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它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学策略的运用。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有趣的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依据物理学的自身特点,优化物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大学物理实施“双语教学”.通过直接阅读英语物理教材.学习物理知识,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用英语进行物理思维的过程。由于大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而且物理学的专业词汇以极高的频率在教材中出现.学生完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记忆。因此,在大学生中实施物理学双语教学是完全可行的。教师应积极创新双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课水平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勇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1):87-88
文章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注意到物理内容的“纵向”关系,即帮助学生借助于物理学发展史来掌握物理学中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注意到物理内容的“横向”关系,即物理教学应与实际相结合,以便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科学意识.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几条途径: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物理学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物理复习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  相似文献   

5.
许秋莲 《物理教师》2009,30(8):24-24,26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鼓励和启发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亲自设计一些实验并动手做一做,既可以验证所学的物理规律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林 《考试周刊》2010,(41):188-189
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开展物理学中的人文知识灌输。物理教师应该既关注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又关注物理学的人文价值,使物理学中的科学因素与人文因素同时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均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中的结论、规律与定律基本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性,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与提高综合能力都非常重要。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治国 《考试周刊》2012,(77):145-146
一个新的理论的发现或者发展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的过程.尤其在物理学方面。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质疑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质疑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现行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对通过质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靳晓武 《天中学刊》1999,14(5):110-111
在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可用新颖有趣的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多数时间仍是依靠教学语言传授知识.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认为,物理学教师不但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注意教学语言特点.1物理学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特点物理教师的语言既要有教学语言、生活语言的共性,还应有物理学科的个性.它应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物理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而且通过教学语言,要能给学生以科学思维方法的潜移默化的训练.因此,物理教…  相似文献   

10.
朱红朝 《考试周刊》2010,(44):157-158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物理实验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以物理实验为载体,在教学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渗透着的辩证关系,分析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正确应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以达到突破难点,顿悟思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小花 《考试周刊》2010,(14):176-176
我在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人认为高中物理学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帮助不大。究其原因是高中物理将知识挖掘得较深,比如,生活中很少用到牛顿的第二定律,更少要去分析几个连接体的受力情况。假如学生毕业后,从事餐饮、服装等工作,不要说用高中物理学知识了,就连初中物理知识都很少用了。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领会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新课程教学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也许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用不了多少物理学知识.但学生要和他人合作、交流、相处: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有实事求是科学态度……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就需要在高中物理学教学中有效地贯彻。同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千千万万个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物理新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始终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和实验不仅能提供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造性是物理教学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物理学知识教活、教深、教实,把物理的本质展示给学生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物理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过程.本文从研究物理学的灵魂和本质出发,通过介绍、引申和发展一些物理大师在物理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安排等方面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经验,认为培养创造性是物理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谈物理习题中物理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鸣 《物理教师》2009,30(3):58-59,62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在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通常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理模型之上的,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就是在一定的物理情景下创立的物理模型.创建物理模型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1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然而从新课程的视角来审视目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存在诸多不足。其中,忽视概念的构建过程,忽视学生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在初中物理启蒙过程中,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其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教师从自身出发,提高自我的同时,还需要不同的教学手段丰富物理实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不同的实验特点,我们要通过测试来评估、判断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端正学生严谨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物理模型思维方法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兆华 《物理教师》2009,30(12):34-35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课程目标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模型”的思维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中学生学习物理课程必须要涉及和掌握的重要方法.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正确选用物理模型,运用物理模型的过程.所以,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物理模型思维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模型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广泛、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与创新教育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因此,物理教学的过程更应体现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字史的教字是物理教字的一琐重萤内容,本文通过列举一些物理学史上的实例.揭示了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教育功能。这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和探究方法。形成朴素的唯物观和方法论.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