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道德教育包括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网络的负面影响和功利化的教育思想冲击着家庭道德教育。此外,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等因素使得当前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重智轻德、教育方法不当等。孩子不仅生活在家庭之中,而且生活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之中,除了家庭外,学校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对促进家庭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文化,这种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的基石和依托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德性和道德教育的历史始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结构嬗变、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弱化、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出现偏差,从而使人的德性生长和道德教育的基石发生了动摇,失去了人的德性的生发始点,这是造成我国道德教育低效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社区一头连着家庭,另一头连着学校和社会,是推进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以社区为结点推进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基于宁波市家庭道德教育现状和家庭道德教育指导需求的现实选择.要明确以社区为结点指导家庭道德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社区的优势,实现“三结合”在思想启迪、道德养成、能力拓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少年的道德缺失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道德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家庭是人的第一生活环境,家庭道德教育是每个人接受道德教育的开始,是每个人接受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许多不利因素冲击着家庭道德教育。拟就社会转型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缺失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家庭在学前儿童道德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以期达到提高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家书》是中国传统家训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探析曾国藩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孝悌修己的传统儒学观;进德修业,非汲汲于功名的为学观;春风化雨、亲和恰切的道德教育方式。反思当代家庭进行道德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家庭应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转变家庭教育的重心,改善道德教育的方式,以更好地发挥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伦理道德文化,这种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的基石和依托是家庭,家庭是人的德性和道德教育的历史始点。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导致中国家庭的嬗变,使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弱化,家庭道德教育出现许多偏差,使人的德性生长和道德教育失去了基石和依托,失去了人的德性的生发始点,这是造成我国德育低效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家庭道德教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们更新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观念。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孩子的道德培育的过程中,家庭道德教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力图对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法来加强家庭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契合度不高的现实下,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了"双面人"的问题."双面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观念上差异与错位,道德教育内容上的割裂与无序,道德教育形式的单一与放任.提高家庭与学校道德教育契合度,形成教育合力,变"双面人"为人格统一、健康向上少年需强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架起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之间的桥梁;关注教育内容的连接性与契合程度,使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朝着良性发展;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与人性化,使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充满生机与动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值得我们重视与深思,面对着传统家庭教育中德育为先,我们是否也该审视一下现代家庭道德教育。本文分析了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它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从家长着手,使家庭道德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宋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革,使家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宋代思想家大量的家训著作使家庭道德教育引起大众的重视;印刷刻版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俗易懂的家训著作的广泛传播,也使家庭道德教育更加大众化。宋代家训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家庭道德教育的社会化和普及化开启了先河。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影响深远,而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庭道德教育。自古以来,许多思想教育家研究家庭道德教育思想,《颜氏家训》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家庭教育论著。本文概述《颜氏家训》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内容,即"德艺周厚"的教育目标、"人伦为重"的情感教育、"仁义为节文"的品德教育,继而评析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由此获得《颜氏家训》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认知。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是韩国家庭道德教育的根基和源泉。韩国重视把儒家文化教育与西方现代教育相结合,遵循知行合一相结合原则,构建了"三位(家庭、学校、社会)一体"道德教育立体交叉网络。其经验启示:家庭道德教育要与民族精神、家庭美德教育相结合;途径要多样化,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合力,提升实效。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的研究应从价值始点入手,道德教育的历史价值始点是作为伦理实体的家庭。在社会转型中,家庭的本体地位及其源始性资源对现代伦理道德建设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回归家庭的伦理本位的人文地位是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宋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革,使家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宋代思想家大量的家训著作使家庭道德教育引起大众的重视;印刷刻版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俗易懂的家训著作的广泛传播,也使家庭道德教育更加大众化.宋代家训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家庭道德教育的社会化和普及化开启了先河.  相似文献   

16.
家庭作为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初始站,在对幼儿整个的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道德教育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陈秀锦 《文教资料》2006,(34):74-75
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史学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颜氏家训》里,是我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对家庭道德教育思想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刘传德 《教育导刊》2007,(10):54-55
家庭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在理论、内容、方法诸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可供我国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互动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路 《教育与职业》2006,(24):70-71
大学生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配合。文章对大学生道德下滑的原因做了分析,主张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力量,构建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机制,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一、学校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这一对关系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道德教育”一词包含“教育”一词,那么进行教育的场所最主要的就是学校了,因此二者的关系是:学校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因为家庭、社会也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学校道德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又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好比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大环境”,学校生活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中环境”,而道德教育活动过程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小环境”。学校好比一个“家”,道德教育好比一个“孩子”,孩子发展的好坏当然离不开家庭的培养。二、学校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学校当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