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的表现,体现着有别于他人的特性。语文课堂,学生对同一学习内容反应的异彩纷呈,正体现着这种特性。因此,语文教学倡导出“异彩”,是张扬个性、呵护创造性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富有智慧、蕴含思想,更体现着人文精神。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首先就应该是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堂。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堂需要预设求“新”、思辨出“异”、品评显“活”、拓展促“思”。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这样,造成了学生思维的狭隘、迟钝。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运用各种新颖生动的形式,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总之,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全方位提高他们的素质。一、自由选择,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教师如果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够提高兴趣,学得积极、主动。我常常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如让学生选择学习重…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玩”引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注重学生的情感效应,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赵威 《考试周刊》2010,(2):67-68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占据话语的绝对霸权,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兴趣,主观性、能动性被排斥在语文课堂之外.而以“导学案”为教学形式的语文课堂,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导入,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可以拨动学生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预测的教学轨道,还是一堂课开端的“一难”。难就难在导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因教师的教学风格而异,因学生年龄而异,因教材内容而异,更是难以创新,充分服务于教学实践。故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导入的地位、作用及其目的。纵观目前语文教学“导入”现状,导入似乎还停留在“一无一低”上,即“一无”,有的无导入环节,美曰: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从传统的“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生命课堂”,使课堂像碧蓝的天空,任凭学生翱翔;使课堂像浩瀚的大海,任凭学生跳跃。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进发智慧的火花呢?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胡海瑢 《中学文科》2007,(5):99-100
语文课堂学习中的“整合”,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类语文信息进行整理与合成,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中心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整合”能力,离不开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正确引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中学生整合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试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林素华 《天津教育》2023,(17):153-155
<正>“双减”政策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课堂基本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小练笔”训练,既可以巩固学生课上所学,又能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和思维素养,语文教师要以生为本,合理设计课堂“小练笔”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练笔训练,实现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双减”政策为背景,基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需求,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练笔”的合理设计及有效实施策略展开探究,以期为“小练笔”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而要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广泛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和氛围,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一、“开放”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不是“分析”——让学生充分地、深刻地、一致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首先是“唤醒”,即“唤醒”学生对言语文字的敏锐感觉,形成“感”的积淀,进而形成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树海 《成才之路》2023,(17):81-84
“双减”政策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即要实现“增效减负”。为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认清“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删繁就简原则、启发引导原则,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文章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探讨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学习、融入生活元素、实施分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等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促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积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异”的表现,体现着有别于他人的特性。语文课堂,学生对同一学习内容反应的异彩纷呈,正体现着这种特性。因此,语文教学倡导出“异彩”,是张扬个性、呵护创造性的具体落实。一、“异”是个体自主的体现,要呵护先看教学实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生: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两棵樟树蓬蓬勃勃,有着永久拒虫的香气吗?师:别急,下课后老师给你看一份有关宋庆龄事  相似文献   

14.
左雪梅 《文教资料》2010,(32):62-6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如一篇文章的“凤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成功地带领他们走进课文之中。导入的方法很多,且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异……导入要针对学生、教材、教师特点,有利于激发兴趣,引起下文,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尽可能地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小学语文阔读教学课堂模式的实践中,存在着“统得过多、过死”的模式化的倾向,不仅使探讨教学模式的教改实验“效益递减”,也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僵化、乏味。遵循“抓大放小”原别构建的“自学。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不仅避免出现上述弊端,而且符合现代教学思想,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钱拯宏 《考试周刊》2009,(37):73-74
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于课堂教学.“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忽视“读”的现象却普遍存在。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改进.只要重视学生“读”的基本训练.语文教学的质量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实现“三超”(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自我).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实践能力.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知其心.解其趣.巧“激”促“动”.师生共同探求新知。  相似文献   

18.
蔺菊花 《成才之路》2023,(12):129-132
“学习圈”是一种关注学生体验的环形学习模式,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会协作,增强合作意识,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有效提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用体验式“学习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个性,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评价,从而打造富有魅力和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杜宝卫 《时代教育》2007,(8Z):108-108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说”在语文课堂中非常重要,文章围绕怎样调动学生课堂“说”的积极性,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