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记者只负责采访写作,版面编辑负责组稿拼版,这种传统的办报方法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呼吁:记者与版面编辑是办报“流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要有版面意识.版面编辑也要有新闻意识.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既担负着记者的角色,采写新闻同时又要参与版面的拼排.在这里,结合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仅从记者的版面意识这个角度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记者为什么要有版面意识在《湖北日报》前年举办的青年编辑记者培训班上,一位资深版面编辑深有感触地说,由于记者缺乏版面意识,不少稿件到夜班编辑这里“受阻”不好处理,甚至因此被“压死”.与此同时,不少记者有时出埋怨,自己的稿件在版面上没有处理好,见报效果并不理想.这两种感触实际上反映了同一个问题:记者的版面意识.然而,再深入探讨,便可发现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与版面改革的双重要求.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必然要依赖广大新闻工作者素质的不断提高.记者既要有专长,又要成为“多面手”.在沿海城市的一些新闻媒体中,采编合一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报纸来说,记者既要能采写新闻,又要能用电脑编排版面,在这里、记者、版面编辑已经合为一体.现在,这种办报趋势已经渐渐向内地发展.因此,记者应具备版面意识,甚至  相似文献   

2.
版面意识是报纸从业人员对版面的认知程度,包括对版面的内容、形式、栏目等的认识和理解。一般来讲,编辑的版面意识强于记者,文字记者的版面意识又强于摄影记者,这在一些地市报尤为明显。实际上,报纸版面形成的过程,是采编人员的版面意识由隐性走向显性的过程,版面意识越早趋于显性越有利于版面处理。在读图时代,地市报摄影记者“前移”版面意识已是刻不容缓。“前移”版面意识是地市报摄影记者的必修课一、从版面需要看“前移”版面意识的必要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办报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向,也是地市报的办报优势。身处…  相似文献   

3.
作为纸质媒体的记者,他的劳动成果往往见诸于版面。那么,记者的作品如何在版面上更快更多地脱胎而出,并被处理得很突出很醒目?这里,固然与版面编辑的水平和工作密不可分,但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记者自身的素质和努力,以及由此而生产出来的新闻产品是否是版面所需的“俏货”与“精品”。这样,研究和驾驭版面就不仅是编辑的事,也是记者提高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成熟的记者都应该牢固树立强烈的版面意识,并把它从始至终地贯穿和应用于自己的每一次具体采写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给报纸吹来一股清新之风。这几年被称为视觉艺术的报纸版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照片大了,标题舱眼了,版面语言丰富了,报纸的“脸面”此过去更亮丽了。版面经营意识,是编辑对整个版面的宏观驾驭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的具体体现。强化版面经营意识,就要做到各种新闻元素组合、编辑意图体现、信息传导功效等诸方面的有机统筹。...  相似文献   

5.
办好报纸,不仅需要有一流的记者,而且需要有一流的编辑,包括一流的版面编辑。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并不重视编辑工作,特别不重视版面编辑工作。有人甚至不把版面编辑作为编辑看待,说什么,“版面编辑,不就是用稿子把版面填满吗?”还有人说,“版面编辑的事,解放前则是拼版工人干的。”于是乎,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所谓版面编辑,不过是算算画画的“画版工”、“画版匠”。包括一些新闻单位的领导者,嘴上说版面编辑工作重要,实际上却又常常露出轻视版面工作的“马  相似文献   

6.
文字记者用文字‘“说话”,摄影记者用图片“说话”,而组版编辑则用版面“说话’“。组版编辑对文字记者的稿件要起到升华和增值作用,由此不难看出版面的重要性。版面中的文字、标题、图片、线条等,是版面的生命,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版编辑把这些东西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就是用版面“说话”的过程。组版编辑怎样用版面“说话”呢?笔者在几年的组版中,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把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编排思想。一块版面需要容纳若干篇稿件,但这些稿件绝不是随意拼凑在一起的,它的上与下、左与右、轻与重…  相似文献   

7.
在编辑部,一般地说,是不大愿意做版面编辑的,有的甚至认为,熬夜、耗体力不说,无非就是画画版,做做题,简单劳动,意思不大。比起记者,比起那些能编能采的编辑来,自觉得差一大截。所以,干上一阵子便想找门路跳出去,找一个能施展才干的地方。这,一方面是对版面编辑的传统看法有关,一方面是从事版面编辑工作的同志没能充分认识到这个岗位的重要。这里是编辑部的“总装车间”,是很富有创造力的地方。提高报纸质量,离不开版面编辑的辛勤劳动,尤其是版面编辑的创新意识。一般化的编排,往往把最精彩的内容“揉”进去了,什么也不突出,改变这种  相似文献   

8.
论版面策划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报纸宣传效果的最终载体。成功的版面需要策划,没有策划,报纸版面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所以,版面编辑要强化版面策划意识,重视版面的策划工作,实现版面简单被动拼凑到主动“经营”策划的转变。 版面策划是版面编辑的一种创造性工作,是一种编辑艺术的最高体现,是实现版面最佳效果的一种新境界。策划的版面具有明确的版面语言和导向意识,并且直接影响读者。  相似文献   

9.
党报的夜班编辑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把关意识、扎实的文字功底。同时,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夜班编辑还应具有较强的策划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报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夜班编辑,对提升报纸的新闻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夜班编辑应当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为了适应报业竞争,不少报社实行了以编辑为主导,记者“按需采访”的体制。这对夜班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夜班编辑,不能仅就已有的稿件来考虑版面,而必须主动考虑所负责版面稿件的策划,能出点子给记者,对记者提出切实可行的报道选题策划要求,并将其编…  相似文献   

10.
在编辑部,一般地说,是不大愿意做版面编辑的,有的甚至认为,熬夜,耗体力不说,无非就是画画版,做做题,简单劳动,意思不大。比起记者,比起那些能编能采的编辑来,自觉得差一大截。所以,干上一阵子便想找门路跳出去,找一个能施展才干的地方。这,一方面是对版面编辑的传统看法有关,一方面是从事版面编辑工作的同志没能充分认识到这个岗位的重要。这里是编辑部的“总装车间”,是很富有创造力的地方。提高报纸质量,离不开版面编辑的辛勤劳动,尤其是版面编辑的创新意识。一般化的编排,往往把最精彩的内容“揉”进去了,什么也不突出;改变这种状况,乡琢磨琢磨,把稿件中最精彩的内容“抠”出来,突出处理,使稿件增色,版面增色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跨入21世纪迎来崭新的信息时代时,电视新闻的连续挑战以及横空出世的网络媒体的强劲冲击,在时效上和空间上对报纸新闻构成的竞争更加激烈。报纸这张“新闻纸”要发挥快速传递、解读信息的作用,让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站”起来,发挥其“一图胜千言”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如何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站”起来,除了总编辑出好点子、起好关键作用,摄影记者提高素质、拍出好图片外,处在报纸的“总装车间”、选用图片的第一道关口的版面编辑,对作品的新闻价值的把握和对新闻图片所包含的形象价值的解读水平至关重要。报纸编辑在选择使用新闻图片时,必须树立“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强烈的典型瞬间意识”、“鲜明的画面美感意识”,才能慧眼识珠,将主题鲜明、构图新颖、有强烈震撼力的佳作编排在版面的显著位置上,让广大读者打开报纸就能被它富有穿透力的组合所吸引。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新闻摄影是通过照相机镜头对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现场选择纪实,来达到发布新闻传递信息的目的。新闻摄影的这一特征,决定了版面编辑在选编新闻图片时首先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只有这样,编辑才能从大量的来稿图片中,及时、准确、大方地选编那些包含了大量信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刘希 《新闻三昧》2006,(8):18-19
干过几年记者又当了几年编辑之后,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是记者的“信誉”相当程度上关系稿子的采用率。记者的“信誉”,就是自己的“品牌”。“品牌”虽然不是版面编辑取合稿子的决定因素,但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人民日报社一位著名编辑讲过这样耐人寻味的话:版面编辑选稿的原则是“看稿不看人”,但如果记者提供的稿件常常是半成品,还屡有差错,说好交稿时间常常失约等,不  相似文献   

13.
记者拥有“编辑观点”,实际上是多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记者抓报道、写报道的“命中率”更高,劳动成果更好地在版面上得到体现,使稿件的“供”与版面的“需”之间联系得更密切。  相似文献   

14.
让读者走近新闻河北邯郸晚报社孙玉娥邯郸晚报近两年来开设了每月一期的“读写沙龙”专版,让读者走近新闻,沟通了读者与编辑记者的情感,密切了报人与读者的联系,强化了编辑记者的精品意识,受到读者欢迎。版面、栏目办得怎样,文章写得如何,读者最有权利评判。报纸理...  相似文献   

15.
时下发生“意识错位”的编辑已不在少数,尤其是近年来的职称评定与好新闻评选,更令这一岗位上的从业者若有所悟,已出现“改弦易辙”的趋向。何为编辑的“意识错位”?产生的原因何在?且听两位青年编辑的一番探讨对话: 甲:不知你感觉到了没有,不安心编辑工作,希望像记者一样“跑单帮”的编辑,似有增多的趋势。而这样的编辑,往往又是报纸版面的骨干力量。这种编辑“意识错位”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乙:谈“意识错位”问题,我看还是具体一点好。比如我,作为一名地方小报的编辑,确实为面前的二难选择而苦恼:选编稿件和编版应当是我的主业,可是这样的主业都难以在工作鉴定、职称评  相似文献   

16.
版面,是报纸的“门面”,它不仅关系到一家报社的整体形象,而且直接反映出报纸编辑的思想水平、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版面不只是稿件的简单排列摆设,而应是编辑对稿件进行有机的艺术组合。设计版面犹如产品的包装装璜,只有好看得体的版面才能赢得读者的共鸣,使他们愿意读它、欣赏它。因此树立报纸版面美化意识尤为重要。 报纸版面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主要是通过对拟定的文字、图片、装饰图等新闻材料,采用构图、线条、色彩等工具要素作情感意味的排列组合,以此塑造一种版面语言,达到启示与传神的功效。针对经济信息报的特点和笔者多年从事美术编辑和版面设计的经验体会,现就如何营造版面美感,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版面,是整张报纸的门面,也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舆论导向的体现,不仅关系到一家报纸的整体形象,而且直接反映出版面编辑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艺术风格。在新闻改革中,建立版面编辑岗位责任制,甚至采取以版面为中心、主编制为基础的采编新机制,以版面定岗定人实行考核,在版面上公开署名责任编辑,不啻是对版面编辑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承认和重视。版面意识,不光是发稿的安排和画版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定版导向、组织思想、组稿方法、选稿标准的总体观念。作为版面主编或责任编辑,应当具备怎样的意识———版面五意识一、定版要有导…  相似文献   

18.
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者就是消费者,读者就是市场。作为一名编辑,如何在版面操作中进一步体现读者意识、市场意识,也就是群众意识,我认为宜强化“菜单意识”。 所谓编辑的“菜单意识”,是个比方,一个版面就好比一桌大菜,编辑就是厨师。这桌菜是烧  相似文献   

19.
屈指算来,从事版面编辑工作断断续续已近十载。自己“操刀”的版面亦有一大摞。春去秋来,编稿画版,虽平淡无奇,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时时感到有一种压力在肩上。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责任感”吧。每当看到纵横交错的线条变为图文并茂的版面时,心中的那份欣慰是局外人难以体会的。札记之一:责任如果说编辑工作是“为人作嫁”的话,那么版面编辑更是如此。当记者可以  相似文献   

20.
报纸编辑创新贵在“编辑主导”。报纸重视编辑功能、激发编辑创新意识、构建报纸版面风格是报纸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