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图片报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老顽童”麦肯罗要参加元老赛,要抽空客串评论员、主持人,还要撰写文章,这么大的强度没有一个好的身板怎么成?这不,人家有个好习惯,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公园跑步锻炼了。  相似文献   

2.
从众常乐     
常听人说“知足常乐”,还没有听说过什么“从众常乐”。这句话,是我在一次谈话中被激出来的。事情是这样的: 2002年11月我要去订新邮,女儿问我干什么去,我说:“订明年邮票。”“怎么还订,你那堆软黄金,都快变成垃圾了。”“垃圾?比你在股  相似文献   

3.
卫生部前部长钱信忠那宽敞的宅院隐藏在后海一条狭窄的胡同里,居家的钱老穿着运动裤、夹克衫向我走来,那矫健的步伐,矍铄的精神,很难让人与年近九旬的老人联系起来。不愧为是一位卫生部长,不仅懂得医学,而且在养生之道方面也身体力行。虽银发浓密,但身体仍十分健康,精神矍铄,目光炯炯,面色红润。谈及他的养生秘诀,钱老说:“真还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喜欢体育锻炼。我选择散步、跑步、打拳和游泳。这是我个人自由锻炼的活动内容。不要别人陪同,既不麻烦人,又不受人限制,这样我的心情很愉快。”这位精力充沛的社会活动家生活安…  相似文献   

4.
每当有人问到锻炼身体的方法,我们定能说出像“体操、跑步、打球、游泳、登山、骑车、打拳、舞剑、跳健美操……”等等不胜枚举的形式内容,不过如果有人继续问你锻炼大脑是否也有统一规范的方法没有,你将如何回答呢?也许你会说“背诵、阅读、写作、算术、猜谜”等对大脑都有锻炼作用。不错,古人说:“一分辛劳一分才,勤奋好学必聪慧。”但是我们若仔细想一想就不难得知:背诵虽增记忆,可难助思维的敏锐;阅读虽能博闻,可难益思维的果断;写作虽能抒志,可难令思维严密;算术使人精确,可难以让人哲学;猜谜让人辩证,却无法使人战略。那么,有没有像体…  相似文献   

5.
翌晨 《健身科学》2013,3(3):56-56
北京欢乐谷广场被浓雾所笼罩,不过,这并没有阻碍人们的锻炼热情,散步、做操、舞剑的人比比皆是。65岁的王阿姨就是晨练大军中的一员。“我每天都坚持锻炼,打打太汲拳,再快走两圈。今天就是有点雾,但不是太冷,也没风,感觉没有什么不好。”很显然,王阿姨并未意识到雾天锻炼可能带来的危害,而与她持相同观点的人,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6.
我院学生过去一般对外语存在着"学了没有用,不想学"的思想,特别是对学俄语,反修斗争以来更感到没有什么学头.因此,学生学外语的劲头不高,成绩也不好.学生学不好,我们教师不加分析地认为是学生基础太差,体育学院的学生没有条件学好外语.所以,学生的思想情况虽然了解,却没有办法解决,感到棘手得很.改革的作法学习了主席的教育思想和在部队当兵锻炼以后,我发觉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明确(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如何坚持"四个第  相似文献   

7.
初春的暖阳透过窗户照耀进来,顿时感到蛰伏一冬的身体“蠢蠢欲动”。哎,好久没锻炼了,过年大吃大喝留下的后遗症到现在也没解决,是到了该运动的时候。生活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生活方式不向国际化的健康潮流靠拢怎么行?整天窝在空调间里,不“亚健康”才怪呢!对,从今天开始,我要动起来。问题是,该怎么动呢?前两天才看到一份调查,称2002年上海人运动消费支出前几名分别  相似文献   

8.
太极礼赞     
地冻天寒刺骨寒,北国江城人心暖。体育馆内似春风,老少拳友浴面容。打拳使得筋内活,练剑能获气血通。打拳舞剑人不老,长寿须在锻炼中。太极拳乃中国宝,武当剑是华夏功。风雨不误幽然心,管它春夏与秋冬。运动健身心愉悦,舞剑练拳是快乐。身强心舒欣慰事,饱享快乐更充实。剑舞豁达神清爽,气功拳展得养生。柔中带刚拳和剑,轻重缓急蛇与燕。步履轻盈动作缓,筋舒血活苦中甘。身心舒畅汗溢出,天地自然润育馥。打拳练剑何须难,养生保健不花钱。拳打病魔余方尽,剑扫疼痛祛邪病。拳剑掌扇各千秋,相得益彰共百年。太极礼赞@许启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说“人老腿先老”, 我也深有体会。从50岁以后,上下楼真的感到两腿不像年轻时那么有劲了,晚上睡觉也常常觉得腿肚子发空,特别是58岁那年得了一场病(更年期综合症),痛苦不堪, 更感到健康的宝贵。于是病好以后,我除了每天坚持早锻炼,做操、跑步、打太极拳之外,还有意识地把健身活动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有没有背着家里人学抽烟的时候? ▲小时候——有。 △怎么学的? ▲也没怎么学,就是别人拿根烟,说:“来一根,来一根!” △抽烟在球队里好像很普遍。 ▲有一段时期是这样。但这个对踢足球不好,所以后来不让抽了。 △喝酒呢? ▲如果不是……我能喝酒,但我不常喝。 △那你小时候第一次接触酒是什么时候? ▲那,可能就是我回家探亲了。 △第一次回家探亲吗? ▲不,因为那时候太小了,到十八、九岁才能喝酒,如果十二、三岁就喝酒,我早就完蛋了。  相似文献   

11.
安国荣 《健与美》2022,(7):56-57
<正>跑步和减肥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好的跑步方式,可以使减肥增效。但跑步瘦身也有不少陷阱,稍不注意,你的减肥努力就会“打水漂”。为了通过跑步来助力减重,你需要注意自己在跑步期间做了什么,特别是在跑步之前、期间和之后吃了什么。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应该补充燃料,只需要在锻炼过程中保留减肥意识。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没有任何一项运动能比跑步更简单易行,也没有任何一项运动比跑步带给人的益处是如此快捷简便。我感到十分荣幸因为通过跑步使我结识了许多出色的人,并和他们保持了几十年的浓厚友谊。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韧性     
我始终认为,体育不仅是强身之道,更是一种对意志、毅力的锻炼。许多人在求学期间可能是体育的爱好者,每天早晨必跑步,晚必散步,夏必游泳、冬必滑冰。然而一到了参加工作,所有的体育活动似乎都“马放南山”了。当然那借口也实在多:工作太忙、没有场地……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几乎没有什么体育设备,一年中既不开职工运动会,又不提倡群体活动,只是工作、工作。结  相似文献   

14.
咽喉锻炼法     
福建南平的杨女士问:她女儿从小体质较弱,尤其是咽喉的吞咽功能比较弱,吃饭很慢,非细嚼慢咽不可,否则难以下咽,到医院询问过的医生都说没有明显的疾病,应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现在她女儿读高三了,吃饭还是这样。杨女士问:除了广播体操、跑步等锻炼方法以外,有没有针对咽喉的锻炼方法?应该怎么锻炼?从杨女士介绍她女儿身体状况看,确实很需要运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来增强体质。在学校坚持进行广播体操和跑步等锻炼,这样锻炼能够比较全面地改善身体状况。这里根据杨女士女儿咽喉的吞咽功能比较弱的状况另外提供一组针对咽喉的锻炼方法,每天坚持进…  相似文献   

15.
<正>一、形成“学跑、练跑、赛跑”的背景在诸多运动项目中,跑步是一项既容易开展又具有独特育人功能的项目,营造“学跑、练跑、赛跑”的校园跑步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跑步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跑步锻炼习惯,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响应荔湾区教育局提出的“全员体育”要求,将跑步作为重点校本体育项目,通过跑步发展学生体质、培养团队精神、养成良好品格。  相似文献   

16.
刘天祥 《新体育》2003,(7):60-61
记:你怎样评价你自己?田:我还真没评价过自己,不会评价。嗯,是个不懂生活的人吧。但就算懂现在也实现不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是自己有很多设想,都想去做,但因为跳水现在没法去做。记:也就是说本来构想的怎么去享受生活,却因为跳水而放弃了这种享受的权力是吗?田:对。我觉得还不到时候。比如说有很多别的事情,因为跳水没时间去做,就是说有些东西不是我想这样的。记:有没有什么东西让你特别恐惧?田:战争和非典。记:有没有感到“非典”对你的威胁?田:有啊。我觉得只要一染上可能我跳台上的希望就成空了。我希望所有认识不认识的朋友都把…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带有倾向性的一种做法,就是把传授运动技能看成是体育课的主要任务,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学期初在我院八五级师专学生中作了一次调查,关于什么是“体育”一词,大部分回答不知道,没有一个能回答清楚体育的概念是什么,甚至有的回答:“体育就是打球、跑步、玩玩而已”;有的人认为学校有没有体育无所谓,这些认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些学生都已上了十几年的体育课,但是体育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处还不清楚。试想,一个不能正确认识体育,不懂得如何养生健身的学生,怎能真正地上好体育课,科学地指导自我锻炼呢?因此,体育教学不能  相似文献   

18.
美好的回忆     
纪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诞辰100周年,勾起了我一段愉快而美好的回忆。曾经有过几家报刊片断地报道过我在坚持长跑锻炼中和外宾交朋友的故事,在此,再撷取几段奉献给大家。那是十年前,我每天清晨在日坛路跑步,常遇到一位身材不高、身体健壮,穿着印有枫叶运动衣的外宾也在跑步。我们逐渐熟悉了,他叫贺约翰,是加拿大驻华使馆空军上校武官。后经我介绍,他也参加了我们朝阳区长跑队,天天一起跑步锻炼,大家都亲热地称他“老贺”。当年43岁的老贺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开朗而健谈。他告诉我,他之所以坚持跑步20多年,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加拿大国防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精武》2010,(5):10-11
问:这几年国学盛行,电视上的国学讲座一个接一个,孔子学院都办到了国外,据说极受欢迎,你说同为国学的一员,怎么人家儒术就那么幸运,而我们武术就这样倒霉呢?先生对此有何看法?答:我不知道国学的定义是什么,因此我看到的只是讲经热、谈古热,而不是什么国学热。  相似文献   

20.
苛求完美,仿佛带着镣铐跳舞,痛苦而不自知。“哪怕遇到火灾或地震,我也绝不会不化妆就跑出去。”你听到过类似的话或身边有这样“视妆如命”的女性朋友吗?你一定会觉得奇怪,这些人究竟是怎么了,她们原本就是才貌双全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啊!澳大利亚著名心理学家兼医学美容顾问利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