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大早,小熊布布有事要出门了,他对邻居们说:“请你们照看一下我的屋子。” “你放心。”邻居们说,“我们会替你看好门的。” 布布刚走,熊姥姥气喘吁吁地走来看外孙了。姥姥走到布布的屋子跟前,一边敲门一边喊:“布布,姥姥来看你了!” “姥姥,姥姥!”  相似文献   

2.
捐个胃给你     
周锐 《中文自修》2004,(10):58-59
钟声响了,大观园学校要上课了。“这钟声好像带着一丝忧愁。”林黛玉嘟哝道。校工刘姥姥有什么忧愁呢?大家就向刘姥姥的外孙板儿打听。薛蟠问:“是不是小偷又搬走学校的东西了?”板儿说:“不是的。”惜春问:“是不是因为打瞌睡又被冷校长扣奖金了?”“NO。”“那么,”大家打破砂锅问到底.“她究竟为什么忧愁?”板儿说:“我不好意思说。”湘云便去找刘姥姥本人了解一番,回来后对大家说:“刘姥姥的家乡又遭灾了。”刘姥姥的家乡老是遭灾。先是水灾,淹了庄稼,板儿没钱读书了。同学们一起捐款,帮板儿渡过难  相似文献   

3.
孔屏 《家庭教育》2014,(7):14-14
一天下午,外孙写完作业后对我说:“姥姥,我今天数学测验了,我考了99分,你怎么奖励我呀?”  相似文献   

4.
八九年前,电脑不象现在这样普及。北京市的中学只有个别学校有电脑,小学校里根本没有。 有一天,小外孙加加打电话给我,说:“姥姥,您写的字太草了,好多字我都看不清楚,您以后写得工整些,好吗?”弄得我莫名其妙。我问他:“你看到我写的什么了?”他说:“您让妈妈打字的稿子,我在替您打呢。”我惊讶地问:“什么!你会电脑打字?”“我早就会了。”他满不在乎  相似文献   

5.
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但也是一位不太“称职”的丈夫。冰心在美国留学时,曾照了两张照片寄回家中,以慰父母思念之情。吴文藻便向岳父要了一张放在他的书桌上,冰心问他:“你这是一种摆设,还是真的每天都看一眼呢?”吴文藻说:“当然是每天部看了!”一天,吴文藻上课去了。冰心走进书房,撤下自己的照片,换上当时的著名影星阮玲玉的一张剧照,想看看吴文藻是否留意。几天过去了,吴文藻还没发觉,冰水等得不耐烦了,嗔怒地问道:“吴教授,你那桌上的照片是谁呀?’吴文藻一看,着实吃了一惊:怎么自己一点都没注意到呢?他马上把照片换下来,满面陪笑地对妻子说:  相似文献   

6.
我的儿子莎莎是全家的中心人物。他在奶奶家是长孙,在姥姥家是长外孙。全家老少对他犹如“众星拱月”,他是受头等优待的人。莎莎成了“小霸王”。就说大年三十在姥姥家吃饭那一回吧,丰盛的菜肴刚上桌,莎莎就马上爬在桌上用手抓菜大吃大嚼起来。我告诉他要懂礼貌,等大家—块儿吃,话没说完,姥姥就进来了。她说:“别管孩子,让他吃。爱吃什么就吃什么。他是我们家的小宝  相似文献   

7.
朋友的父母来美国探望儿子一家,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喜欢得不得了,孩子在学校做了很多手工,还有画作,拿回家奶奶看了之后笑眯眯地不住点头,赞不绝口,和国内的女儿及外孙视频聊天,提起了这事,说:“我孙子真是有才,那画儿画得真叫好。”外孙在围内上小学,听了之后说:“姥姥,你拿来给我们看看,到底有多好。”奶奶就把孙子的画作拿到镜头前给他们看,外孙发出一声怪叫说:“这就叫有才啊?姥姥,我都无语了!”  相似文献   

8.
星期六下午,小偲的姥姥来接小偲,我听他姥姥说:“小偲,你的脚怎么一拐一拐的?”我随口说了一句:“是不是裤子没提好?”小偲没吭声,我也没进一步问。过了一会,他姥姥带他又回来了。“老师,刚才我在路上越想越不对头,一看,小偲的龟头有些红肿?他  相似文献   

9.
我的姥姥已经年过七旬。照片上,那目光慈祥,腰弯背驼,衣着朴素,古铜色的脸上爬上了一条条皱纹的婆婆就是我亲爱的姥姥。你一看她,就知道她是一位省吃俭用的老婆婆。的确,我的姥姥十分节俭,她常常说:“做人应该知道省,该花的要花,该省的要省。”有一回,我在做计算题,姥姥不知为何走过来,弯腰弓背,左望望,右望望,然后又慢腾腾地回到房间去。我感到姥姥莫名其妙,怀着好奇心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前,得意地探着头朝屋里看。屋子里传出“叮叮”的声音,原来姥姥正在订书,她为什么这么做呢?过了一会儿,姥姥喜形于色地走出来,欣喜地对我说:“乖孙女,好孙女,看我给你弄了什么。”那样子就像小孩一样。她轻轻地递给我一本簿,自豪地说:“这是给你计算用的,要好好地用,千万不能浪费!”我十分惊讶地看着,原来这是由我以前的作业本多余的干净纸张订成的。噢!原来姥姥比我想象中更加节约。在寒冬腊月的一天,我来到姥姥家玩耍,趁姥姥空闲,便掏出了一份礼物送给她。姥姥一打开,看见是一条美丽的围巾,立刻拉下脸,说:“又花钱了,要节省嘛!”我连忙说:“该花的要花,这是你说的,你是我的好姥姥,送礼物给你是理所当然的!”姥姥被我逗笑了,那筋脉突兀的手慢慢地抚摸那暖和的围巾,轻...  相似文献   

10.
孔屏 《家庭教育》2014,(1):22-22
睡觉前,9岁的外孙问我:“姥姥,我原来的学校和现在的学校,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喜欢摸我的脸蛋,不知道为什么?” “因为你可爱啊!”我也伸出手摸一把外孙的脸蛋,“瞧瞧,这可爱的脸蛋会迷死多少人啊!”  相似文献   

11.
兔妈妈忙着种萝卜,对小兔说:“姥姥病了,妈妈正忙着,你去看姥姥吧!”过去,小兔总是和妈妈一起到姥姥家,这回让他独自去,认不得路,这行吗?但小兔说:“行, 让我出门去锻炼锻炼吧!”是呀,不要老是跟着妈妈转,一步离不开妈妈。小兔出发了。路上遇见小猪对他说:“小兔,长颈鹿办了个游乐场,那儿有高坡冲浪,空中飞车,可好玩哪!”小兔想,这一定很好玩,但想着姥姥,回答说:“下回去吧!今天不能去,姥姥生病了。”小猪说:“那好吧!”路上,遇见小松鼠对他说:”小兔,河马开了一家冷饮部,那儿有草莓冰淇淋、巧克力冰淇淋,可好吃哪!”小兔  相似文献   

12.
我准备在活动室墙壁上设计一个“乖宝宝”评比栏,就让每个孩子带一张自己的单人照片来。一天早上,思学兴冲冲地拿来了照片。照片上的他头戴一顶小花帽,怀抱一只小狗,特别可爱。我正欣赏着他的照片,突然他对我说:“老师,我跟你说个悄悄话。”“好吧。”我弯下腰。“老师,你不要剪我的照片,好吗?”我心中一怔,应道:“好吧,不剪。”听我这么一说,他高兴极了,自个儿玩去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他又跑过来,很不放心地再次提醒我:“你真的不要剪哦!”我问他为什么不能剪,他说:“那张照片是我去乡下奶奶家时拍的,我很喜欢的。”“好,老师保证不剪你…  相似文献   

13.
心底的呼唤     
我常常想理直气壮地对姥姥说:“姥姥,请不要再重男轻女了。请不要再看轻我了!”但我一看到姥姥那不屑一顾的神情,我便失去了勇气,只能默默地在心底呼唤。姥姥,您还记得那只惨死的小猫吗?它是您的宝贝,却比不上您的另一个心肝宝贝——您的孙子,我的弟弟。您把他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那天您让我陪弟弟玩一会儿再写作业,我不敢“违命”。玩着玩着,他说要骑猫,  相似文献   

14.
《快乐阅读》2020,(2):25-25
有一次,他绾我看他和同事们聚餐的照片,照片里其他人都是开怀大笑,他却像是在偷笑。我随口问他在偷笑什么,他却很认真地问我:“我在愉笑吗?”我说:“对啊,你是不是中奖了?”他笑了笑,说:“嗯,我确实中奖了一-中了一个你,随时领取。”  相似文献   

15.
星期六,女儿女婿带着小外孙来了。外婆高兴地端来一盘桃子放在桌子上,对小外孙说:“小刚,快吃桃子。” 小外孙拿起两个大桃子说:“外公、外婆,你俩先吃。”然后又拿了两个桃子给他  相似文献   

16.
腊月二十三,是农历小年。这一天,我和妈妈、姥姥在家包黄米糕。这是我第一次包黄米糕。妈妈负责擀面饼,姥姥负责团米团,我负责包糕。姥姥先包了一个,然后对我说:“你就照着我包的样子包。”于是,我先拿一张饼,再把姥姥团好的米团放在饼的中间,像包饼子一样包好了一个。姥姥看了看说:“你包的不成形,看我包的。”说着又包了一个。这次,我又拿起一张饼把米团放在中间,双手一合,把口儿捏成石榴形的。姥姥看了看,说:“你包的一个比一个好,真有  相似文献   

17.
抓药奇遇     
姥姥病了,凌凌和妈妈送姥姥到医院看医生。到了医院门口,凌凌问姥姥:“姥姥,您是看中医还是西医?”姥姥说:“过去我一直看中医,这次也看中医吧!”凌凌妈说:“也好,我们可以在一楼瞧病,省得乘电梯上楼了。”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我的外孙即将赴美,我带他一起去看望我舅母——冰心老人。 冰心老人的居室内布置得清雅、朴素,进门处并排放着两张三尺多宽的床,沿墙排放着三个书柜,老人正坐在靠窗的书桌前工作。她看见了我们,叫我们坐在她的身旁。我向她请安,并告诉她,今天外孙是怀着万分敬仰的心情来拜望太外婆的。  相似文献   

19.
聪明的男孩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名男研究生爱上了一个女孩。这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在公园里跟她打招呼。他对女孩说:“我在纸上写了一句关于你的话,如果我所写的是事实,就请送我一张你的照片,好吗?”女孩虽然不想把玉照送人,但转念一想:无论他写什么,我都说不是事实,看他怎么办。于是女孩说:“好的。”“如果我说的不是事实,你千万不要把照片给我。”男孩说。“那当然!”女孩子回答。男孩高兴地说:“一言为定,不许反悔。”随后递给她一张字条。看了字条上的话,女孩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最后只好乖乖地把照片给了他。聪明的男孩写了什么?他写了很简…  相似文献   

20.
高中同学老杨到我家串门,无意中谈起了一件事,使我记忆深刻。事情是这样的。一次,老杨那刚3周岁的外孙儿小霍达举着一个像暖壶盖儿的塑料东西,来到老杨的书房,说:“姥姥打不开,姥爷给我打开。”老杨接过来一看,是一个中间有圆孔的紫色盖帽和白色的圆台粘连起来的小物件,底座有粘着一个布满了小眼的塑料板,盒里有一个类似小草帽、能上下移动的东西。很显然,这是扑粉用的器具。老杨仔细一看,里边有若干小黑球。他明白了,原来小外孙把早晨捡到的花籽通过“盖帽”的圆孔放进去,现在要往外倒却倒不出来了。老杨说:“当时我使劲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