选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它是指本科第一批录取时,对第一志愿未上调档线、但分数又高于其第二志愿院校调档线一定分值的考生,如果其第二志愿院校明确表示愿意接收第二志愿高分考生,则将其第二志愿视为第一志愿,与该校第一志愿档案同时投放(简称“二视一”)。愿意接收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学校须在报送招生计划和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先行公布其分数级差。该级差的具体分数值由高校在所招生省份招办规定的最低分数值上自定,如四川省招办规定“须在40分以上,未明确的按40分执行”。如某考…  相似文献   

16.
征集志愿是近几年随着平行志愿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如今,它已经取代了过去的院校调剂志愿,有效提高了考生的院校满意率和院校的新生报到率。同学们想读哪所学校,完全由自己决定,因此不会再出现以往"乱点鸳鸯谱"的事情。由于征集志愿是一些缺额院校及剩余专业,因此,其中不少院校确实存在地域偏、专业冷等问题,但也绝非一些人所说的"破铜烂铁"。征集志愿中不但有"宝贝",而且"宝贝"数量还不少——  相似文献   

17.
多棱视点     
《中国高校招生》2008,(9):17-18
地方甘肃:08志愿知分填甘肃今年的高考招生政策有所变化,其中考分公布后填报志愿,是该省高考招生政策改革中最大的亮点。根据这一规定,今年考生将在明确自己高考成绩的情况下,分两阶段填报志愿。第一阶段,6月24日至6月28日,填报提前批、第一批本科院校和第二批普通本科院校志愿;第二阶段,7月14日至7月18日,  相似文献   

18.
小从(化名)是某省2018年一名理科考生,高考成绩高出所在省一本批次省控线16分,分数能够上一本让小从和家长感到高兴,但之后的志愿填报又让他们很纠结.原来小从一直希望能够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而这样的分数在一本批次的院校中读临床医学专业基本是没有竞争优势的.如果放弃一本,直接选择二本批次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又不甘心,毕竟上了一本线,如果读了二本批次的院校,总感觉过不了心理的坎儿.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总会有像小从一样分数在批次线上十几分之内的“压线考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分数常常令他们陷入选择的困境.高招录取时,为了保证高校能够择优录取适合的考生,批次线上考生的数量会略多于批次招生计划,这样势必造成批次线上的考生不可能全部录取,而处于批次底部的压线生从本批次落榜的情况也是较普遍的.所以,压线考生要想被心仪的高校和专业录取,更应该认真研究志愿填报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志愿课堂     
正考生:我在河北省参加高考,高考后出去旅游,能否在其他省填报网上志愿?回答:在河北省报名并参加高考的考生,填报志愿必须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www.hebeea.edu.cn)公布的网上志愿填报系统进行。换句话说,只要是登录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的官网填报志愿即可,与所处地域无关。考生:我报考某院校且服从专业调剂,未被录取,为什么这学校还会进行二志愿征集?回答:你报考了某所院校,没有被录取,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你的分数没有达到这个学校的投档线;另外一种是你达到了这个学校的投档线且已被投档,却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录取要求,且该学校其他专业招满,你没有被调剂。但是这个学校在一志愿录取结束后,有可能追加招  相似文献   

20.
在志愿填报表专业志愿一栏,设有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如果考生勾选,就意味着考生在未被所填报专业志愿录取而成绩达到学校最低录取分、身体等也符合录取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依据缺额情况进行调剂,不勾选则表示不愿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