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工科类本科生专业实验的教改既是现代工科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本文以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生物分离工程实验"为例提出了研究型、工程型、综合型"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的理念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即研究型是强化或固化实验内涵的核心、工程型是培养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综合型是现代生物分离工程实验及其他工科实验内容的发展趋势;根据现代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以灵芝多糖为例,提出了在原料预处理及提取、初步纯化、高度纯化和纯度检测等重要环节体现研究型、工程型、综合型的思想。基于上述原则设计的实验方案应用于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箬叶多糖和硫多糖对大肠杆菌作用的热功率输出曲线,得到了在不同条件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过程的速率常数和传代时间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硫多糖F3在低浓度时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而箬叶多糖F3和硫多糖F4在低浓度时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几乎无抑制作用,这为揭示多糖类药物的生物效应,将它们用于预防或医治疾病,以及进行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提供了可行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生物组分检测、临床疾病诊断、过程控制与检测、环境监控与保护等许多领域,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纳米材料的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配位不足、活性位点多等特性为生物传感器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其迅猛发展对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纳米材料在构建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研究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抗氧化、抗衰老等各个方面.但传统用药习惯以及许多五味子水提液的显著的药理活性实验结果,提示五味子水溶性有效成分的研究不可忽视.文章从五味子水提液中分离得到了多糖有效部位,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糖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糖类研究的历史、方法及在医药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对红藻多糖、褐藻多糖和绿藻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质芯片的概念、发展、种类以及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多种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蛋白质芯片必将在生物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香菇多糖的膜分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椴木栽培的香菇为原料 ,利用超滤膜分离装置进行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 ,并建立了香菇多糖提取液超滤过程修正凝胶极化模型 .本工艺香菇多糖提取率可达 6 10 % ,多糖粗品含量在 90 %以上 .研究表明 ,膜分离技术在香菇多糖提取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  相似文献   

8.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茵生物")成立于2000年11月,是一家从事天然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罗汉果甜甙、原花青素、花色甙、枸杞多糖等植物功能成份的高纯度单体和标准化提取物. 随着国内外无糖概念的兴起,莱茵生物植物提取中的天然甜味剂业务迎来了快速发展.面对广阔的市场,后期公司将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对植物多糖,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草药多糖、真菌多糖已有广泛的报道。现在使用的糖化合物药物已超过500种,包括各种抗生素、核苷、多糖、糖脂等,几乎用于治疗所有的疾病,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凝血、抗爱滋病等药物活性的报道很多。但是糖类作为药物的概念是在近年糖生物成就的基础上被认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了用现代仪器技术提取分离多糖、分子修饰研究构效关系的新方法。这一成果的取得,经历了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往复,目前,正在向高一级的认识迈进。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评述了中药多糖的分离、结构以及在临床医学上的重要应用,探讨了多糖研究的传统和现代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物制氢技术获重大突破.日前,以厌氧活性污泥为生产原料的"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在哈尔滨建筑大学通过中试研究验证.据该项技术中试研究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介绍,该项研究在国内外首创并实现了中试规模连续非固定化菌种长期持续生物制氢技术,是生物制氢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成果处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柱状田头菇发酵产物为原料 ,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胞内、胞外多糖 ,并用 3,5 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 ,热水浸提法所得多糖提取率较低 ,有待改进。DNS法适用于柱状田头菇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菊花多糖含量,分别对两种测定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进行比较,以期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菊花多糖的测定方法。结果显示,苯酚-硫酸法在测定菊花多糖含量上优于蒽酮-硫酸法。  相似文献   

13.
浒苔多糖热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浒苔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浒苔粗多糖中多糖、蛋白质和硫酸根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浸提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浒苔多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浒苔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30。浒苔粗多糖主要成分测定结果:多糖含量33.06%,蛋白质含量3.23%,硫酸根含量15.8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女贞子及扶正女贞素片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水杨酸法测定单糖含量,从而准确测出多糖含量.结果:女贞子中多糖含量为2.712%,RSD=2.05%;扶正女贞素片中的多糖含量为3.952%,RSD=1.97%.结论:女贞子及扶正女贞素片中均含有大量多糖,该方法准确可靠,为扶正女贞素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青荚叶资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测得多糖的含量为274.3μg/g。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青英叶中含有较丰富的多糖,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菇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的多糖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本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液体培养基培养猴头菇菌丝体,并对菌丝体生长量和发酵液中的多糖物质进行测量和比较。最终得出结果,以黄豆芽汁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菌丝体生长量最高;以马铃薯为氮源的液体发酵液中多糖物质含量最高,其次是黄豆芽汁。最终的结论为,黄豆芽汁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量和产生多糖物质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黑糯玉米多糖的提取及两种脱蛋白分离工艺的比较.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提取黑糯玉米多糖,用两种改进的方法(氯仿-正丁醇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除蛋白质,以脱蛋白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L9(34)确定最佳脱蛋白分离工艺后,对比两种方法的最佳组合粗多糖得率及510nm处吸光值的差异.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正丁醇法比氯仿-正丁醇法的脱蛋白效果好,最佳水平脱蛋白率为70.69%,多糖得率仅为67.87%;氯仿-正丁醇法最佳水平脱蛋白率为51.39%,多糖得率为80.31%.本文建立的优化工艺可为黑糯玉米多糖的分离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糖按照来源可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菌多糖等。目前证明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已引起医学界浓厚的兴趣。至今已报道其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延缓衰老及抗感染等多种作用,有的已在临床用于肝癌、肝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和康复。本文对三类多糖的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意指高校中的科研活动都应有利于教育目标,尤其是德育目标的实现。本原则为高校科学研究行为设定了一条道德底线,它所规范的主要是教师的科研行为,所调节的主要是科研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本原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科研活动发展到“大科学”时代的产物。为贯彻这一原则,当前在我国高校特别需要做的是:重新定义高校的科学研究;引导研究者更自觉地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操守;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摒弃科研的庸俗数量化指标,试行同行公开评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苯酚-硫酸法对葡萄酒中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了葡萄酒不同前处理的实验结果.苯酚-硫酸法建立的标准曲线为A=0.072 6C+0.001 6,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在99.17%~100.3%之间.葡萄酒前处理时,用醋酸铅做沉淀剂,在70℃下沉淀20 min后过滤测定.结果表明:沉淀处理有助于排除杂质干扰,有效减少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