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公与宰相     
熊燕军 《寻根》2007,(1):59-63
相公一词的含义比较丰富,据《辞源》、《汉语大词典))等所载,相公一词具有以下六种不同的意思。(1)对丞相(宰相)的敬称;(2)泛指官吏;(3)妻子对丈夫的敬称;(4)对读书人的敬称,后多指秀才;(5)对人的尊称,多指富贵家子弟;(6)男妓。相公一词的含义是怎样演化的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座千年历史文化古城。她还是“海匕丝绸之路”的起锚港口,在对外交流的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一负。泉州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有星罗棋布的静态文化和丰满多彩的动态文化。所谓静态文化,指泉州三寺(清净寺、开元寺、天后宫),二桥(安平桥、洛阳桥),二墓(圣墓、郑成功陵墓),一城(崇武古城),一窑(德化屈斗宫古瓷窑),一像(老君造像),一山(丰州九日山)等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谓动态文化,指戏剧方面泉州拥有南音、悬丝傀儡、南派布袋傀儡、梨园戏、打城或、高甲戏、…  相似文献   

3.
玫瑰的传说     
玫瑰的传说程鹿峰俄国皇帝尼古拉一世《1796—1855)于1825年继位后派了一名将军护送母后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1759-1828)回皇家离宫皇村(即今普希金城),事毕,将军在附近散步,见一名持枪哨兵肃立路旁,可是在他守卫的地方却空无一物,将军甚...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歌舞团成立于1960年,是一个拥有舞蹈、声乐、器乐、曲艺以及舞台美术等艺术品种,富有江南风韵的艺术表演团体。现有演职员110人,平均年龄32岁。南京市歌舞团成立以来,长年活跃在中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歌舞团创作并积累了一批在国内各种艺术比赛中获奖的保留节目。如:女子独舞(茉莉花)、(花香蜜甜),男女双人舞《香君怨),扭曲(秦淮花灯)、(这就是我的祖国)、(秦淮游),相声《翩翩起舞)、(150844)、(戏迷说戏》等。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和创作人员,有独舞演员肖琳咖、杨…  相似文献   

5.
“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里尔克语),一座不夜之城,爱情之城,塞纳河畔的艺术与历史之都。有人说,人们对于巴黎的爱不是“一见钟情”(Love at first sight),而是最后的“一瞥之恋”(Love at last sight)。[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关于艺术一词,《辞海》中对其内涵的解释冗长而抽象,简单地概括则是“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而关于艺术一词外延的界定,则因较为形象而使人具体可感:“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学),综合艺术(戏剧、影视)。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并列艺术(学、戏剧、影视)。”  相似文献   

7.
炎帝与姜炎文化研究述略□佳雨一、关于炎帝、神农氏的研究(一)炎帝、神农氏、烈山氏(厉山氏)关于炎帝、神农氏和烈山氏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三个人,是具体的历史人物,还是氏族或时代的代表(称谓),论述的较多,分歧亦大。1.炎帝与神农氏一种观点:炎帝不是神...  相似文献   

8.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它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特别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最后成为一部大型史诗,几百年来,在蒙古族地区广为流传;迄今,国内外已经搜集到的共有60余部,长达10万行左右。我是一名舞蹈演员,热爱舞蹈艺术,特别是蒙古舞蹈艺术,也热爱(江格尔)史诗,我想从舞蹈演员的视觉谈一谈(江格尔)史诗与蒙古舞蹈的关系。在这一方面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比如(江格尔)史诗对蒙古舞蹈的作用;在(江格尔)史诗中的(托布秀尔乐舞)、…  相似文献   

9.
慈禧是清代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女性统治。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祖居叶赫(今四平附近),故称叶赫那拉氏,满州镶蓝旗人。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咸丰十二年(1852年),慈禧被选入宫封兰贵人,即后来民间俗称的“西太后”,清宫称其“老佛爷”。咸丰帝奕之妃。在历史上,慈禧曾3次垂帘听政,执掌清朝皇权达48年,对内残酷镇压,对外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一位妇孺皆知、颇具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1998年7月,成都市钱币学会由一会员送来十五块鎏金钱树残片及零星碎件,据说在四川茂汶地区出土,同时出土有海贝、黑陶罐等物。经请新津博古工艺所陈一先生修复,成为一株异常稀罕的钱树。(本文图见封二)这株钱树从下到上共有6节,每节左右两侧各有一...  相似文献   

11.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12.
壮锦     
壮锦是壮族人民编织的一种手工艺品,以色泽艳丽、图案别致、结实耐用而闻名于世。宋代(公元960-127),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载:广西“邕洲左峒蛮有织白(tin),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这种就是壮锦的前身。明清(公元1368—1911)时期,壮锦生产遍及整个壮族地区,据明代(公元1368—1644)魏浚(西事解)记载,壮锦在当时还被列为朝廷贡品。清代(公元16441911)的一些地方志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壮锦的情况。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归顺直隶州志)载:“嫁妆,土锦被面决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关於“天人合一”的讨论1991年8月,《中国文化)}第4期转刊了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文中,宾四先生对“天人合一”这一古老命题有了全新的“澈悟”,认为“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相似文献   

14.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它们各有并共有与之配套的种种器具,可以笼而统之将之合称为“文房用具”。我正在阅读学习的一本华慈祥先生所着的《文物鉴赏丛书·文房用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还有一部朱季黄(家溍)先生主编的《中国文房四宝全集.4.文房清供》(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都是专门讲这些用具的。  相似文献   

15.
《兰亭序》的来龙去脉何清谷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因与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正书学...  相似文献   

16.
陈福季 《寻根》2000,(6):92-93
一九九九年,著名女作家苏雪林逝世,不少媒体称她享年一O四岁。一九九八年,苏雪林曾回到阔别六十多年的家乡安徽。《寻根》一九九九年第四期也曾刊出题为《苏雪林一O三岁回故乡》的报道。但有关工具书载.苏雪林的生年多为一八九九年。 “苏雪林(一八九九),原名苏梅,笔名绿漪、杜若、天婴、灵芬等。雪林是她的字。她原籍安徽省太平县岭下村。”(盛英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八九九)……”(马良春、李福田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九OO-).女作家,…  相似文献   

17.
丁晓丹 《世界文化》2005,(12):48-49
依勃卡是一种生长于赤道丛林的夹竹桃科小灌木,主要分布在加蓬,赤道几内亚,刚果共和国(布),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和喀麦隆。依勃卡的根在加蓬被当地的布维提德米索格教用在该教成员的成年仪式上。方族人延续了布维提德米索格教仪式的一部分,创建了一种诸说混合的宗教,命名为布维提方,并将依勃卡的根用在该教的入教仪式上。而在刚果(金),依勃卡则在一种叫做“泽波拉”的仪式上被用于精神和身体问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葡萄酒在中国□彭印川葡萄酒,即将酒用葡萄(鲜葡萄或干葡萄)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人类饮用葡萄酒的历史相当久远。据考证,葡萄酒起源于5000多年以前的古巴比伦(Babylon)和亚述(Assur)。古代闪族(Semitics,在今西亚一带)和...  相似文献   

19.
重庆位于中国的大西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内陆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秀丽的山川、纯朴勤劳的人民以及大江大山、东西交汇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重庆独具特色的文化。公元前11世纪,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前771)王朝的建立者姬发──周武三封宗姬于巴(周朝国名),巴人即以江州(今重庆)为都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后,重庆署巴郡,此后改为渝州、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赵停,以他先在此封恭王,后称帝双季喜庆(1190-1195执政),升恭州为重庆府,年庆山此得名。公元1357年,明玉珍(1331一…  相似文献   

20.
袁昌英(1894-1973)莎士比亚(1564-1616)100多年前,当世界剧坛瑰宝──—英国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被介绍到中国以后,他的作品就以夺目四射的光芒与华夏文明的光辉相交映,为众多的中国人所喜爱,并直接感染和影响了一批中国现代史上早期的文人学子。袁昌英(1894-1973)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女作家涌现了不少,但剧作家却寥寥无几,袁昌英堪称其中的凤毛麟角。她的成功,当归于“莎剧”魁力的吸引。今天,当我们翻开袁昌英的作品,发现她的创作风格(尤其是剧作)与同时代的冰心、凌叔华等女性作家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