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珊兰 《学周刊C版》2014,(7):168-16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4J6学反应原理》在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中安排了实验3—4和实验3—5两个实验来组织对“沉淀的转化”知识的探究。这两个实验现象较为明显.但要得出教材中“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的结论.直观性却不是很强.基于这种设计的“直观性不强”缺陷和实验3—5与实验3—4设计思路的一致性.我们对实验3-4做了改进.改进后.“沉淀转化”现象更直观.更有利于学生形成“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的化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1997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中出现一种新题型——实验评价题. 原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述两个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溶液中有SO_4~2. 甲同学的方案: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乙同学的方案:溶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位于某市城郊结合部的泄洪排水渠渠水进行水质分析,提出了氧化塘和人工湿地法自然净化方案,具体为:前期处理工艺—氧化塘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即先对污水进行分流收集,使水中混浊物沉淀,再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垂直流人工湿地,使污水发生质的变化,达到景观用水的要求,从而在减少污染的同时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揭示痛苦的伤痕与痛定思痛的反思 ;沉淀的反思———“寻根”文学 ;痛苦—奋进—冷峻的反思———迷惘。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本节教材的知识建构线路: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建构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沉淀可溶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是可逆过程形成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概念。  相似文献   

6.
从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情况、混合离子沉淀顺序、影响分步沉淀的因素以及分步沉淀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各部分内容的实际应用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虑了副反应的影响,建立了沉淀滴定终点误差的林邦公式,它特别适用于计算复杂体系的沉淀滴定终点误差,为提高沉淀滴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甲酸的银镜反应不容易做成功,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实验,找到了成功地进行反应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银氨液的配制:取少量5%的硝酸银溶液,先滴加浓氨水(含氨25—28%)至沉淀恰好溶解,然后滴加2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的过程中出现沉淀立即滴浓氨水溶解,直至滴氢氧化钠后不再出现沉淀为止。  相似文献   

9.
本文剖析了沉淀溶解的本质,分析了促使沉淀溶解的因素,为寻找合适的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沉淀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内容。工程实践中常常需要做沉淀试验确定达到某悬浮固体去除率所相应的沉淀速度,以便据此设计沉淀装置。沉淀,按固体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物理现象分为四类: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和污泥浓缩。其中,自由沉淀是相对简单的沉淀过程。目前的教材和教学实践中,均把对自由沉淀过程的分析研究视做重点,并作为其余几种沉淀现象分析研究的基础。同进,对于自由沉淀的充分掌握。也有利于掌握理想沉淀池和浅池理论的分析方法。因此,对自由沉淀的分析是水控课中重要知识点。  相似文献   

11.
冷沉淀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冷沉淀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冷沉淀进行质量分析;[结果]FⅧ因子含量不合格是冷沉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适宜的制备过程和检测条件是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97高考化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它不回避历届高考考查重点、热点问题。例1 (’97—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_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可食性红色印刷油墨的消解过程,测定方法和分析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证明:用4:1HNO_3—HC1O_4混合酸消解此样品效果最佳。在消化液中加入盐酸羟胺还原氧化性离子和化合物到低价。加入柠檬酸铵阻止氢氧化物沉淀,加掩蔽剂氰化钾消除干犹离子后,用NH_3·H_2O调PH值为8.5—9.0之间,用双硫腙—CHCL_3溶液萃取铅。双硫腙在氯仿溶液中与pb~(2+)生成红色配合物,用72—G型分光光度计测双硫腙—pb的吸光度。  相似文献   

14.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淀溶解度的大小,直接决定被测组分能否定量地转化为沉淀,从而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配位效应及酸效应和配位效应共存等,温度、溶剂和沉淀颗粒大小等也能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5.
正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是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现象,沉淀溶解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在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学习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和原理,巧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高考难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一些典型的试题分析沉淀溶解平衡解题思维及其方法。1、关于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质浓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谢江 《文教资料》2012,(5):23-24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今仍在使用的文字,汉字以其自身独具的特点,沉淀和折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维习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者认为进行笔画—部件—字联的分级分类的解构法教学是有效提高非汉字母语国家学生学习汉字效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液Ag^+不能氧化I^-的原因是因为沉淀反应的存在阻止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可能是沉淀反应速率快于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所致。进一步研究认为,只有阻断KI溶液和AgNO3溶液的直接接触才可避免沉淀反应的发生,据此成功设计了银离子Ag^+直接氧化碘离子I^-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Kelly、Sutton及Ryan等提出的掩蔽剂存在时,微溶物离子积与溶液中pH的关系式是H~+浓度的高次方程,难于求解.邓同舟同志提出了绘制P[M]~m[A]~n—pH关系曲线,不需求解高次方程,但为了获得P[M]~m[A]~n值,还是要进行麻烦的计算.本文提出一种沉淀掩蔽图解法,极为方便地求解在掩蔽剂存在时微溶物沉淀开始的及沉淀完全的pH值.下面沿用邓例介绍本法进行的步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报告了围内外目前制备超微粒子氧化铁的四条路线。考察了由Fe_2(SO_4)_3水溶液利用沉淀法制备α—FeO(OH)和α—Fe_2O_3的工艺过程。在沉淀反应温度40℃,晶型转化温度85℃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mol/l时,可得到长轴为40—60nm,短轴10—15nm的纺锤状超微粒子氧化铁。  相似文献   

20.
王瑞斌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2):63-64,68
对重量分析中既存在同离子效应又存在络合效应时沉淀剂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推导出两种效应同时存在时要使沉淀反应完全,应控制沉淀剂最佳浓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