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8个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T1、T2、T3、T4和T5共5个施肥水平,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氮磷钾施用水平对不同小麦品种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施用水平增加,各小麦品种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5个氮磷钾施用水平下,偃展4110平均公顷穗数最多,百农AK58和百农307较多,周麦18、周麦22和百农201较少;穗粒数变化相对较小的品种有偃展4110、百农307、百农AK58、周麦18、华育198和周麦22;周麦22千粒质量较高,且比较稳定.百农201、偃展4110和百农307产量均以T3最高,百农AK58、百农207和华育198均以T4最高,周麦18和周麦22分别以T2和T5最高;百农307、百农207和周麦22平均产量较高,百农AK58和偃展4110较低;在40个品种与施肥水平组合中,"T4百农207"产量最高,"T5偃展4110"最低.施肥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在小麦栽培中,应合理控制施肥水平,最好通过"减肥"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2.
以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百农160为研究材料,分两个年度采用播期、播量单因素及两因素互作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播期和不同播量对百农160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农160的千粒重不受播期、播量影响,但群体、穗粒数、产量受播期、播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百农160适宜早播,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前后;适宜播量为270~360万/hm2基本苗。在播期播量互作条件下,百农160适宜播期仍为10月10日前后,适宜播量控制在315万/hm2基本苗左右,产量最高;若因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保障群体、提高产量,10月20日前后播种,播量增加至360万/hm2基本苗为宜。  相似文献   

3.
经科教相互结亲同培四个市场——来自全国百颗星乡镇近湖乡教育综合改革的报告姜波凌建东为实现通过教育渠,引科技之水,浇农副工三业之花的目的,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全国百颗星乡镇近湖乡经科教相互结亲,共同培植“四个市场”。建立信息市场。为获得农、副...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系)间萌发期的耐盐性差异,筛选出适合盐渍化土壤种植的小麦品种,采用NaCl水溶液模拟盐胁迫的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CK),设置50、100、150和200 mmol/L 4个盐浓度梯度,对偃展4110、百农201、周麦18、周麦22、百农207、华育198、百农307(系)和百农AK58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小麦种子萌发对盐胁迫的生物学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8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株高、根长、苗鲜质量、根鲜质量大体呈下降趋势,根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在50 mmol/L NaCl处理下,百农207、百农307和百农201种子发芽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42%(P0.05)、4.99%(P0.05)和0.10%,浓度为150~200 mmol/L时各小麦品种(系)发芽率严重受到抑制.(3)50~150 mmol/L NaCl处理时,不同小麦品种(系)根长受抑制作用大于幼苗株高,200 mmol/L时则相反,对周麦22和百农201株高和根长的抑制率较小;小麦根数在低中盐浓度(≤100 mmol/L)下增加,高盐浓度(≥150 mmol/L)下减少,以百农201、周麦22和偃展4110根数较多;NaCl胁迫使所有小麦品种(系)的苗鲜质量和根鲜质量均下降,以百农201、周麦22和百农307苗鲜质量和根鲜质量较高.按照耐盐性将8个供试小麦品种(系)聚类为4类:第一类包括百农201和周麦22(强耐盐小麦组);第二类包括偃展4110和百农307(较强耐盐小麦组);第三类包括百农207(一般耐盐小麦组);第四类包括周麦18、华育198和百农AK58(耐盐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行距配比对百农矮抗58产量的影响,设5种行距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比中,随行距增大,单株成穗数相对增加,但产量表现下降的趋势.正常行距、宽窄行、3密1稀3种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窄行和宽行间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说明百农矮抗58在实际生产中播种方式比较灵活,推广地区可根据不同的栽培需要灵活设置.  相似文献   

6.
采用籽粒发芽法研究了8个不同硬度小麦品种的种子吸水率和发芽进程.结果表明:0~36 h处理时周麦18种子吸水率最高,百农201种子发芽率最大,为70.5%,其次是周麦18,种子发芽率为34%,二者均属于易穗发芽品种;百农207、良星99、郑麦366、百农307、矮抗58种子发芽进度较为一致,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百农201和周麦18,种子发芽进程相对较慢,其抗穗发芽能力较强,百旱207种子发芽进程最慢,抗穗发芽能力最强.处理48 h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7.38%,种子平均吸水率为57.52%,发芽率最低的品种为百旱207;处理60 h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0.69%,种子平均吸水率为66.33%,百旱207种子发芽率最低.同一水分处理条件下同样硬度的小麦品种其吸水率和发芽特性有的差异显著,有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小麦籽粒硬度和籽粒吸水率仅是影响小麦种子发芽特性的一部分因素,种子发芽特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工》2014,(11):F0002-F0002
茹振钢主要从事小麦育种科研与教学工作。30多年来,他承担了多项国家和河南省小麦科研项目,致力于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科枝成果转化,针对我国最大麦区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需求,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和百农矮抗58等一系列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田间自然条件下,在小麦越冬期对百农矮抗58、郑麦9023、周麦18、周麦22、郑麦7698、豫麦49的叶片和分蘖节取样,测定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其他品种相比,百农矮抗58分蘖节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整体高于郑麦9023、周麦18、周麦22、郑麦7698、豫麦49,相对电导率低于郑麦9023、周麦18、周麦22、郑麦7698、豫麦49.说明百农矮抗58的抗寒性较好,这些特点为其高产、稳产、广适奠定了生理基础;同时,百农矮抗58可溶性糖、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较强,可以作为辅助鉴定半冬性小麦品种抗寒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茎秆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播期小麦基部茎秆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测量,研究百农矮抗58茎秆特性及茎杆倒伏指数.结果表明:播期也是影响百农矮抗58抗倒性的一个因素,早播有利于提高其抗到性能;播期对百农矮抗58的各节间长度、粗度以及第二节间壁厚均有影响;第二节间较短、较粗、茎秆壁较厚,则茎秆抗倒能力较强:灌浆后期茎秆弹性较强,承压能力增大,倒伏系数降低.总之,影响茎秆特性的关键因素是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于2015—2016年以半冬性高产小麦新品种百农418、百农矮抗58为供试品种,对其减氮下的产量以及品质性状进行研究,为高产小麦新品种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量从300 kg/hm~2降至240 kg/hm~2,面团吸水率略有提升,弱化度明显增大,而出粉率、面粉白度、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籽粒产量有所降低;从品种比较来看,两种施氮条件下,百农418产量分别比矮抗58高出5.78%、4.39%,小麦新品种百农418对氮肥的利用效率高于矮抗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