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09,(4):171-171
《石渠宝笈》《三希堂》法帖大清乾隆年间由张照等编纂,清乾隆九年(1744年)内府朱格抄本。卷首为乾隆九年二月初十日高宗手谕,次为凡例十九则、目录,以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纪昀等所撰提要。此为书画著录书,著录清内府所藏自古至清代的历朝帝王和名家的书画作品,按所贮殿堂分卷,如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各八卷等等。  相似文献   

2.
京华 《收藏》2009,(3):179-179
《石渠宝笈》《三希堂》法帖大清乾隆年间由张照等编纂,清乾隆九年(1744年)内府朱格抄本。卷首为乾隆九年二月初十日高宗手谕,次为凡例十九则、目录,以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纪昀等所撰提要。此为书画著录书,著录清内府所藏自古至清代的历朝帝王和名家的书画作品,按所贮殿堂分卷,如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各八卷等等。  相似文献   

3.
张朝阳 《收藏》2012,(4):28-32
梁(山献)(1726~1784年),字闻山,号松斋、断砚主人。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乾隆三十四年任湖北巴东县知县,乾隆三十六年回籍。在寿州主持循理书院达十余年。工书,与梁同书、梁国治并称"三梁",与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为清乾隆时期代表书家,著有《承晋斋积闻录》。《清史稿》有传。大凡书画家,因喜...  相似文献   

4.
欢虞如 《收藏》2011,(6):88-89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皇帝下诏,广搜天下遗书,开馆纂修《四库全书》。翌年,各省进呈本、采进本、《永乐大典》辑佚本源源汇集北京。其中有些是稀见本或孤本。为使这些书传播于世,乾隆谕武英殿先行刊版印行。现今武英殿聚珍版的版本分为两大系统:殿本系统和翻刻本系统。  相似文献   

5.
张朝阳 《收藏》2012,(7):28-32
梁(山献)(1726~1784年),字闻山,号松斋、断砚主人。安徽毫州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乾隆三十四年任湖北巴东县知县,乾隆三十六年回籍。在寿州主持循理书院达十余年。工书,与梁同书、梁国治并称"三梁",与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为清乾隆时期代表书家,著有《承晋斋积闻录》。《清史稿》有传。大凡书画家,因喜爱而收藏成为收藏家者代有其人。梁(山献)(yǎn)之收藏,既不像米芾那样高扬"米家书画船",如痴如醉地  相似文献   

6.
阿滢 《收藏》2010,(3):83-84
曾衍东生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字青瞻,一字七如,号七如居士、七道士,祖籍山东嘉祥,为曾子第67代孙。清乾隆壬子(1792年)举人。据嘉祥《曾氏祖谱》记载,其祖上在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并从此世袭爵位。曾衍东的父亲名尚渭,是个恩贡生,游宦江南,曾官居广东博罗县令。  相似文献   

7.
崔尔平 《收藏》2006,(9):156-156
6月29日上海嘉泰拍卖公司古籍善本专场以总成交额785万元,成交率78%的成绩圆满落幕。综观全局,明清善本仍为众多拍品的主体。如清乾隆亦政堂刻本《宣和博古图》2万元超拍至8.6万元成交;清乾隆刻本《吹万阁文抄》一册,3.85万元成交;  相似文献   

8.
韦力 《收藏》2010,(9):156-161
《小学钩沉》清乾隆间稿本及光绪甲申年(1884年)龙氏刊本计3册 从两汉至今,两千年学术史中堪称顶峰者有三:两汉、两宋与清。清学的主体即所谓乾嘉学派,亦称之为考据学和朴学,其学术成就及地位在中国学术史上极为突出。因客观历史原因所囿,  相似文献   

9.
颐和园     
正我曾在《集邮博览》上发表过三篇有关颐和园的文章,可颐和园总有说不尽的话题。今天,我再从以颐和园佛香阁和铜牛为主图的《北平风景图银元邮票》上的风景说起吧。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决定将江南的美景搬到北京来,为此,在京城西北建了个大园子,起名"清漪园",以此做寿礼献给皇太后。既然是祝寿就叫万寿山了,坐落在山巅的佛香  相似文献   

10.
国人老幼皆知、随处可遇的“乾隆通宝”制钱,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铸期长,铸局多,铸量大,在清钱中屈指可数。孙仲汇先生说:“乾隆以后,铜钱的体型变小,质量逐年下降,钱币藏家对普通的乾隆钱不屑一顾,……”(注1)。但乾隆钱亦不乏珍品。存世雕母有数种,还有少量的母钱、样钱、大钱。特别是“乾隆通宝”宝泉局折十型大钱,只见图录,实物难得一见。马定祥先生在《历代古钱图说》178页,批曰:“乾隆通宝宝泉局当十型大钱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