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姜娟 《华章》2008,(19):145-145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还指出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触及文本,用他们自己的心去和文本交流,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与文本对话",就是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并获得精神的提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三个单元是"月是故乡明".在这个板块中,除了让学生去感受家园之思,还应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主动积极地去体味作者的情感思想,从而引起共鸣.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研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罗莉 《快乐阅读》2011,(14):26-2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已经走向"对话式"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对话中,主线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围绕主线的则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种多重对话关系的和谐生成通过教师这个媒介去实现,因此,对话阅读教学实际上明确了对教师的要求,明确了教师在多重对话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基于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的阅读教学新理念启示我们: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人,作为与学生、文本平等对话一方的教师,应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建构意义,“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发问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对话方式,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发问等。其中,教师就文本对学生的发问是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之一。它的实质是教师用自己与文本对话中产生的思维火花去点燃学生思维火种的过程。对话教育理念贯彻于阅读教学,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基于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的多边活动既是师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努力寻找对话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使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一、文本:阅读的特殊对话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阅读时要从文本本身出发,通过与作家、文本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指出:"只有关注学生的潜在性,才会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个性化的阅读平台,引导学生在质疑、释疑中走进文本,在情境中与文本对话,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启他们的心智,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去体验、想象、创造,去重构课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说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呢?一、与文本“对话”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离开文本的阅读教学,没有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阅读教学,就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就没有所谓的学生个性的培养。要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真正成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  相似文献   

9.
一、文本对话,阅读教学对话的"扶手"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一个层次分明的过程.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先与文本对话,才能实现师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学对话.可以说,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对话,就不可能有成功有效的阅读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10.
日前,笔者在一次语文阅读教学评优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执教者为对学生升华"忍辱负重"这一高尚品质的认识,给学生补充阅读了"卧薪尝胆"、"苏武牧羊"及"胯下之辱"这些历史故事,一堂课下来,执教者海阔天空,但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与文本对话,去理解和体悟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使听课的学生有如一头雾水,给人一种吃了夹生饭的感觉.而在之后的评课中,这位执教者在表述其设计意图的过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就是"用教材教",并对自己给学生补充那些历史故事的环节颇为得意.  相似文献   

11.
一、运用汉字的文化意蕴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与文本对话,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睿智的头脑去思考,成为思想的主宰者和聪明智慧的拥有者,从而用独到的见解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萌生意想不到的创意,创造性地阅读。  相似文献   

12.
尹刘梅 《考试周刊》2008,(14):35-36
教学活动中,如何结合新课标运用新理念、整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只有抓实四个转变才能真正搞活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充满灵动,彰显智慧.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学生"对话"。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那么,我们在进入阅读教学的课堂之前,应该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的往往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学生的阅读活动完全是被动的,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感受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活动显然偏离了阅读的本质,是与新课标相悖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些对话之中最关键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它是其他对话的根本。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特级教师薛法根有一句精辟的话让我深受启发:教师在学生和课文之间,应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红娘,而不是做令学生讨厌的第三者。怎样扮演这个红娘呢?下面以《丑小鸭》为例,撷取几个片段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6.
正文本阅读教学应以言语形式为把手,从品味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去"读",读出韵味;去"品",品出味外之旨,以培养学生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建构文本意义,并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情感体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对话"被认为是一种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实现自我发展,彰显独特个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革之一就是变讲课为对话 ,《语文课程标》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表明 ,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 ,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这种对话分为两种 :学生与文本教材的对话 ,包括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地进行精神交流 ,实现这种对话 ,它要求教师的 ,不仅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悦纳学生的情怀 ,更要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陶燕珍 《江西教育》2006,(14):37-3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