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人教社2007年2月第3版)学生在必修《化学2》(人教社2007年3月第3版)中学习了由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溶液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本节内容以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2.
斯庆和  杜娟 《中小学电教》2015,(Z1):115-116
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必修)第一章第1节中关于利用数码相机采集图片的内容,在对教材、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把整个教学分为五个阶段,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的必修本和选修本各具不同特点:必修本重在向学生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选修本侧重于在此基础上讲述生命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涉及当前世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内容是以专题形式出现,各章节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缺乏系统性。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选修本是在必修本的基础上对必修本知识的补充、深化和拓展。可以利用两书在内容上的这种互补性,根据教学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组织对选修本基础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诗词在高中语文新课程中占有很重的比例.在五个必修本中就有三个单元是古诗词内容。《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作者李清照。  相似文献   

5.
物理新课程理念十分注重科学探究,把科学探究列为某些知识内容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些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式教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人教版《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七章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动量守恒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进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Ⅰ(以下简称历史必修Ⅰ)教学中,内容多而学时少是海南实验区的教师普遍反映的一大问题。历史必修Ⅰ有九个单元共30课(含3个探究活动课),除其中3课各用2学时外,余下各课都要求在1学时学完,这样至少也要有33个学时。一个学期一个学段每周按4学时排课,充其量也就只有大约36个学时。由于历史必修Ⅰ教学本身难度就大,要求也高,内容再多,加上教师还必须考虑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创新、师生的互动、问题的探究、多媒体的运用、教学的测评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所以学时显得特别不足。  相似文献   

7.
刘艳霞 《考试周刊》2011,(14):176-177
一、教材依据 鲁科版《物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 二、设计思想 (一)教学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一的内容标准涉及本节内容的有:"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地理Ⅱ》(必修)内容设置和编排整体较好。不过,白玉微瑕,教材内容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用词、逻辑、文图内容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下面以2007年1月第2版《地理Ⅱ》(必修)为研究对象,将教材内容中不当之处列举如下,并提出修改建议,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弹力》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中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二节内容.必修1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共同必修内容,该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的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在该模块的学习中,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可见,"内容的基础性,实验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0.
包亮 《教师》2014,(4):117-117
正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该章节主要是描述一个编写程序的"过程",通过实例编程过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过程(方法)。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编程能力不做过高要求,学生只需了解某一段程序的执行过程,并能够根据问题需要制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构建注重基础、内容丰富、具有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因此,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应该体现出基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间要有合适的梯度、衔接有序,才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的教学目标与必修阶段的相关内容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2.
钟小玲 《广西教育》2013,(22):37-38,54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一)教材内容与地位教材内容:《开创外交新局面》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以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建树。教材地位: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的基础上,中国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国际地位逐步得到提高。本课内容是对前一课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一、课堂观察说明任教教师:昌荣,教龄9年,中学一级教师。内容主题:《信息的编程加工》(必修模块)观察者:郑兴航张自珍虞晓月刘素珍魏一静胡晓军二、课前会议(2011年3月30日)(一)任教教师说课1.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知道利  相似文献   

14.
学科:数学教材版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下B)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及研究对象算法作为数学内容的一部分,首次出现在2003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当中.由于算法是高中数学中的新增内容,在教学中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将含有算法内容的数学必修3系列放在了最后,即学完数学必修1、2、4、5系列后然后才开始算法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课《兰亭集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四大部分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验修订本&;#183;必修)时,配编了课外自读教材《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183;必修),既然也是“必修”,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了,应该很好地使用才行。怎样使用,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背景下,STSE 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问世的三套(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都在 STSE 教育内容方面有所注意和加强。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为研究对象,从 STSE 教育的教学主题、内容呈现方式的特点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现行教材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内容之一的《函数奇偶性》一课为例阐述本人在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实践U型教学模式从而达成高效课堂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本节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涉及文件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