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研究目的]在俄乌冲突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深度介入,为乌克兰军队的作战行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战场情报支援,使俄罗斯军事行动屡屡受挫。北约的情报支援样式值得认真总结研究与借鉴。[研究方法]运用历史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分析北约对乌克兰实施战场情报支援的战略基础,同时紧跟俄乌战场实时动态,从战前与战时两大方面归纳北约对乌克兰战场情报支援活动的主要样式。[研究结论]俄乌冲突中,北约展现了强大的跨地区情报支援能力;依托技术融合,北约对乌克兰进行全领域与全频谱情报支援;在实践过程中,北约的情报支援活动打破战争爆发前后的时间界限观念,将平时的情报活动纳入战时阶段。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概念界定是理论建构和分析的前提。俄罗斯反情报核心概念контрразведка及其派生词组通常被理解为“反侦察”或“反间谍”,这种认知不符合俄罗斯反情报工作实际和现代情报理论。准确界定俄罗斯反情报核心概念,对于正确认知和深入研究俄罗斯反情报问题意义重大。[研究方法]基于现有研究,解析俄罗斯情报核心概念的具体含义,以此为逻辑起点对俄罗斯反情报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基于法律文献视角对反情报活动和对外情报活动、业务—侦查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俄罗斯反情报核心概念问题的界定提出思考。[研究结论]界定了俄罗斯反情报工作的核心概念,对比了反情报活动和对外情报活动、业务—侦查活动的联系和区别,指出在俄罗斯反情报问题中,应结合现代情报理论和俄罗斯国家安全工作实际,将国家安全机关整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在反情报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2020年中印边界冲突之后,印度开始进一步调整情报体系。鉴于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关注其情报改革的历史与现实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印度情报演进历史,发现三次危机深刻推动了印度的情报改革,即20世纪60年代两场战争、1999年卡吉尔战争和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基于三次危机中的情报失误,印度进行了一系列情报改革并形成了现有的印度情报格局。因此,印度情报体系改革可概括为“危机驱动型”模式。[研究结论]研究认为,这种情报改革模式是基于危机进行的修正,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因此,遇到新情况时固有缺陷或将反复出现。当前国际格局深刻调整,面临新危机与新形势,印度未来情报改革将聚焦三方面:加强情报统筹、促进技术融合、重视情报监督。部分改革新动向主要指向中国,须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情报被视为驱散战争迷雾的利器,但情报工作本身也存在大量迷雾。尤其在信息时代,情报工作面临的迷雾问题依然严峻,情报部门只有解决自身面临的迷雾挑战,才能使情报真正成为破解战争迷雾的方案。[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剖析信息时代情报迷雾的成因是什么、可采取何种举措应对。[结果/结论]情报迷雾是难以驱散的,情报部门需要学会与迷雾共存。只有正确认识这一事实,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情报的“能”与“不能”,并形成更有针对性和更成体系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在边境安全情报活动所面临弱信号环境中,构建边境安全情报感知模型,解决情报感知工具不足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实际调研,分析边境安全情报体系在面对弱信号环境时所存在的感知范围狭窄、感知内容单一、深刻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不足4方面困境。以系统论和情报感知理论为指导,构建面向弱信号的边境安全情报感知模型。[结果/结论]边境安全弱信号感知模型构建遵守从常态扫描与重点扫描相结合、从“还原事实”到“理解弱信号”、人机交互的原则,主要包括人才、资源、技术三个构成要素,全谱系扫描、信息采集与融合、情景分析、意义构建、刻画表达、持续监测6个步骤。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从竞争和对抗角度看,对手情报活动对我方科技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开放科学环境由于拓展了开源情报的范围,使这种威胁更为突出。情报保障是维护科技安全的积极模式,对于开放科学环境下的科技安全具有无可替代的维护作用。[方法/过程]在分析对手情报活动对科技安全的状态、保护能力和态势等方面的威胁基础上,围绕情报需求、功能和应用,构建了情报保障体系框架;从运行理念、运行环境、运行主体和介入科技安全管理决策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情报保障体系的运行模式。[结果/结论]对手对我方开展的安全情报活动和竞争情报活动均可能威胁我方科技安全,情报保障可通过创造拒他和利己的信息环境、塑造可控的安全态势等,保障科技交流安全、敏感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安全。情报保障体系需要在“挑战—应对”型运行理念的指导和全员参与运行环境的支撑下,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和介入决策的路径建设,推动其落地实践和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引入暗数据概念,对情报学现有观念、理论等做出新的诠释。[方法/过程]首先,梳理文献,辨析概念,提出广义的暗数据概念;然后,从暗数据视角对情报的本质、情报活动的目的和情报的社会功能等做出新的阐释。[结果/结论]暗数据是指潜藏在人们的认知之外,且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数据。从暗数据视角反思情报学,可获得一些新的认识:确定性不是情报的本质特征,不确定性才是情报的根本属性;情报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揭示事物的规律及基于规律的预测,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情报的社会功能不宜定位于服务决策或成为决策的参谋,而是辅助或影响决策。  相似文献   

8.
侯霞 《情报杂志》2023,(6):7-11
[研究目的]研究2022年俄乌冲突中美国对俄罗斯信息战的样式和特点,可为我国应对信息战提供有益启示。[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总结美国对俄信息战的主要样式;采用辩证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其变化和特点。[研究结论]美国在对俄信息战赢得了阶段性胜利,呈现出占据意识形态高地、发挥情报独特作用、操控社交媒体、利用技术封堵等特点,在话语权塑造、动员力量、攻击重点和打压手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美国早已将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正捆绑俄乌冲突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加紧对我国全面的信息攻击。这需要我们全面规划、有效应对、长期斗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对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创新软环境建设提供新的思路,理论依据和方法建议,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开拓新形态和新的应用领域。[方法/过程]通过研究竞争情报的过程与竞争情报活动,创新软环境的主体构成要素与环境构成要素,在它们的关系之间探索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建设的可能途径,并搭建其作用原理图,以此为依据详细阐述了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具体作用途径。[结果/结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作用途径:竞争情报过程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创新软环境水平;竞争情报活动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的环境构成要素从而实现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这两种方式形成了一个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统一系统,为创新软环境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研究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文化情报失误对联合作战文化情报支援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文化情报视角分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文化情报搜集、情报分析和情报运用失误。[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认为,文化情报视域下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情报失误的原因集中于文化情报准备不足、镜像思维问题突出和对越南文化情报认识不足三方面,对战局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启示我们应高度重视文化情报工作,提升联合作战文化情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梳理了美国冷战以来的情报政策流变,分析了情报工作保密与透明的实践,可以补充完善国内对美国情报政策的研究,为我国的情报政策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冷战以来美国四位总统的情报政策,采用历史分析法与科学归纳法,以情报工作透明与保密的实践为视角,深入分析情报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总结美国情报政策的一般规律。[结果/结论]好的情报政策是顺应国家安全需要的政策选择;情报工作透明的价值显著,需在情报政策中予以考虑;把握透明与保密的互动关系,可以实现情报界更好发展;我国的情报工作可以以透明度为切入点,争取实现情报工作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借鉴俄军平战一体情报体系的建设经验,拓展我军情报平台规模,提供力量部署、资源技术和态势研判的综合信息策略,完善危机预警体系和处理机制。[方法/过程]通过一手数据资料分析俄军平战一体情报平台理论基础、功能需求、数据运行和实战效果。根据情报平台数据运行范式的特殊性,数据采集后经数据感知层、管理层、活化层处理,从应用层输出数据分析结果。根据俄罗斯国家安全机构的特殊性,情报平台嵌入国家防务指挥中心之中,在处置社会突发安全风险和军事威胁过程中凸显平战一体属性。[结果/结论]俄军情报平台已达到理念与技术同步、理论与实践融合、平时与战时无缝对接的信息化高度,为我国情报平台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一种连接军队与社会、把握现代化建设与信息时代的全新方案。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疫苗产业的国际竞争已跃升为大国之间的正面对抗领域。国家安全视阈的疫苗产业竞争情报研究,使竞争情报的服务对象提升到了国家安全高度,具有典型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研究方法]该文首先分析了疫苗产业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路径;进而从情报理论探析和情报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入手,基于国家安全视阈阐述了对疫苗产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思考。[研究结论]疫苗产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各相关主体应着眼国家安全大局,综合关注产业链内外部条件,明确情报规划目标,高效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提升相关情报产品与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孙二林  张为斌  宋巍 《情报杂志》2021,(4):74-81,108
[目的/意义]针对情报分析领域中的情报转化理论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指导实际项目中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之间融合和转化的问题,对情报转化理论做了创新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方法/过程]该研究基于情报转化理论、知识资本构成理论、知识价值转化理论提出了情报融合分析方法,把情报分析项目中的小组、人员、工时、操作步骤投射为三维空间中的数据视图、信息视图、情报视图,这样可以可视化地描述情报分析过程,实现信息与情报、人工与机器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转化。[结果/结论]最后以各国安全指数为例演示了这种方法,说明它可以解决复杂情报分析项目的问题,减少工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作为诸子时代的经典著作之一,《墨子》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该书蕴含着丰富的情报思想,通过总结和挖掘其情报思想,对于拓展《墨子》一书的思想理论与先秦军事情报的研究皆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重点对《墨子》的情报观、情报搜集思想、情报分析思想与反情报思想等理论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结果/结论]《墨子》情报理论是全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线索,其情报理论虽有不足,但其独特的情报认知丰富和发展了先秦情报思想,对现代情报工作仍有一定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力 《情报杂志》2021,(2):8-13
[目的/意义]国家情报评估是供美国决策层使用的、在国家安全事务方面最权威的书面评估,研究国家情报评估的理论渊源有助于深入其本质。[方法/过程]梳理国家情报评估实践与理论准备,分析该评估实施中秉承的基本原则,总结美国情报界有关国家情报评估的争鸣。[结果/结论]美国的国家情报评估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出现诸多争论和分歧,这些分歧既是情报评估活动当下面临的困境,也是情报理论突破的未来机遇所在。  相似文献   

17.
开源情报与其他来源情报融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飞速传递与交互对开源情报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分析网络开源情报与其他来源情报融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有利于正确认识开源情报并为情报融合拓展新的思路。[方法/过程]通过简要了解开源情报与情报融合概念,分析网络开源情报与其他来源情报融合的必要性,并对网络开源情报与图像情报、信号情报及秘密人力情报手段融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果/结论]开源情报不同于其他情报手段,其本身就带有融合属性。作为常见的开源情报来源,网络开源情报与其他多种手段情报都有较好的融合基础,融合后也会对情报工作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是美国情报界正在推动的重要技术之一,无论是学界还是官方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分析人工智能融入美国情报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困境,对未来正确运用人工智能、合理有效规避风险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方法/过程]从美国情报界运用人工智能的相关报告和研究成果出发,探究人工智能在不同情报手段中的运用现状,并分析其融入情报界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结论]美国情报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与运用居于世界前列,不能否认人工智能在情报工作中有较好的应用,但也必须重视其带来的一系列伦理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分析情报在引领并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发展过程中的研究热点,能为研究人员充分认识情报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并为了解当前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利用主题发现和文本挖掘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情报学的研究热点,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情报工作的地位、转型、学科建设和体系构建、服务路径和工具、改革等方面内容。[结果/结论]分析结果得出:重新定位情报服务国家总体安全的作用,智库、开源情报、军民融合、大数据成为情报工作服务国家安全和发展的路径和工具;在情报工作内容和过程方面,面向国家战略决策并以任务聚焦为目标进行机构、领域、区域融合;为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发展和创新,应重视人才培养、情报融合、科学技术,并在情报机制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一些领域已成为领跑者。中国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去探究。[方法/过程]分析了发展情报的提出背景、内涵及特性,并对比论述了基于事实型数据和基于过程型数据两种不同类型情报研究范式的研究过程。[结果/结论]情报工作重点应逐渐从传统的客观情报研究,转移到探索国家未来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发展情报"研究上来。并且要进行研究范式变革,从基于事实型数据的情报研究范式转变为基于过程型数据的发展情报研究范式,使情报成为引领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