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明辉 《考试周刊》2011,(3):168-168
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方面来看,中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青少年对新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不少学生不满足于课堂里和书本上知识的学习.他们有着强烈的探索愿望.有一种试图把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争取获得成功的心理。青少年的这种探索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我们有责任提供利于发挥其创造性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除了要搞好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给青少年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保证他们健康地、各具特长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多项研究表明.美术教学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减轻学生的压力。美术教学能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起一个催化作用。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数理化》编辑部约我为青少年读者撰稿.谈谈自己学习科学知识的体会和经验.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想起了那个时代的忧患、痛苦和期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邯郸市青少年科学素质现状抽样调查,青少年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科学期刊,互联网利用率比较低:科学兴趣以娱乐和科技发现为主,对农业和应用科学普遍缺乏兴趣.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尤其是开始关注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迷信及宗教在青少年中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动机个性鲜明,张扬个性成为一代青少年的主流意识。80后一代,是现实的一代,是追求自己价值的一代.  相似文献   

5.
颜玉 《小读者》2010,(2):33-33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青少年的溺爱和娇宠是青少年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学生们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相似文献   

6.
【点评】当下,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往往具有一种叛逆的精神因子,与家长、老师甚至同学之间缺少沟通.陷入深深的迷惘之中。而此文以真挚的感情.写出了当代青少年能够深刻反省自己的良好心态.表现了他们内心的独立与美好。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影响青少年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有三:家庭.社会和学校,其中,学校的作用尤为重要。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笔者常听到有学生对教师的评头论足:“这老师上课,冷冰冰的,没意思”,“这老师我们去问题目那么不耐烦”,“这老师上课里嗦的,没劲”等等,这些评语的潜台词是“真不愿意听他的课”.凭着对任课教师的好恶感来决定对该门课的是否有兴趣,这是一部分中学生常有的现象.这中好恶感,即情感的产生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是密切相关的.在这段时期,‘他们常常对自己喜爱的对象和活动表现出热衷;对自己心服的人或关心自己的人表露出欣羡和感激.”(《心理学》华师大出版社)根据资料记载:1981年对全国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学…  相似文献   

9.
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良好健全的性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青少年时期人的性格容易出现种种困惑.这种用惑往往通过一些不良心理表现出来。因此,在平时辅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尽量克服各种不良的个性倾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青少年最易出现的是自卑心理.让自己故步自封,下面就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在学校学习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将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徐芬  吕婉 《宁夏教育》2004,(6):68-68
自私行为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其发生和发展.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品德走向,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幼儿发育之初.一切行为意识大都来自本能。当自我意识开始在幼儿心中萌发并且进一步强化后.他们往往会独占自己喜好的物品,不准他人分享.凡此种种.皆为自私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兰 《考试周刊》2010,(9):202-203
青少年如何对待生活及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本文认为,要塑造自己的阳光品格,做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还要做到心中有爱,有责任心,懂得珍惜,理智处理各种问题,勿攀比等。  相似文献   

13.
万继允 《山东教育》2004,(34):19-19
教育部长周济曾说:“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出实招.硬招.高招,要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要带着一种爱、一种情来做德育工作.真心实意地把青少年一代培养好。”如何用自己高尚的师德行为去熏陶感染和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忧秀品质呢?要从三处以身示教。  相似文献   

14.
陈翔 《考试周刊》2012,(60):155-156
随着市场经济及世界多元文化的纵深发展.当代青少年思维日趋独立,求知欲强,敢于维护和追求自己的利益,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但部分青少年群体归属感呈现弱化趋势,在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时,更看重自我发展、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淡化对国家、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实际生活中。个别青少年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沉湎于网络游戏,不能体谅家长的用心,高消费、讲名牌,因而犯罪现象不断上升等。这为全社会重视对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敲响了警钟。目前全社会在青少年培养和教育方面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对青少年的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学习习惯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等方面入手,使之成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负责的栋粱。  相似文献   

15.
德育的建构     
学校德育是面向青少年一代的教育,青少年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的明天也离不开青少年。因此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能不能理解青少年个体的思想和社会意识,以便让青少年个体在维护社会利益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发展,让青少年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维护个体的权益,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显然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最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在充分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增强青少年学生毒品防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 《生物学教学》2001,26(3):40-41
毒品问题是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其中尤以青少年吸毒呈迅速上升趋势,因而禁毒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全社会都在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利用“6.26”国际禁毒日和“10.26”禁毒日开展宣传活动,尤其强调教育青少年学生保护自己,增强防范毒品侵害的意识。毒品不除,世无宁日;消除毒害,任重道远。笔者特对增强青少年学生毒品防范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学校政治教育的对象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少年,他们生活在新的时代,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时代造就了一代新人,青少年学生受社会的影响已超乎我们的想象,社会中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政治教育工作也就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谈谈政治课教学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18.
如今,博客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成年人爱写,就连一些在校的青少年也纷纷加入了博客大军,在网上写自己的感受、上传自己的照片等。然而,互联网的安全和隐秘性并不如想象的那么让人放心。网络安全专家指出,博客泄露出的个人信息,极可能对青少年造成重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中专体育教学对青少年的培养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对于学生走向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生存技能”教育指的是培养青少年独立的生存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发挥个人潜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生存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的各种潜能.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