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遍布月球的环形山以及地球上发现的巨大陨石坑告诉我们,宇宙中的天体碰撞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小体积的陨石、小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撞击。但巨大的行星和行星之间会发生碰撞吗?天文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了相关的证据:170光年外一颗土星大小的行星与一颗体积较小、接近天王星的行星可能发生过碰撞。这是天文学家在研究一颗大体积行星时发现的,这颗行星围绕着人马座一颗体积较小、亮度不高的恒星运行。  相似文献   

2.
宇宙畅想曲     
《百科知识》2005,(5X):F002-F003
月球是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碰撞的产物。这颗行星以极大的力量撞上地球后分崩瓦解,在地球周围留下了一条碎石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碎片就慢慢结合形成了月球。此图展示了月球形成后不久沿轨道绕地球旋转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已知最遥远的行星,它在5000光年外绕着自己的恒星转动,比以前发现的最遥远行星还要远20倍.在已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中,它也是公转最快的,它的一年(也就是绕恒星一周的时间)只相当于地球上的29天.……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01-I0001
在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二十年来,科学家得出结论,地球及其兄弟在宇宙大家族中极其罕见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Andrew Howard表示,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系有一颗或多颗一倍或三倍于地球的行星,它们与恒星的距离比地日距离近得多。而木星级的行星数量要比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已知最遥远的行星,它在5000光年外绕着自己的恒星转动,比以前发现的最遥远行星还要远20倍.在已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中,它也是公转最快的,它的一年(也就是绕恒星一周的时间)只相当于地球上的29天.  相似文献   

6.
Q1流星是怎样形成的?(江苏江都李春燕)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等行星,还有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如果流星体闯进地球大气层,在80 ̄110千米的高空因与空气摩擦而燃烧,发出强光,便称为流星。如果流星体没有完全燃烧而坠落到地表,便称之为陨星。某些陨星来自月球或其他行星,有些则是小行星的碎片。它们原本是这些天体的一部分,但因与其他天体发生碰撞而碎裂,从而溅落到宇宙空间。在每年固定时期一起涌现的大量流星称为流星雨。Q2为什么山顶很寒冷呢?(南京江宁蔡晓雯)山顶比地面离太阳近,按理应该更暖和。然而事实上太阳距离地球十分遥远,山…  相似文献   

7.
<正>7月24日凌晨,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天文学家确认发现首颗位于"宜居带"上体积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代号为开普勒-452b),这是人类在寻找另一颗"地球"的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宜居带"是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既不会太热也不太冷,能够维持液态水的存在。开普勒-4521b位于距地球1400光年的"天鹅座"方向,体积只比  相似文献   

8.
在太陽系内,行星都是循着反時針的方向一刻不停地繞着太陽轉。离太陽最近的水星走得最快,繞太陽一圈才只有地球的88天。而冥王星却需要約250个地球年才繞太陽一圈。但是,我們是在运動着的地球上观看行星,我們看到的只是行星和地球的相对运動,这样就比較複雜了。有時候,我们看到行星在星座間从西向东慢慢移動着,这就叫做“顺行”;如果地球在軌道上超过了它,走到了它的前面去,我们看來,行星就好像变得在星座間从东向西移動了,这就叫做“逆  相似文献   

9.
谜团一:水星如何诞生。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及冥王星,是以岩石为主要成份的“地球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是大量气体包围的“木星型行星”。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是水星,它是如何诞生的呢?有两种说法:一、由于水星最靠近太阳,科学家认为水星是在原始太阳系中的高温区域,由凝固的金属铁及其他材料堆积而成。二、水星是在巨大的原始行星互相碰撞的时候,由彼此的金属铁融合而成。谜团二:金星为什么灼热?金星的大小和地球最接近,两颗行星的内部构造可能也很相似。但根据探测船和雷达观测,金星是一个灼热…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人会畅想能去外星居住,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努力。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像地球的适宜居住的行星。它由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命名为开普勒-452b,离地球1 400光年。它的体积比地球大60%,已经60亿岁了,比太阳还大15亿年。这颗行星围绕一颗恒星旋转,距离刚好处于"宜居带"中,即表面温  相似文献   

11.
地球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2011年12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声明,证实他们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第二地球"——一颗名为开普勒-22b的行星。尽管位于太阳系外的开普勒-22b距离地球足有600光年,但它简直就是"胖版地球"。美国探索频道网站称,该行星半径约为地球的2.4倍,表面温度约为21摄氏度。就像大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弟球"每290天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  相似文献   

12.
1.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叫做比鄰星,在半人馬座。它距離地球4光年多(光年是光行走1年的距離,大約等於9.5萬億公里)。這個最近的恒星比太陽距離地球要遠27萬倍。 2.天上看起來最亮的恒星是大犬座的天狼星,我們可以在冬夜的南方天空中看到它。 3.恒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自己能發光的天體,它們的表面温度是以畿千度或幾萬度來计量的。行星呢,正好相反,是冷而黑暗的天體。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看起来所以明亮,是由於太陽照耀着它們的緣故。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7年2月23日凌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了一个令人吃惊又兴奋的新发现:科学家们通过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地方,首次发现了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行的行星系,更重要的是,其中3颗行星位于母恒星TRAPPIST-1的宜居带内。在宜居带里面的行星,我们也会称之为"宜居星球"。在此前发现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581c”,它距离地球约190万亿千米,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星运行。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表面温度估计在0℃至40℃之间,与地球表面温度相当。天文学家还不能确定它是像地球一样、表面由岩石组成的星球,还是一个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大  相似文献   

15.
學天文從看星開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看恆星比較簡單,有一本星圖就可以了;但是看行星必須要先知道行星的動態,因爲行星是在繞着太陽走,它們在星座間的位置在時刻變化着。一九五四年中各行星的動態是怎樣的呢?在講到它之前,先把幾個現象以及這幾個現象的名稱解釋一下。行星繞着太陽旋轉的方向是由西而東,但是我們地球也在運動,因此從地球上看行星,有的時候,它們是在  相似文献   

16.
正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9日报道,英国天文学家在所谓的"海王星沙漠"区域发现了一颗"禁止"行星——理论表明,其不应该在那里出现。该行星大小为地球的3倍。研究人员称,这颗名为"NGTS-4b"的行星是科学家在此区域发现的第一颗此类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的半径比海王星(海  相似文献   

17.
倒霉蛋金星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它比地球更靠近太阳,一直被天文学家们当作一个坏典型,来说明当一颗行星冒失地过于靠近了它的恒星,会得到怎样糟糕的下场。事实上,金星和太阳的距离只比地球和太阳的距离短了28%,然而它上面的环境却和地球大为不同,那里气压极高,温度达475℃,大气中96%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假若把地球放到金星的位置,那会发生什么呢?首先,强烈的太阳辐射会蒸发海洋中的水,大量的水蒸气会  相似文献   

18.
欧洲天文学家不久前宣布首次发现了一颗大小和表面温度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这一代号为"581C"的行星距地球约20.5光年,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太阳系和太阳系外行星冰冻圈。太阳系各行星和卫星的表面温度差异很大,它们的冰冻圈发育各不相同。水星和月球的两极陨石坑的永久阴影区中可能有水冰存在。金星太热,表面既没有液态水,也不可能有水冰存在。火星两极存在永久性冰帽,包括水冰和干冰(固态CO2)。在太阳系雪线之外,存在很多冰卫星和富含水的矮行星,它们的主要是由水冰组成的;在极低的温度下,水冰甚至比地球上的岩石还要坚硬,并成为这些星体的壳层。除了水冰,其他易挥发组分如CO2、CH4、N2、CO等在极低温度下都会凝固为冰,形成不同于水冰的冰冻圈。因此,行星冰冻圈具有与地球冰冻圈迥然不同的丰富多样性。对行星冰冻圈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更深入地理解地球冰冻圈,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太阳系的形成、地球水分的来源、地球深时古气候环境和生命演化,以及开展未来的系外生命探测。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三维运动学模型模拟研究行星际激波与共转高速流(CHSS)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模式输入条件中耀斑的强度及位置,研究相互作用对CHSS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以及对激波的传播和激波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行星际激波与CHSS相互作用对彼此到达地球时间都有影响;(2)有激波比没有激波条件下的CHSS到达地球时间要早,且CHSS到达地球时间与驱动激波的耀斑的强度以及扰动源区的位置有关,耀斑的强度越大、扰动源区与CHSS前的电流片的经度距离越近,则CHSS到达地球时间也越早;(3)激波在以CHSS为背景的太阳风中传播比在没有CHSS的均匀背景场中传播得快,但激波与CHSS的相互作用对激波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远没有对CHSS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大;(4)当耀斑位于CHSS前电流片的东边时,耀斑驱动的激波与CHSS相互作用可能会使激波形态发生改变,呈双峰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