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法治社会,法制新闻具有对法治文明和法治精神的传播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新闻报道者将内容描写的过于感性,并将个人情感和新闻看法注入到了新闻报道中,其不仅导致了大众对新闻内容的评价方向,还对法制报道的严肃性产生了影响。在法制新闻的整体结构中,除了事件的理性分析,感性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其虽然能让新闻更加容易被人接受,但法制新闻的作用主要是对法律事实的真实报道,并将法律知识普及大众,让公民的法律意识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之后,法制新闻的报道任务加重,同时,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提高,对法治新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新形势下,变被动为主动,加强策划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加强法制新闻报道的策划,引导社会对法治的认知,提高读者的法律意识,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事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一、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的法律素质。 法治社会与人治社会的区别在于一切依法办事,按照法律已经设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新闻故事化一方面使记者能突破传统模式化报道的窠臼努力发掘新闻中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情景,使报道更具可读性;另一方面也使记者、编辑在选择报道题材、报道角度、报道方式时陷入“找故事、说故事”的新窠臼,不仅模糊了新闻与故事的界限使假新闻有机可乘,而且影响记者编辑对新闻事件新闻价值的判断,为追求故事性而忽略了媒体的社会角色,更直接影响了新闻叙事结构的简洁性,使传统的新闻观念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4.
记者几乎每天都在社会生活中寻找新闻,但一件客观事件发生后,在有的记者眼中能够发现其新闻价值,有的则不能;有的记者能在其中挖掘出重要新闻价值,有的记者能看到的新闻价值很表面很浅显。在外部采访条件相同的状态下,记者的素质与新闻发现力之间存在着决定性的关系。一、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9,(24):4-5
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该报记者的报道《重庆打黑惊曝“律师造假门”》。12月15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律师陈有西撰文《法治沉沦:中青报奇文批判》,称《中国青年报》这篇文章违背基本的新闻原则,官气十足,媒体定罪,未审先判,将涉嫌犯罪定性为已经犯罪,以偏概全贬损中国律师整体形象,充满了对现代法治意识的无知和偏见,应当进行严肃的澄清。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永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事实,决定于记者的新闻敏感;能否在新闻事实中找准问题、抓住关键,决定于记者的思辨能力;能否把所看到新闻事实的本质用恰当的方式报道出来,决定于记者的写作水平。记者与新闻事实的互动,应该是一个展示智慧和勇气的过程,一个展现创造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传媒观察     
《军事记者》2013,(3):42-42
首届中国新闻法治建设学术峰会召开 首届中国新闻法治建设学术峰会目前在北京召开。众多来自法律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促进新闻和法律学科的沟通与融合.如何促进新闻监督在法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展开研讨。与会专家指出.新闻监督是推动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的重要力量。加强新闻与法律学界的密切沟通与融合。能够使新闻监督在法治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新闻法治建设”学术论文颁奖也同期举行。主办方希望以评奖的方式鼓励和促进新闻法治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洪燕 《新闻前哨》2004,(7):76-76
舆论监督报道是记者对社会上不法行为和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的新闻行为,目的是引起广泛的社会舆论,从而通过政府、法律行为疗治社会弊端。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求记者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意识。记者手中的笔与报道的度,都应当出以公心,在法理的指挥下,求得社会的平衡和公正。如果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采取一些过分的做法,就会导致新闻越  相似文献   

9.
眼下,市民生活报新闻竞争异常激烈,法治新闻成为社会新闻的一个重要部分,各个媒体及时报道本地发生的法治新闻。但也出现炒作夸大的现象,比如一些不大的法治新闻被放大,暴露了赤裸裸的犯罪细节,以及不太文明的逮捕、监管过程,从而失去了媒体的教育和传播法律知识的功能。因此,法治新闻需从三个方面慎重把握。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04,(8):31-31
刘徐州报道:“当代中国传媒与法律论坛”近日在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和中国法治新闻杂志社共同主办,汇聚法律与传媒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法制新闻的传播规律,分析新闻传播在司法审判领域遇到的各种问题,意在促进法制新闻学术研究的繁荣和提高法制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能对社会上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揭露,其性质是社会传播活动,是新闻媒介中的一项重要功能.新闻媒介监督具有较广的监督范围,不同的监督方式具有不同的效力范围,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与其法治水平有密切联系.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记者应不断加强个人的法律修养.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以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为切入点,就提高记者法律意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提高记者法律意识的途径,希望对相关记者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社会新闻中,法制报道一向以激浊扬清式的曝光假、丑、恶吸引受众"眼球",也因此成为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助推器。然而,法制报道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其特殊性与专业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法治的健全和完善,另一方面稍有不慎便会形成"媒介审判",妨碍法律的客观与公正。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各种思想和利益诉求增多,社会矛盾复杂,这既为我们提供了新闻信息,也提出了课题:是哗众取宠还是坚守责任?是过度"揭丑"还是推动问题解决?一句话,怎样才能既让新闻出彩、让版面可读,又能防范超然于法律之上的"媒介审判"?笔者结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新闻敏感来源于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理解。新闻的价值要靠记者的眼睛去发现,然而,并不是所有记者都能很好地发现新闻事件的最大价值。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记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新闻事件的价值所在,并使新闻事件在报道中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前段时间,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跳桥事件”引发的报道,如果记者能够对新闻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许报道的社会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法治思维。大众媒体对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的法治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记者本身的法治思维更是发挥直接的影响,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记者把自己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以新闻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影响到社会意识。但是,有些记者法治意识不强,写的报道法律漏洞百出,体现了媒体报道中法治意识的缺失和错位。  相似文献   

15.
案件报道的侵权方式和法律应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案件报道虽是属于社会新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它往往是曝光社会的假、丑、恶的一方面,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震动。由于案件报道在新闻中的特殊性、重要性,在新闻实践中涉讼新闻侵权的案例比较多,有必要引起新闻记者和新闻传媒的注意。一、案件报道中不当公布未成年人资料涉嫌侵权案例:在案件报道中,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报道,由于记者编辑未按法律或者不熟悉法律规定,在报道中点了未成年人的姓名、地址、学校、家庭等,或从叙述中让人推断出来是该未成年人;有的违反规定将不公开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公开…  相似文献   

16.
顾鹏 《新闻窗》2013,(2):95-95
新闻是新近发生新闻事实的报道,在新闻的现场报道中也可认为是新近发生的新闻或是正在发生的新闻的报道,特别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的新闻事件,受众应该第一时间对新闻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新闻现场的报道更能展现新闻报道的感染力,满足人们对新近发生新闻或者是突发性新闻的求知欲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新闻现场中的记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们应该充分的提高新闻现场报道的能力、记者的表达能力和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到新闻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使法制报道在推进司法公正、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等方面具有引导启迪作用,是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从事法制报道的媒体从业者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怎样才能真正使法制报道以专业为出发点,以读者为着眼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富有指导性和吸引力,传播法律思想,塑造法律信仰,营造遵纪守法、崇尚良好道德的社会氛围呢?  相似文献   

18.
案件报道在揭露违法犯罪、宣传法制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处理不好,也容易给当事人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所以,记者和媒体既要有较好的法律知识功底,同时也要有新闻职业道德与操守,要有良好的人文理念,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案件报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对社会公众进行良性导向、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敏感是指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新闻的感知能力,它要求记者能够快速地判断新闻事件当中的新闻价值。如今,媒体竞争愈发激烈,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考验着记者捕捉新闻线索的能力。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能从不起眼的社会事件中发现新闻点,而且能深入挖掘,做出含金量高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政治家的导向观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在法制新闻舆论监督报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新闻选择.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法制案例.传递正确的法治理念,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是非观。这是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法制新闻舆论监督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