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普及工作,是国家为缩小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以农村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发现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最后参考国内外情况,综合分析,根据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可以改变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模式等,有效促进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随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实施,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步进入城乡中小学.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文以黄山市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赛为例,具体阐述了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作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步伐,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三种适合不同学校的远程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三种模式有效地改变了广大农村教育的落后局面。三种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引领了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促进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改善了学校办学环境,整体推进了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促进了农村中小学发展。本文就现阶段教育资源的分布现状、影响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依托远程教育站点的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里的应用为教育评价改革开辟了新天地,构建了新赛道。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5G技术,通过伴随式数据采集,可以有效实现对中小学课堂的数字画像,从而精准判断课堂教学效果,开展数字化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以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评价与改进,可以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研究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助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助力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形成开放、共享、可持续的良好课堂教学新生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大规模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的现象,而农村的中小学日益"空巢化"。这一现象与城市规模扩大、农村城市化,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等有一定联系。但归根到底,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悬殊,农村地区现有的教学条件与师资力量无法与城市相比拟,农村中小学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可以提高学生素质,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学生自身、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农村中小学进城就读热这一现象需要正视,客观分析其中利弊,采取适当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威海市共有中小学334所,其中农村学校253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75%;在校生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56%。因此,农村中小学学校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全市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如何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建设为促进我市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农村教育水平整体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是政府主导的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是对农村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目标来看,"农远工程"应用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从来源看,"农远工程"应用是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断融合与相互生成的过程,是农村教育对现代远程教育进行鉴别吸收和改造的过程;从文化的三层次结构看,"农远工程"应用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农村中小学教学行为的信息化和农村中小学教育观念的信息化。为此,在应用策略上,"农远工程"需要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需要,开发应用教育资源;面向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问题,优化教育行为;结合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构建新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9.
开展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是当前农村新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为实现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的城乡目标共生、城乡资源共享、城乡培养交融三个目标,学校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加强城乡课堂教学互动。城乡课堂教学互动应在以农村新教师为本、城乡平等交流、高度协作的原则下,创建城乡学习共同体,探索在线课堂教学互动,构建定期的相互听课机制,以提高农村新教师城乡一体化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快解决江苏省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大面积提高农村师资教学水平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于2007年暑假组织实施了以制作、配送中小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光盘为主要内容的“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  相似文献   

11.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研究和探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模式,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有利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育整体水平而实施的重点工程。近年来,我市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管理和应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我市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现状、面临主要问题和提出建议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主要有生源数量不断减少、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农民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等.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建议有同步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同步保障城乡学生安全、同时加大城乡教育投入、同步提升城乡教育质量以及合理处置闲置教育资源等.  相似文献   

14.
西部中小学师资不均衡配置配置,导致农村学校的弱势地位和农村学校学生受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其师资的不均衡配置,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推动西部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促进城乡学校公平发展,必须从政策上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师岗位异动制度,并进一步规范培训体系,内涵发展,切实提高现有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为尽快解决我省农村中小学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大面积提高我省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并实施了以制作、配送中小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光盘为主要内容的“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将掀起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习、实践、研究的热潮,从而将这项造福干家万户的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教育面临一些困境:中小学学生大幅减少,办学规模萎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学历达标率偏低;办学条件艰苦,学校危房改造任务艰巨;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摆脱农村教育困境,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调整,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永成 《湖北教育》2011,(11):36-37
襄阳市襄城区由老城区、原郊区及三个乡镇组成,属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发展水平极不均衡,老城区有中小学4所,城郊结合部有中小学7所,农村学校有38所。区域教育发展已完成数量满足阶段,正处在提高教育质量并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阶段。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及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参与“上海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项目的九所郊区小学为对象,通过分析其项目实施方案和总结报告,从信息技术应用设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课外活动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上海市郊区学校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对比研究初步揭示现状发生的相关原因,最后就学校如何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深化课程改革,海原县教研工作始终坚持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以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达标和复核为抓手,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强巴 《西藏教育》2011,(10):55-5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信息化国家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于实现西藏教育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推动我区农牧区教育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需要,是提高西藏劳动者素质,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教育和区内外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西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机遇,也是我国农村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