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传播分徽州区域内传播和区域外传播两类。前者导致徽州区域内学术文化的整合,徽州学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一体化现象;后者是徽州学术文化向其它区域的扩张,并由此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风貌。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空间传播具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空间的不平衡性、传播强弱程度的时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宋代以后,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演进。宋元以来的理学重要人物,原其阙里,追其祖籍,考其桑梓,多与徽州有关。降及有清,徽州学者在承继和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领朴学风气之先,开启了影响甚大的乾嘉汉学。毋庸置疑,自南宋以降迄至有清,徽州区域学术文化的演变,不但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变迁同步,且该区域形成的新安理学和徽派朴学,在12世纪以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史上,具有导向性和典范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源流变迁,考察其传播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
徽州学术文化所关注的领域非常广泛,具有鲜明的学术性,同时徽州学术文化对徽州社会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南宋以后徽州出现的宗族社会形成、徽商崛起、节烈之风盛行三大社会现象都与徽州学术文化密不可分;而徽州学术文化具有社会性的原因则和它自身的研究内容、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徽州地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移民社会的社会历史变迁情况、程朱阙里"儒风独茂"的文化氛围、徽商经济丰厚的物质基础,是徽州文化产生和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黄山文明与历史的徽州文化存在本质的区别和形态的不同,但是深刻揭示并且自觉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现代的文明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2世纪中叶,徽州学术文化区形成,出现了统一的学术文化理念,从南宋至明前期,一统于朱子学。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得到广泛传播,呈现朱子学与心学杂存的特色。清初,徽州学术文化理念回归朱子学。乾、嘉、道三朝,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由朱子学而至徽派朴学。  相似文献   

7.
徽州古桥是灿烂徽州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徽州的历史与文化.本文研究徽州古桥的类型及其艺术特征,分析徽州古桥修建的文化动因,解析徽州古桥的命名文化.对徽州古桥建筑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徽州古桥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有利于引起各方面对保护古桥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实现对于徽州古桥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徽州古村落文化和楠溪江古村落文化都是我国古村落文化中的奇葩。它们彼此之间有着相同的文化因素,如自然观、宗族观念等。但由于地理区域的差异,从而也具备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徽州古村落是江南文脉的空间载体和具象符号,保存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和文化资源。城市更新语境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徽州古村落江南文化风貌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文章基于多模态符号学理论,结合对徽州呈坎、棠樾古村落的实地调研,分析其符号景观中的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资源,解读不同模态和江南文化之间的空间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徽州古村落符号聚合体多模态属性明显,体现了徽州地区的风水理念、儒家文化、家风家训等思想,是实现江南文化传播、活态保护和现代传承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相似文献   

11.
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文化是历史时期徽州境内孕育形成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当代安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历史借鉴是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对徽州传统软装饰要素内容和艺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软装精髓。通过形式与工艺材料、文化和功能的分离与重构,探寻传统软装饰现代设计手法,将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融入徽州软装饰的再设计中,在提高文脉传承的同时,使软装饰更加合理科学,为中国传统软装饰从历史走向现代,从感性走向理性,为未来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析徽州文化精神在胡适文化心理中的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是从徽州走出来的,走向了世界,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人,胡适并未对传统文化抱有虚无主义的态度。胡适曾经坦然承认徽州故里的生活经历,浸染的徽州地域文化精神是构成他的思想进程的重要背景,在胡适的文化性格里沉淀了许多活跃的徽州因子,或隐或显于胡适的生活方式里,而且对胡适的学术研究、政治思想、文化心理等都产生了浓厚而广泛的影响。程朱“新儒学”、戴氏“汉学”与徽州商人文化就是徽州文化得以坚实、稳定的两个对立统一的层面,即形而上的精神,形而下的物质力量。本文将从胡适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拣出这儿个积淀在胡适文化性格中徽州文化精神的因子,微观地分析徽州人文精神与胡适文化性格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徽州文化资料学术价值高、内容丰富并具有不可再生性,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在已建立单机版徽州文书特色数据库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图书馆徽州文化资料特色的网络数据库,以分级开放的方式,实现本地查询、网上阅读、网络传递等功能,为学校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徽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徽派篆刻是徽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独特传统魅力的徽派篆刻艺术,其确立了文人篆刻艺术的历史地位,实现了向篆刻造型欣赏艺术的重大迈进。笔者通过把传统古典的篆刻文字图形艺术加以提炼演变,拿出其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精髓部分并加入徽派元素,从而构成新图形的多种创意方式及作品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徽商兴衰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地域乡土文化三个方面,考察了徽文化对徽商兴衰的巨大影响。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选择地弘扬"徽商精神",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商界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7.
徽学的诞生,主要是由于巨量徽州原始民间文书档案的发现。以往学者对徽州文书的分类探讨,主要针对中文类型的文书,而忽略了英汉双语文书这一类型。本文揭示了笔者收集到的一批徽州双语文书的特点,探讨了其在徽学、经济史、商业文化和英语史等领域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景观基因"理念,可通过标志性建筑、民居特征、布局形态、主体性公共建筑、聚落装饰、参考性环境因子等六个识别性要素对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特征进行识别,进而构建徽州民居景观基因要素识别系统。牌坊、宗祠、水口园林是构成徽州区域传统聚落景观的主体基因,功能地位最突出;马头墙、天井可作为其附着基因和徽派民居景观的主体基因,较前者功能地位居次;它们共同构成了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及其外在特征的形成机理,是徽州文化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徽州地域色彩文化与当代徽茶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地域色彩文化包含自然环境色彩和人文环境色彩。徽州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造就了自身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色彩,徽派建筑和徽州服饰等文化要素又为其人文环境色彩提供了重要蓝本。色彩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对于徽茶的包装设计而言,独特的徽州地域色彩文化无疑为它带来诸多灵感。深入研究徽州地域色彩文化特征,并将其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徽茶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当今徽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营销策略重振徽茶产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