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引言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我国国内各新闻单位及海外华文媒体形成了无数个"信息孤岛"。2010年7月15日,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新标委)正式成立。新标委的成立是新形势下我国传媒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全球传媒格局变革调整的需要。新标委将围绕"扩大我国媒  相似文献   

2.
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对我国新闻事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中文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力,促进媒体融合,提升我国传媒科技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12月18至19日,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称“新标委”)在京召开2014年年会.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15日,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新标委”)正式成立,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这是我国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事件,对中国媒体界乃至世界华文媒体界将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本刊特别邀请本届新标委副主任委员,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局长吕锐同志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就新标委的相关情况以及媒体界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10,(7):24-27
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新标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15日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中文新闻信息技术的两项国家标准将在世界范围内正式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0,(7):30-3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委员: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新标委)在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今天正式成立了!也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新标委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10,(7):28-29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济济一堂,庆祝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首先,我代表新华社和李从军社长,代表新标委各位委员,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新闻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国家标准委给予新华社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7.
<正>9月17至18日,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新标委")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联合主办,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协助承办的"2015年中文新闻信息标准研讨培训班"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此次培训班由新华社、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以及青苹果数据中心的专家授课,来自上海、江苏、吉林、湖北等地市的报社、高科技公司和新华社部分分社的技术人员共60余人  相似文献   

8.
【前面的话】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标准对促进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利用、交换与共享,提升中文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力,提高我国新闻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为提高我国报业新世纪全球新闻竞争能力、增强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定于2010年11月2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国家新闻标准推荐会·东三省报业峰会。大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专门联系了此次大会上的部分演讲者,并提前将他们的演讲内容在此刊发。此外,在大会闭幕后,本刊还将在下一期杂志中做出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9.
<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是两部作为国家标准颁布的新分类法.本文介绍其特点,说明我国情报检索语言在进步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新闻界首次研制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两项国家标准—《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以下简称CNML)、《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不仅为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以及新闻信息用户之间进行多媒体新闻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标准规范,而且在总结我国主要传媒机构新闻信息分类多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与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在湖南长沙举办了一期"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培训班,参加这期培训班的主要是报业的技术人员和资料管理人员,他们普遍反映短短几天的培训收获不小,说"不学不知道,学了(感到标准)真重要"。关于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似乎已是不言而喻的了,其实并不然。  相似文献   

12.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经过历时一年8个月的研制及反复检测论证,在2005年9月2日专家评审会上,标准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建议标准起草组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即将上报的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能否在业界真正实现应用,达到整合全球中文新闻信息的目的,最为关键的是下一步技术支撑的构建。因此,只有建立自动标引系统,实现自动分类,《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的现实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本文提出了实现自动标引的整体构想,希望为《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下一步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获知新华社已经牵头完成《统一内容标签(UCL)格式规范》的制定,记者对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新标委")常务副秘书长、新华社技术局标准化办公室主任武国卫进行了专访。作为起草人之一,武国卫详细介绍了该标准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他强调说,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转型融合,这一标准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彩华 《新闻前哨》2012,(8):102-103
当今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全方位、开放性、电子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传媒集团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也应向开放型、主动型、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应从媒体读者的知识信息需求出发,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各种报纸书刊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使资源利用取得最大效益。一、新形势下传媒单位信息服务工作的新特征传统意义上,传媒集团的信息服务中心是对现有馆藏图书、期刊杂志实现图书的科学管理和分配,编目、典藏、流通、阅览、统计分析,建立图书资料信息发布系统。新形势下,要实现基于传媒集团局域网的WEB查询、网上预约、网上续借、网上挂失等一体化科学管理方法,并逐步向数字化图书馆过渡,主要呈现出两个新特征:1.定位服务。新形势下,传媒单位的信息服务中心是新闻传媒集团内部高效而专业的新闻信息咨询服务部,其功能定位是传媒单位内部数字化的"新闻资料库"、"百科书库"、"史料库"和"情报库"。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10,(6):14-15
为了进一步增强媒体的标准化意识,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标准化专业水平,促进标准在媒体行业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并为在行业内开展对软件开发和资料数字化有关标准的评估和资质评审打下基础,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和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春季培训,于2010年5月26日至28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此次培训由媒体信息资料专业委员会配合举办,青苹果数据中心协办,分为"CNML培训班"和"分类标准培训班"两个班。培训由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标准制订和管理的专家武国卫、刁毅刚,清华大学老师张鹏,研究分类标准的专家郭国荣、林红以及首家应用新闻分类标准并获得"王选奖"的青苹果数据中心的罗为老师讲课。  相似文献   

16.
王佳华 《新闻窗》2010,(3):85-86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新闻"线人"成为一支向媒体提供新闻信息的有生力量。虽然新闻"线人"在媒体报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新闻"线人",被媒体曝光并促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不计其数,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新闻"线人"的生存状态却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7.
周冰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5):101-91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标准形式颁布的新闻分类法,由于主表类目只有5 000多条,复分表在提高标引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新闻信息分类为例,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复分表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文中简称“《中图法》”)的复分表进行比较,体会到《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复分表具有鲜明的新闻特色,使用方便。同时也提出复分表中的一些可商榷之处及相应的建议,供完善新闻分类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科技部批准的“十五”期间周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类课题,它由两个分课题即“中文新闻标识语言标准”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组成,主要研究用于新闻信息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使用的、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标识语言标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信息分类法。该课题是由新华社牵头,  相似文献   

19.
继《中国评论通讯社》率先采用“中文新闻信启、置标语言”之后,《广西日报集团》又成为第一家采用“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新闻媒体,从而揭开了我国新闻界推广应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国家标准的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 新华网是由中国最大、最权威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机构——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信息发布平台,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文新闻网站。 新华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早在1997年11月7日,就开通了新华社网站(www.xinhua.org),将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与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积极参与国内外网络媒体竞争,开始了新华社新闻发布和信息服务方式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