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恢复性司法”理论由于其制度理念本身所具有的深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而频频被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和学者们予以了广泛关注,成为我们重新思考现行司法制度和理念合理性,重塑刑事司法模式的一个重要借鉴和参考。本文从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论、恢复性司法模式与传统司法模式的比较和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引入几个问题入手,进一步论述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司法理念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对司法的功能、性质和应然模式的系统思考。“司法为民”的提出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整个中国司法理念的转变,并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以现代司法理念和司法为民为出发点,通过对现代司法理念的解析,结合法的运行理论和司法实践,详细阐述了当代审判人员应当具有怎样的司法理念,对人民法官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去诠释“司法为民”以及“司法为民”的底线进行了粗浅的再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刑法司法中,应坚持柔性的司法克制主义理念。从制度基础、法治进程及法官素养等层面看,司法能动主义不应过度提倡。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看,我国的刑事司法意识形态应是柔性的司法克制主义。柔性司法克制主义的贯彻,需坚持几个规则:适用于法律疑难当中、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及强化判决书的说理性。  相似文献   

4.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在保证司法机关有效地行使司法权力,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取保候审制度在立法上的局限性和当前我国诉讼理念的滞后等原因,导致其在适用中出现许多问题。完善取保候审制度,是当前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导致政府职能转变,带来了民众提高政府质量的诉求,特别是提高司法质量的强烈诉求,而司法质量管理则是提高我国司法质量的现实途径。应当借鉴质量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从树立司法质量观念入手,通过正确设定司法目标、建立司法评价体系、优化司法资源、再造司法流程、提高公众满意度、持续改进服务、杜绝劣质司法、有效监督司法等方法,建立我国司法质量管理体系并付诸实施,以提高我国司法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近十多年来中国司法改革研究论文为依据,对中国司法改革的具体研究内容,从司法权的基础理论问题,司法改革的理念、价值取向、宏观目标及具体步骤,关于司法审查和法院管辖范围,法院管理体制及内部管理等"司法管理模式",司法质量评判及监督,司法改革比较研究,司法改革的学科构建问题等七个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简要的评析,对于了解中国司法改革的研究动态、深化中国司法改革及司法管理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当庭宣判作为法院宣告判决形式之一,它体现着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两个最根本的价值,也是符合世界和我国司法改革的主题,更是反映社会民众对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祈求.我国法院虽然在探索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发现其在理论研究、立法技术、司法实践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文章在分析当庭宣判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庭宣判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司法克制主义体现了法官在解释的过程中对规则、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尊重,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司法克制主义通过对形式正义的维护来实现法治,我国历史上缺少对规则的尊重和对法律的信仰,在法治建设初级阶段,司法实践中应强调以司法克制主义为中心的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官箴文化,历经四千多年的演变及发展,成为中国司法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古代司法审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从中国古代社会的司法实践来看,官箴文化对司法审判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司法官品行的塑造、对司法审判理念的奉行及对司法审判经验的总结这三个方面。我们关注官箴文化历史厚重感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其局限性。对于传统官箴文化,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融入到当代司法文化体系中,为我国司法改革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需要司法来协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司法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性保障,但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致使司法保障的工作不尽完善。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出发,应塑造公正效率的现代司法理念,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完善科学的司法运行程序,进行多方位的司法监督,强化基层司法机关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司法权只能由国家专门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其他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该独立做出判断,不受诉讼当事人意见、政府权力和公众舆论的支配与控制。司法独立应当以公正作为其价值取向。目前,司法权行使的地方化、上下级法院关系的行政化、法院内部关系的官僚化严重影响司法独立。这里针对我国司法独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法院的内部独立与外部独立制度等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交易规则是司法权运行经济功能的客观前提。美国拥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在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司法制度的特点,是司法权运行经济功能的有力保证。其特点是司法独立、判例拘束力、违宪审查权、法官造法。法官的价值观是司法权运行经济功能的思想基础,在国家观上,奉行联邦主义;在经济观上,崇尚自由经济;在社会观上,倡导平等主义;在人生观上,浸染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公众舆论一定程度上制约法官的立场。  相似文献   

14.
诞生于革命根据地时期,延续了中国古代司法传统,踏着清末及民国司法制度的废墟,经过苏联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西方司法制度的洗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人民性和充分的公正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民司法制度,还存在司法观念脱离实际、司法管理粗放、司法监督缺位等不足,亟需我们端正司法理念、创新司法管理、健全司法监督,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刑法司法解释主体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刑法司法解释的主体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但实际上有诸多不具备刑法司法解释主体资格者参与刑法司法解释。理论上关于刑法司法解释主体存在不同认识。本文认为,可以从应然和实然两个不同的视角,以及刑法司法解释是否具有规范性等,将刑法司法解释主体分为刑法司法解释的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以及规范性刑法司法解释主体与个案刑法司法解释主体。  相似文献   

16.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是商标法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驰名商标的认定是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中国从2001年开始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诸多的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尝试对中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的认定标准、认定效力和与驰名商标行政认定的协调等问题展开探讨,并对中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司法独立原则是现代司法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现代法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支柱。任何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都必须确立司法独立原则。我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宪法和相关法律中对该原则加以明确规定并加以实施,但与国际标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就我国的司法独立原则有关内容做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8.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司法公正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司法明,而司法救助制度则是司法明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实施和完善我国法院司法救助制度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而弘扬司法明、确保司法公正则是达到社会正义的必由之路。司法救助制度有待于在审判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包括司法制度的完善、社会机制的完善和个人法律意识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特有的审判组织形式,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独立原则的不断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显露,学术界对其存在和废除问题产生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司法独立原则的角度,分析审判委员会的利与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审判委员会的完善、改革,在贯彻司法独立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审判委员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春阿氏”案发生在清末司法变革之际。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发现无论在司法理念、政治体制还是程序制度上,清末司法变革均未有所突破,始终无法摆脱面临的困境。这不仅决定了清末司法变革的成败,同时也为今天的司法改革留下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