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哲学意义上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哲学对待人所属世界的方式,是理解人与他所属的世界及相互关系的基本模式和理论化表达。不同的世界观表征着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不同理解、阐释和态度,这实质上就是对待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从实践这一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出发,以实践的观点、从实践的高度来关注、理解和把握人、人的世界以及揭示人与所属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新哲学以实践思维方式改变了以往哲学思考价值问题的根本路向,以一种实践思维方式系统地思考了有关价值问题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由于受到当时革命和理论需要的制约,马克思著作中也没有具体的价值论著作,但是,其崭新的价值论思想却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用实践来理解价值的本性时,必然把价值理想确定为实践活动内在本性的必然结果,即人的全面解放、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的实现。这正是从实践思维出发,深刻揭示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略论主体性哲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80年代开始,主体性哲学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股强大的思潮或思想运动。从广义上把主体性哲学理解为以主客关系式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哲学,是以主体视角观照客体世界的变革哲学。主体性哲学的人学意蕴:一方面,它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塑造现代人;另一方面,它充分体现了哲学对人之生存、人之发展深切关注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深化教育学理论有待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对这对关系的探讨,涉及到对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反思。哲学教科书的思维直接影响了教育学的思维。对应用说与无人的教育学和抬高认识论与教育学缺少本体论基础两种状态的探讨,涉及到关于传统哲学教科书对教育学影响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理解教育的生活世界——为教育学奠定生存论的本体论基础,是今天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哲学对人类生存本性的把握,既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之所以产生并存在了几千年的根本原因,而且随着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更加凸显其对人类生存本性的澄明与反思。哲学所体现的流变性、超越性、矛盾性等特征与人类生存所固有的不定性、创造性和悖论性等内容是相对应的。哲学与人类生存的这种内在统一性表明:一方面,哲学是人类生存之所必需.只有从哲学去把握人,才能理解人和人生存的真谛;另一方面,哲学只有在对人的生存本性的把握中.才能使其追根溯源的底蕴得到切近与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表现为从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到费尔巴哈人本思维方式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在他为详细制定自己新哲学的观点而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把握属人存在,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具有深刻的合理性。它是对一切旧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由之开创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新视野、新境界和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实践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其发展历程是从思辨、人本、实践等三种思维方式递进与转变。实践思维模式是将人、人类世界、人类社会作为客观根据,其具备马克思新世界观理论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规范与评价,夯实马克思主义基础的重要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实践思维方式的科学性,以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哲学解释学下的理解与对话为了解教师与幼儿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理解与对话是创设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外在条件的理论探讨,是优化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内在条件的哲学思考。本研究试图从哲学解释学新的视角来借鉴如何构建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对于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哲学形态学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古代哲学主要是本体论形态,与此相适应确立的主要是单纯客体性思维。近代哲学主要是认识论形态,与此相适应形成的主要是单纯主体性思维。当代哲学之所以以方法论为主要形态,这是由当代人们的实践方式及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随着人类实践的拓展,学科分化的加剧,现实生活给哲学提出的迫切问题是探讨为人的实践活动所分化了的主体怎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客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哲学的方法论功能,集中表现在它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思维方式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维做出的重大贡献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实践观点出发的、具有崭新特质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它既突破了以往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又吸收了单纯客体性思维、单纯主体性思维的合理性,使人类思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佳 《教学研究》2009,(3):71-73
哲学解释学下的理解与对话为了解教师与幼儿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理解与对话是创设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外在条件的理论探讨,是优化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内在条件的哲学思考.本研究试图从哲学解释学新的视角来借鉴如何构建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对于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60年代,冯友兰在以其新理学的哲学基础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颇具个性特色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以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取代以境界哲学为棱心的新理学,以两个“对子”——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主题,显示出冯友兰哲学思想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哲学语言既是哲学思维伸展的"向导",又是哲学思维水平的外在标志,哲学语言的"内面"即哲学思维方式。哲学语言"引领"哲学思维不断地走向深远,反过来,哲学思维又促进了哲学语言的发展。从哲学发展史的总体上看,哲学语言与哲学思维的发展有其历史的相应性。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对于西方哲学发展史中以朴素辩证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古代朴素唯物论和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近代唯物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唯物论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的实践唯物论。实践唯物论不是强调实践作为实践活动对理论、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的唯物论,也不是以实践为对象的唯物论。它是指相对旧哲学唯物论的、马克思新哲学的唯物论的属性和功能。实践唯物论对旧哲学唯物论的超越,从根本上说是思维方式的超越,从而使马克思新哲学对唯物论相关问题的提问方式、理解方式和解决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革,实现了对旧哲学唯物论的全面性超越。  相似文献   

14.
语义分析,是指人们对语言的所指、能指、含义、意义进行的分析。作为哲学方法的语义分析与语言学研究的区别在于其普适性、理想性和指导性。语义分析是从实证主义开始的。他们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没有意义,应对其进行批判,批判的武器就是对语言进行经验分析和逻辑分析。这种批判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语言在哲学中的地位并完善了语义分析方法,不足之处是其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和纯形式的逻辑分析之间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科学思维方式的特性是实证性 ;哲学思维方式的特性是思辨性。哲学的思辨性是哲学对无限事物本质的辩证理解 ,它是一切哲学派别的本质共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辨性是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科学的思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从矛盾率、认识论、认知规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角度出发,立秋了区段教学模式和区段教学法的哲学理念。这也正是该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与哲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以非哲学的方式教授哲学,哲学有自己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就是沉思和分析。哲学本身是一种本体的或形而上学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前提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思。哲学应体现出对智慧的追求,对人的价值、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的关注,应引导学生学习哲学的思维方式,进入哲学活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存在方式成为一个必须探讨的问题,而追问“哲学在哪里”即是对哲学存在方式的具体考量。文章首先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哲学存在于充满哲学个性的哲学家、一定的文化生态和现实生活“之中”;在此基础上,从七个层面上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个性特质,强调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生活哲学”;最后指出,研究马克思哲学必须以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哲学个性为前提,以避免误读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19.
爱情诗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上升到理性的思辨即哲学境界现代西方哲学思辨意识的勃兴,给现代爱情诗注入了思辨的哲学意识。本文以穆旦《诗八首》为例,从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谈谈现代爱情哲理诗的抒情范式及美学建构。诗中以一系列的意向形象,揭示了爱的本相:情与理的情欲冲突和困惑,人性与人格的悖论,爱情的热烈与冷酷的交融,主体深刻的洞察与深刻的迷惑,等等,显示了爱情本相的相互遇合与背离的悖论。从诗学的意义上说,它代表着现代爱情哲理诗抒情范式的极高的美学范式建构。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发展表明,哲学是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总结,是开展对两类科学研究的钥匙。其一,通过对哲学与自然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关联性,来探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二,揭示现代哲学思维的五个核心内涵及特点,并从深层次领悟哲学对国家理政和经济发展决策的主心骨轻重导向的重要作用。其三,论述了善于观察、懂得比较、敢于质疑、富于想象是解开科学秘密的“万能钥匙”,从而达到通过实证论证,讲述现代大学生如何运用哲学思维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理念,最终使我们能科学地将哲学的思维方法应用于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从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挑起时代的重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