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银燕 《福建教育》2005,(4A):37-39
学生们怎么看待课堂出错?他们愿意暴露错误吗?出错后他们的体验是什么?他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错误?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远古时期的人怎么画直角吗?他们是怎么知道三角形面积的算法的?又是怎样求圆面积的?举世闻名的尼罗河,浩浩荡荡  相似文献   

3.
今天,有幸读了《二十万秦兵会听任活埋吗》一文,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由此想到了许多、许多……文章通过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小故事向我们阐述了自我设疑的重要性 。的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见风就是雨,无论做什么事多抱着随大流的想法,从来不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张。我们青年一代,如果只会沿着前人的道路、生活方式走下去,不懂创新、不懂发展,那么,我们如何大展鸿图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认定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认为现有的就是对的,那么,我们的祖国又怎么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国际接…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1.谈话:我们每天都要喝开水,烧开水大家熟悉吗?请大家回想一下,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水有哪些变化?2.学生回答。3.挑明要研究的问题。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水到底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因为用火烧,水才开了,这个过程中温度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相似文献   

5.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人物通讯。题目怎样理解?副标题与正标题的关系怎样, 主体部分的三个小标题是三个人物各自说的话,这些话从怎样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他们这些赤子对祖国的态度? 三个人,属于三种类型,文章是怎样把他们组织到一篇文章里来的,文章的主题包含着怎样的时代特征? 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 【阅读入门指津】题目,“悠悠赤子心,殷殷报国情”,忧思重重  相似文献   

6.
读研的日子     
有朋友经常问我读研究生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学友之间也时时在谈论读研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而我们自己的实际生活又是怎么样的?这三年的生活也许就仿佛弹指一挥问,我们的心态到底是怎样在现实与梦想的游走间成长起来的?为寻找答案,我们走访了研究生同学,他们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 (出示写有2、4、6、8、10的CAI 课件)同学们看,这是数学上学习的数字,大家认识它们吗?那么在语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古时候,有位诗人他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2.一去二三里。 二、初读古诗,掌握节奏 1.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8.
声现象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远古时代,人们依靠灵敏的听觉,能够注意到来自身体后方的危险,也能够在黑暗中感觉到正面袭来的猛兽.即使是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声音仍然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信息传递方式.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又是怎样从  相似文献   

9.
一、初读感知师:小朋友,昨天我们布置过,今天要学习第19课《最大的“书”》,要求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家预习过了吧。谁能简单地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生:课文写了小朋友川川问了好多问题,地质勘探队的一位叔叔为他作了解释。生:课文倒数第二段中:“读了这本岩石书……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这个意思。师:大家说得很好,说明我们预习课文,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要真正读懂这篇课文,还要弄清楚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写了他们的什么事?这两点谁能说说看?生:(略)二、学习…  相似文献   

10.
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弹指一挥,四十年过去了,关心祖国的人一定会问:中国怎样了?关心河南的人也一定会问:中原大地今日如何?是面貌依旧?还是旧貌换了新颜?我们可以无比欣慰地告诉人们:河南已不再是“水,旱、蝗、汤”,逃荒要饭的形象了,今天的中州大地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经过四十年轰轰烈烈的  相似文献   

11.
主持: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都很关心你们的学习成绩,那么,他们对你们的考试分数是怎么看的呢?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爸爸妈妈又是怎样的心态呢?你们会不会因为考试分数,心理上产生压力?关于这个话题,让我们来听听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二小同学们的心里话吧!  相似文献   

12.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动着我们所有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私的爱和不懈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可是,等到他们老了,两鬓开始变白,两眼逐渐浑浊,身体不再灵便,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生活的重负,他们如同风中飘荡的落叶一样,预测不了明天的行程,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  相似文献   

13.
一、观察“暗盒里有什么”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暗盒(板书:暗盒),记得上学期你们已经研究过暗盒了,不过今天我们研究的和上次研究的有些不一样,上次我们研究的是暗盒里的结构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来研究暗盒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它有多大?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我们可以怎么研究啊?生: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月刊问世了,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初建设现代化祖国的生力军。让他们从出生时起,就不失时机地接受教育,得到充分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学生发出的充满求知欲望的疑问。读了叶挺的《囚歌》,学生会问:叶挺是怎么被敌人抓起来的?后来怎样?读了描写赵一曼关心战友的《一个粗瓷大碗》,学生会问:赵一曼是怎样的一个人?她怎么同敌人作斗争的?读了《狼牙山五壮士》以后,学生会问: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怎么样了?课文《我的爸爸》的作者,回忆了自己的父亲——李大钊对自己的教育,是父亲把“国际歌”的种子撒在了孩子们的心田,他们正是从这里开始懂得了革命的道理。父亲的教育指引他们走上革命征途,给他们留下了永久的怀念。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那他又是怎样在广大民众中播撒马列主义革命种子的呢?他又怎样为此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幸福家庭可能很少会想到,在这个城市的边缘还有一些和我们不一样的特殊家庭。他们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困难程度让我们难以想象,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可能没有足够生活费去吃饭,他们可能天生或后天残疾让他们难以面对我们。这些家庭中的父母们是如何面对自己的特殊孩子?社会又是如何来看待这些特殊孩子?这些特殊的孩子又是在如何追逐梦想的?由众多巨星倾情出演的公益电影《有一天》于近期上映,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一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怎样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一直是一个大难题,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历史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吗?怎样进行历史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奥秘,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地背诵、默写?没错,我们当下所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历史,是我们身边切切实实的正在发生的历史。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准确地阐述了教育与生活紧密的关联,给了我们无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走进新的世纪,我们不但要探讨怎样当父母的问题,而且也要探讨怎样让孩子当儿女的问题。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孩子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对自己父母不同的态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今天应该让孩子怎样当儿女?  相似文献   

19.
导入上个星期天,小明一家去游玩和购物。出门之前,爸爸对小明说:“小明,你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当家,你当家,行吗?”小明拍拍胸膛说:“没问题,今天,就由我当家。”说着,他们高高兴兴地出了家门。(多媒体画面和声音)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去看看小明是怎样“当家”吗?好,我们也和他们一块儿上路吧。  相似文献   

20.
师:(配乐)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欣欣向荣.有景色壮丽的群山峻岭,有令人神往的江河湖海.多少作家、诗人用他们饱含激情的笔来描绘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前段时间,我们在语文课上去了美丽的颐和园,游览了四川九寨沟神奇的五彩池.今天,我们还要到庐山去旅游,欣赏那儿的瀑布.三年级时,我们也学习了一篇有关瀑布的诗歌.那时,瀑布留给你什么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