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一战爆发以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给私营报业的成长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1914年到1921年和1926年到上世纪20年代末这两段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民营报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民营大报逐步现身: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天津的新记<大公报>和北平的<世界日报>等.  相似文献   

2.
2022年上市的南希·弗雷泽的新书《食人资本主义》,可以视为她的一次思想转向,即从传统女性主义批判理论走向全面的资本主义批判。此前的南希·弗雷泽试图用再分配的概念,来补充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试图在资本主义的身份政治框架下来建构一个更公平的社会。在与拉合尔·耶齐一起讨论了资本主义问题之后,南希·弗雷泽发生了转变,她感受到真正的问题在于体制背后那个贪婪的吃人的资本巨兽。因此,《食人资本主义》通过回到马克思和卡尔·波兰尼,找到资本主义陷入危机的症结,从而超越食人资本主义的循环。  相似文献   

3.
史量才时期的《申报》经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商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近代民营报纸也在外来帝国主义主义报业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报业的夹缝中,经历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理解资本主义》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作者们的另外一个意图是从几个主要的方面——亦即三个维度——来衡量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从他们的目的出发,《理解资本主义》更多是一种外在的衡量,它仿佛一副坐标系,告诉我们在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另外的某个方面,资本主义将表现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应德国、法国及英国媒体同行的邀请,于2003年1月组织报业考察团,赴德、法、英等国,对报业信息化发展及信息技术应用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此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欧洲大报的信息化进程、现状、发展以及欧洲信息技术的最新动态,加强国际报业信息技术应用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为“十五”期间报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及实施服务。考察团成员由《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珠海特区报》、《金融时报》和《吴江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的总编辑或技术部门负责人组成,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副秘书长辛乘胜担任考察团团长。考察团先后走访了多个城市,对欧洲报业的总体状况有了进一步认识;并对德国的《法兰克福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和英国的《泰晤士报》(The Times)做了重点访问,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 《广州日报》是中国广州市委机关报 创刊于1952年,期间曾度停刊并与《羊城晚报》合并。1996年,该报作为我国首家报业集团挂牌上阵,成为报业集团化发展的领头尖兵。而在此之前的1993年,该报广告收入就已经位居全国报业首位,并从1995年稳居至今。作为一份市委机关报,它在过去20年间营销理念的演变对新时期报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启发作用。 (1)第一个10年: 卖方市场条件下的扩张 1981年《广州日报》对开4版,发行  相似文献   

7.
杨驰原 《传媒》2012,(9):32-35
正《传媒》与重庆报业、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有不解之缘:2004年第9期,《传媒》策划刊发了关于重庆报业的专题——《报业第四城》,时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总编辑的牟丰京接受了采访,谈了自己对重庆报业现状和发展的认识;2009年第4期,《传媒》以《重庆报业生态调查》为题,采写了一组文章,采访了时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陈夷茁;现在,借参加重庆日报60周年庆典之机,《传媒》再次走进重庆报业,走进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作为传媒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传统报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处境.文章以《纽约时报》2017年1月发布的《2020报告》(2020 Report)相关数据为基础,从机构创新、内容创新以及盈利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对《纽约时报》的创新发展思路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美国传统报业可能面临的转变,以期为我国传统报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吴进 《青年记者》2006,(4):49-50
《功夫》、《天下无贼》、《黑洞》、《永不瞑目》、《康熙微服私访》、《大腕》……这些著名的影视剧曾红遍大江南北,《开心辞典》、《幸运52》这些电视节目的经典台词更是深入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精品都是由中国民营电视机构拍摄的。如今,大批实力雄厚、作品颇丰的民营电视公司异军突起,正成为中国电视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政策法规的出台使民营电视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2003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向8家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颁发了与国有电视台一样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2004年6月,广电总局再次向16家民营电视公司发证,国有机构…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01,(12):35-35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长沙晚报报业集团9月26日正式成立。这是湖南省首家正式挂牌的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拥有《长沙晚报》和《东方新报》、《军事博览报》、《中小学音乐报》三家子报以及一个网站和一家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0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经济、技术设备和发行实力名列西南第一的重庆日报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长沙晚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相似文献   

11.
二 十 世 纪 二 三 十 年 代 中 国 私 营 报 业曾 形成 了 一个 商业 化 的高 潮,《申报 、 大 》 《公 报》等 民营 报业 在 经营 上 取得 了长 足 的进 步,奠 定了 企业 化 大报 的 基础 。其 经 营管 理 经 验 , 尤 其 是 在 建 立 报 纸 良 好 的 声誉 、取  相似文献   

12.
南北战争结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历史上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之一,也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美国新闻事业从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型期。随着工业革命和政治民主化的进展,美国最先涌现出面向大众的报纸,它开启了新式报业的帷幕,奠定了现代报业的基础。报刊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吴瑛 《新闻采编》2007,(2):16-18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报业解禁以来,诸多不同党派不同风格的报纸纷纷创刊复刊,带来了台湾报业的繁荣。其中,《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三张大报统治了岛内主流舆论十几年,而随着2003年香港《苹果日报》登陆台湾,报业市场四雄逐鹿格局逐渐形成。而其他带有财经、教  相似文献   

14.
张国宁 《今传媒》2005,(9S):18-23
7月11日,本刊记者随团参加台湾的一个文化交流项目,从而近距离地观察、领略了台湾报业的发展状况。据记者调查,台湾自动售报机卖掉的报纸每天在350万份到400万份之间。也就是说,在台湾平均每6到7个人有一份报纸,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份额,集中在三个主要的报业集团,即《中国时报》、《联合报》和《自由时报》。每家报纸的发行量,大约为60万到80万份。去年台湾岛内报纸的广告额大约为40多亿元人民币。有人认为台湾的报业可以用“3加1”来概括。3指的是传统的三家大报,而1就是从香港气势汹汹杀过来的《苹果日报》。  相似文献   

15.
宋渊 《大观周刊》2012,(44):106-106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其行文逻辑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中总结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次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华西都市报》以新型都市报的定位和大量贴近百姓的新闻策划、别具一格的“敲门发行”迅速走红。《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带动了成都地区其他报纸的超常规发展,也使成都这个内陆省会城市成为国内报业竞争的焦点。现在,《华西都市报》与《成都商报》两家零售额在成都报业市场所占的份额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12月9日,《沈阳日报》、《大连日报》、《宁波日报》、《无锡日报》、《厦门日报》等几家媒体的社长、总编辑聚焦上海金茂大厦,庄严地发表《上海宣言》,宣告中国日报五强联盟成立之后,开创了我国地市级党委机关报联盟合作的历史先河。 的确,联盟就是力量。如今,地市报联手合作已成为2007年报业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他们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携手联盟开创了地市报业发展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江淑峰 《青年记者》2007,(24):60-61
报业有句行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可见报纸副刊的作用非同小可。从新文化运动中《学灯》、《晨报》、《觉悟》和《京报副刊》,到报业激烈竞争下各大报纸的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光明日报》的《东风》、《文汇报》的《笔会》、《解放日报》的《朝花》、《北京青年报》的《天天副刊》及《羊城晚报》的《花地》、《晚会》等等,  相似文献   

19.
禹建强 《青年记者》2003,(12):12-14
2001年5月,由中国最权威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和上市公司北大青鸟联手推出的报业新秀《京华时报》强势杀入北京报业市场。在一年之内,《京华时报》在全国报刊广告收入排名中位列16,2002年全年广告经营额达到3.5亿。《京华时报》被称为北京报业  相似文献   

20.
1945年10月1日《立报》复刊后,由于印刷设备、报业竞争、通货膨胀和劳资纠纷的影响又于1946年3月7日停刊。同年4月25日再次复刊后,《立报》仍然收不抵支,不得不于8月16日转让给国民党政府官员陆京士。自此,《立报》由一张民营综合性报纸被改组为一张办报方针迥异的官方工人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