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家都认为你在对付直板的战术运用上是很有心得的,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一般都比较弱一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国内的选手现在反面加上了横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第一板上手的这种缺陷吧,而且中国直板选手前三板的能力都比较强,打起球来都是比较“毒”,相持实力差点,但是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直板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像其它国家比如韩国一般都以正手单面拉为主,相对来讲反手漏洞大一点。 那你与中国队的直板选手比如马林打和与金择洙、蒋澎龙打,在战术运用上会有一些什么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像跟马林打,比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统计马琳、王皓2008年~2010年大赛中12场比赛录像,从战术组合层面对比分析马琳、王皓比赛中战术组合运用特征.结果表明:王皓前三板进攻能力不及马琳,相持能力明显强于马琳.马琳前三板进攻能力突出,打法细腻,台内小球控制严密,抢攻凶狠,正手进攻能力强,发抢后连续进攻能力不强.前三板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是马琳获胜的关键.王皓正、反手实力均衡,上手积极,连续进攻与相持能力强.台内小球控制不够严密,反手拧技术使用效果不好,过于依赖直拍横打技术.比赛进入到相持后,战术组合运用表现为非攻即防,二人在接发球轮的相持中相对较为主动,效果好于发球轮.马琳、王皓战术体系同为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然而在具体的战术体系内容(比赛中战术组合和运用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员战术体系内容的表现取决于其技术体系的战术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运用衔接技术理论结合当代乒乓球竞技运动特点解析乒乓球组合战术,认为:只要任意2个1分球战术之间存在关联条件,施战术者就能在比赛中形成组合战术迷惑对方,取得理想的战术效果;组合战术能增加对方反战术能力的难度,大大提高己方的得分机会;组合战术既是促进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综合战术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也是赛局理论思维在乒乓球战术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0,(8):96-97
天才少年水谷隼是日本新生代选手的典范,他身上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实力,还反映出日本当今年轻选手的技术风格和战术思想。不可否认,我们可以从水谷身上看到很多欧洲风格的影子——防守和相持能力强,中远台具备较强的进攻和反攻能力,反手技术比较出色。水谷与波尔不同,他的综合技术比较全面,打球的思路相对随意:而波尔的技术优势相对突出,战术意识十分明确。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水谷定义为实用派选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乒乓球男队4名优秀队员近年来国际国内大赛录像分析,对其在比赛中接发球轮的技术组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中国男队4名主力队员存在接发球战术主动失误较多,接发球过"凶"的现象;连续攻战术中正手单面连续攻使用效果较其他方式更好;反手连续攻的技术组合得分率较低;一般相持和强相持战术的得分率较高,被动相持的得分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李隼  赵晖 《乒乓世界》2007,(4):74-75
2002年李晓霞从二队升入一队后,我是她的主管教练,刚开始看到李晓霞的时候,感觉她的打法挺有特点,在女队员中的力量和旋转是比较强的,但整体而言,可能是因为基本功等各方面的原因,她处理球的能力比较差,也就是说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比较差。  相似文献   

7.
王励勤的战术发挥主要是在相持阶段中,依靠强大的击球质量取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需要他在运用战术时更加灵活巧妙。在本组图中,王励勤处理球时经过精心策划,击球没有过多发力,而是通过连续的落点变化击垮对手,可见他对乒乓球的理解还在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乒乓球运动员水谷隼、伊藤美诚的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水谷隼、伊藤美诚在发抢段、接抢段表现良好,多板相持时得分率较低。前3板技术能力突出,发球是其得分的重要手段,接发球抢攻积极主动,多板相持时2人略显劣势,但在奋力搏杀时进攻性强,得分高,比赛中对战术策略的选择以及线路的预测都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1乒乓运动技能形成的机制运动技能是指人体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乒乓球运动员的各项基本技术、战术都属于运动技能的范畴。依据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在形成乒乓球技术、战术的技能、技巧时,形成的条件刺激只是略有区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称其为"应答条件反射",强调的是受试者仅对刺激发生反应;而操作条件反射,强调的是受试者先有主动的操作动作后,条件刺激才出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运动作为体育项目的一种,不依赖于力量,而是依靠技术的运用。乒乓球比赛的最终成绩与球员自身的综合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竞技时,如果能正确运用战术将可能扭转战局,比赛的最终结果在很大可能上会出乎意料。从某种程度上看,在影响比赛结果的所有因素中,战术往往比实力更加重要,赛场上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情况下球员的实力不能充分发挥,而正确使用战术则可能会弥补实力方面的缺憾。所以必须要严抓乒乓球战术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员的基本功进行严格训练,同时还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应变能力的训练,促使学员在赛场上可以灵活应对多种突发情况,从而形成一定的战术思维。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1,(5):38-38
粗略地划分,乒乓球比赛中的接发球可看成一种防守状态。接发球的目的主要是力争由防转攻,实现积极的攻防转换。在利用正手突破这一战术时,要完成攻防转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练一板防对方正手进攻的能力,否则这一战术将无法执行。这也是竞技运动中攻守转换的基本要求。 2.落点的精雕细刻 在接发球的手段和技术方法上,生胶打法没有比其它打法更强的特点,在落点上就更要讲究,这和整个直板打法以落点刁钻见长的特点是一脉相承的。在利用落点时,有两点应该重点练,除了比较长的落点和普通的短球外,要注意“小三  相似文献   

12.
你是如何处理关键球的?比如18:20落后,你会怎么打? 先要看前面这38个球是怎么打的,再来想现在怎么变化。要是自己发球的话,一般会选择两种:一个是凶发,比如说发侧上或者发长的,直接得分或者出机会抢攻;再一个就是比较稳,比如发一个侧下,旋转比较强。通常都选择这两种,很少选择中性的。 那如果你处于领先,是否就尽可能打得凶一些? 这要看你领先多少了,如果像以前,比如领先8分以上的话,我有些发球可能就不发了,这局比较有效的发球就留到下一局再发,以免对方适应。如果领先得很少,比如只有3、4分的差距,还很危险时,就没必要很凶,因为太凶了容易无谓失误,3分一丢被对方追平的话,自己心理压力就大了。如果你是落后的话,稳扎稳打一人赢一分到最后你也是输,所以就逼着你用凶的打  相似文献   

13.
杨硕 《乒乓世界》2004,(5):67-67
积极主动,从来都是我们中国乒乓球的制胜法宝,也是乒乓球技术发展潮流的精髓。抢拉半出台球,正是积极抢攻的主要手段之一,王励勤、马林、塞弗……都是这方面的好手。成功者必然有着共通之处,而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前后步法和小碎步的调节很好,起手高,且有引手腕的发力动作,因此拉出半出台球的质量高,给对方的心理压力大,自己能争取的战机多,战术的配套运用也更从容——譬如,旋转强的发球往往容易出台,若是你抢拉半出台球的能力强,对方很有可能因为担心发球出台而被迫降低发球质量以求发短,这就为你的接发球减了负。  相似文献   

14.
博弈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目前应用的较为广泛,伴随着体育博弈论的出现,博弈论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凸显出来。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乒坛上长盛不衰,技术组合是一个重要的制胜因素,从博弈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力图探究在乒乓球比赛时的技术分配组合,以更好的博弈策略制定战术并灵活运用,本文就此目的做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赛看得多了,对一些球星在比赛中颇具个性的表现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我喜欢看王楠,她在反手位一个漂亮的侧身外斜线将球攻到对方子弹,“两军相遇勇者胜”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喜欢看孔令辉,他懂得如何在比赛中控制局面,节奏时慢时快,力量有轻有重,沉着稳健,手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战术是系统战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基本技术的再发展,是实战运用与制胜的前提,又是技术风格特点形成的真正体现。任何一种打法类型的成立与成功,都必须自己独特的战术。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录像观察、三段分析等方法,比较欧亚优秀横拍弧圈类运动员在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实力水平和技、战术运用特征.结果表明:欧亚横拍弧圈类打法运动员在技术、战术运用各有优势.欧洲选手要在技术结构和组合、击球质量、相持转换能力、转换主动性方面加强训练;亚洲选手要加强反攻能力、击球稳健性、被动状态中主动进攻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项目技术能力的高低都是由运动员的运动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运动智力以及思想作风等几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友球技术,在比赛中已显示了很大的威力,这就要求接发球技术也必须相应地提高。乒乓球运动中,接发球的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接发球技术掌握的好坏,取决于掌握乒乓球技术水平的高低。本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接发球技术,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接发球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对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男子拳击比赛邹市明的竞技实力及其半决赛、决赛的技术与战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邹市明近十年内竞技实力保持较好,但在得分能力上趋于下降,伦敦奥运会得分能力有一定反弹,但与对手的优势显著减小,体能状态、伤病、技、战术、对手实力增强等是重要致因;邹市明的技术特征表现为:攻防架势以右架为主,灵活辅以左架;侧重于使用直拳、摆拳拳法;进攻方式注重节奏控制和时机把握,以单拳进攻、突攻为主,主动进攻意识强,并能利用时机打反击和迎击;进攻以中远距离为主;后手摆拳、后手直拳得点效率较高;防守时善于使用摇避、侧移、后撤、贴靠防守;攻击效果较好,得分能力虽然不如以往,但控制能力强.战术使用上以主动进攻战术为主,其次是迎击、假动作、打吊摆脱和贴靠战术,紧逼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使用相对较少;战术风格全面,进攻和防守较为均衡;战术策略主要是打好开局、提前占据主动,不与对手纠缠、消耗,立足发挥自己灵活、快速的优势等.  相似文献   

20.
对乒乓球战术特征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之皓 《乒乓世界》2007,(11):90-90
乒乓球战术的基本含义与主要构成因素乒乓球战术是指运动员根据对方的打法类型、技术特点等而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与方法,其特点是伴有旋转、技术、落点、弧线、线路、速度、力量与节奏等变化(图1),并带有明显攻击或限制对手的目的,前后连续二个或两个以上技术动作的组合运用。与其它球类项目相比较,千变万化的旋转是乒乓球比赛战术最大的特点,如转与不转的发球或削球本身即为一种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