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建云 《新闻记者》2006,(10):70-73
2006年4月,上海《解放日报》政法部记者马骋为了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深入采访,向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传真了采访提纲,该局没有予以答复。随后,他又以挂号信的形式向该局寄送了书面采访提纲,再次遭到拒绝。无奈之下,马骋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按照《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向其提供由自己申请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上海市黄浦区法院经过认定,于6月1日正式受理此案。这是国内首例新闻记者起诉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的案件。一周后,马骋突然以“放弃对被申请人的采访申请”为由.撤回了诉状。  相似文献   

2.
5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的第五天,湖南省汝城县黄由俭等5人起诉县政府“信息不公开”。汝城县法制办和郴州市法制办的回应是:这些调查材料是供领导决策参考的,不是对事件的处理结果和结论,不属于信息公开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骆佰松 《军事记者》2005,(11):23-23
隐性采访是指记在采访过程中不公开记身份,或公开记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的采访。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记对于通过正常渠道采访而无法得到的新闻素材,常常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以满足广大受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但是,有些记在进行隐性采访过程中,对一些法律法规掌握还不够,以至不能很好地或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因此,记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按照合法的依据,把握和运用好隐性采访的原则,在完成新闻采访和报道任务的同时积极维护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07,(6):26-26
温总理的每一次挥手,都引来镁光灯闪成一片。在发布会上,“洋面孔”似乎比任何一届都多。公开的数字显示,在发放给记的750张请柬中,我国港澳台地区记200张,内地记200张,而国外记占了550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4日,黄友俭、邓松柏将起诉汝城县政府的信寄往最高法院。至此,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他们提起的“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案”,走过了所有的诉讼旅程。  相似文献   

6.
sthouyu 《青年记者》2007,(8):18-18
当我们这些报社记站驻地记经常知道一些黑幕而无法报道(地方媒体更无法公开报道),我们的激情被一点一点的磨灭了。我们的热情也随之而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陈江苹 《视听纵横》2002,(3):105-105
新闻批评是指新闻记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社会丑恶现象。目前新闻界在进行批评报道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已经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和倾向。记如何加强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和把握,已经成为新闻批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怡 《视听纵横》2004,(5):53-54
隐性采访,用新闻学的语言,界定为“记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身份,或是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进行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电视采访学》朱羽君、雷蔚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7年,新闻界最受关注的事情就是一个名叫兰成长的记在山西被黑煤矿的人暴打致死。家属坚称兰成长是受报社的委派去调查采访的。但山西方面则声称兰成长是敲诈勒索而不是调查采访。记站也公开表示兰成长去煤矿“纯属个人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入法治化新环境,对公共图书馆信息公开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运用网络调查法对全国33 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网站信息公开服务进行调查,指出当前服务中存在的图书馆自身不重视、力度不够、公开形式不方便获取、内容质量欠佳、公开不及时、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开设信息公开专栏、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健全在线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信息公开联盟等建议,以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晓权。表1。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11.
胡逢瑛 《新闻知识》2005,81(6):25-27
大众传播媒体与信息传播工具如今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符号交流最为集中的地方。信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扩大与强化。美国被视为信息与传媒产业最强势的国家。美国为了进行美式“民主自由”的人类改造工程,已经展开大量的信息舆论操控战。发动伊拉克战争促使美国派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随军记团,美随军记的举措企图影响世人思想和行为,随军记是新闻价值的把关,美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已存在的自由与网络,打造本世纪最大的意识形态的塑造工程。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记必须因应这一挑战,掌握利用因特网开发新闻信息资源的能力。本简单简要分析了网上新闻信息的类型、获取途径和信息来源,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必须加强对网上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研究,才能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记。  相似文献   

13.
现在是做新闻记的最佳时期.我们从未能像现在这样如此轻易地获得这么多信息.只要勤勉地点击鼠标,我们就可以得到太多信息:比如那些我们原本可能不得不乞求政府部门才能得到的材料,或线人通过普通信件传递给我们的素材等;此外,各种政府记招待会、分析和辩论,有关所有公共问题的大量信息和立场观点等,也都可以在电脑上获得.当批评人士谴责记们抱着自己的电脑不放时,你可以发现记们的理由.既然存在一个网络世界,那为什么还要冒着严寒出去,找寻其中那么一点点的信息呢?  相似文献   

14.
尽管打记行为屡屡受到舆论声讨,可打记事件仍然有增无减,殴打记的人更是想出手时就出手。打人也不再都是那些无知“无畏”的不法之徒,而是开始向那些“化人”蔓延。近日《千机变》剧组在云南殴打《中国广播影视报明星》摄影记冯科、朱振华,《云南信息报》记郎启波就是一例。据报道,该剧组的七八名大汉不仅公然围殴3名记,而且还将其中一名记踹进冰冷的河里。此举在国内娱乐记中引起强烈反响,有50位媒体记以个人名义联合发表声明,声援被打同行。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30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意见》就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提出:“各政府部门要从公众需要出发,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包括信息公开和信息控制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协调 ,相互制约。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势在必行 ,既要倡导政府信息的充分公开 ,又要确保国家的秘密及公民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和群体利益不一致时 ,公民的知情权重于公民的隐私权。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17.
大记者     
记这个职业,为不少的人所羡慕。作为一名字工作的爱好,我之看重记这个职业,是觉得当一个记,较比其他诸多也做字工作的同志,有着更为便利的条件,就关乎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方方面面的大事小情,及时或经常地说出自己想说、该说的话。换句话讲,在我看来,记的特点和优点,在于正如记的“记”字分开来便是“言”字和“己”字那样,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前提下,职司言己之言。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所说的记,不是狭义上的而是广义上的记,即党的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8.
黄慧 《青年记者》2006,(16):77-78
在记队伍中,一些人总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一些人则经常闹“稿荒”。这其中除了记个人勤懒有别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记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新闻线索不多,记自然采写的新闻稿量就少;但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则见报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后因拥有新闻线索多常被称为“富”记。而当“富”记的诀窍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的民主与法制进程明显加快,依法有序地公开政务信息,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利,打造“阳光政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了这个进程中的显著亮点。2002年11月6日,作为广州市政府行政规章的《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获得通过。广州市在中国破天荒地提出并开始实践一系列新的理念———政府是信息公开的义务人,老百姓是信息公开的权利人;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信息不公开,公民可依法起诉政府等。在今年3月间举行的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法制办公室主任李力又联合诸多人大代表,提交了呼吁全国人大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的议案。公民对政府信息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1999年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就曾受理过题为“关于政府机关向社会提供政府公共信息的建议”。在人人自危噤若寒蝉的极左思潮盛行时期,民众根本不会公开发出要求政府开放信息的呼吁。此方面的悄然变化,是十分可喜的事情,这是我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主与法制健全的必然反映,它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有待深化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商晓帆 《图书馆学研究》2006,(9):98-100,F0003
本文从信息公开制度入手,探讨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关系,旨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