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社会诚信缺失,一些学生对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当务之急是重塑诚信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的风气。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语文这个载体,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提高对诚信的认识,养成诚信的理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相似文献   

2.
在创建"诚信社会"、"诚信上海"的今天,我自信是一个诚信的人;但我细细扪心自问,也曾做过"失信"的事.我清醒地认识到:一般时候,做个诚信的人、做些诚信的事并不难,而难在"从不失信",难在关键时刻,要勇于摒弃"私利",坚守"诚信".  相似文献   

3.
<正>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那么何为诚信呢?其实,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之初便有了明确的解析。"诚"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诚,信也"。而"信"从字形上看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如此简单来说,诚信就是说诚实之言使人相信。那从宏观的层面来看,"诚信"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旨在道德层面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一、相期教育,述诚信之重在中华传统伦理中,诚信不仅作为人的一项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4.
诚信缺失已成为一种公害,严重侵害社会肌体,大学生在社会现实的挤压下受到诚信的挑战。利益的追求、制度的不健全、竞争的加剧、谎言的盛行和教育的功利化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根源。诚信能够形成个人心理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重叠共识,是大学生的立人之本与行为之方。抑制大学生诚信缺失需要加强诚信教育和完善诚信制度体系,让诚信成为大学生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5.
朱智刚 《师道》2012,(1):11-12
教师流动面临诚信危机的挑战 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也是维系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教师的诚信既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更是为人师表必需的修养。诚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所有道德标准的本原、基础、根据和动因。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诚信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如学科教学的不诚信、  相似文献   

6.
活动宗旨时代在前进,改革在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各行各业、社会各界都在呼唤诚信,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是我们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诚信,从孩子们做起,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树立诚信理念,培养诚信品格,也是跨世纪接班人应具备的品质。为此我们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呼唤诚信’征文活动”,以促使学生们在人际交往中讲诚信,并向全社会呼唤诚信,促进全社会的诚信理念,加快上海诚信体系建设,以此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良好的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诚信社会。为了形成诚信文化社会应该对不诚实行为进行惩罚,且这种惩罚应该有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政府的诚信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黄波 《大学时代》2006,(9):124-125
现代诚信区别于传统诚信的关键就在于现代诚信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它包括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诚信规范体系和诚信生活方式、一系列伦理观念构成的诚信节操和审美性的诚信人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金     
曾经有人问我,世间诚信为何物?我茫然四顾,实在找寻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于是两手一摊,无奈地摇了摇头。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叫做《做诚信人办诚信事》的书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诚信。“诚”就是诚实,“信”就是讲信用,是古老东方的思想文化瑰宝。我们在做人和处事方面都需要讲诚信,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人生存的通行证。但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已抛弃了诚信,而不免在他的言语和行动中掺进一些虚假,我身边也有这么一个人。我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我的舅舅,在他们村,他是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前几年,他把他们村的300亩土地承包了下来,建…  相似文献   

10.
考试是与人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实现诚信考试,就要从参与考试活动的不同角色的人去考虑和解决。从人的诚信建设角度切入倡导诚信考试,并提出:考试的组织管理者应以诚信的原则去制定考试制度、规则,考试制度、规则的实施者应以诚信的态度贯彻执行考试制度和规则,考生更应以诚实的人格和诚信的行为应试。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金     
诚信是做人之本。每个人必须要讲诚信。只有诚实,才可能相互信任,离开诚信社会就会一片混乱。诚信也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石。本期带给大家一个诚信的话题,不知道细心的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课文里的相关内容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回味回味。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金     
向意 《初中生辅导》2006,(19):22-23
曾经有人问我,世间诚信为何物?我茫然四顾,实在找寻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于是两手一摊,无奈地摇了摇头.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叫做<做诚信人办诚信事>的书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诚信."诚"就是诚实,"信"就是讲信用,是古老东方的思想文化瑰宝.我们在做人和处事方面都需要讲诚信,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人生存的通行证.但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已抛弃了诚信,而不免在他的言语和行动中掺进一些虚假,我身边也有这么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信用体系规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重在通过教育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形成讲诚信的良好校园氛围,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在诚信观念培养、诚信氛围的营造、构建诚信评价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尽快与社会征信系统接轨。  相似文献   

14.
做人以诚信为本,诚信以虚中为要。虚中以养德,实外以信人。信德虽美,用贵得当。用非其所,害莫大焉。诚信的前提是守正,不失自己的独立人格,不正而信,则走入了歧途。在易学家看来,人之忠信,要在居中守正,一以贯之,不中不正,难能诚信。诚信的人总是虚怀若谷,正气满胸;诚信的人总是一诺千金,已诺必诚。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从现实性角度研究诚信观,通过对现存的种种诚信观标准的批判认识,提出诚信观在中国的现实定位。即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时代特征建立起来的普遍、平等、理性、义利统一的社会诚信观,是道德诚信与制度诚信的统一。树立中国现实诚信观应坚持法律约束与道德教化相结合、契约关系与人的永恒真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邓赫生 《甘肃教育》2010,(14):15-1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合作的桥梁。学生的诚信意识应从小培养、从小抓起。那么,怎样在少年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的儒家诚信思想出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从现实性角度研究当代社会诚信观,通过对传统的诚信观标准的认识与批判,提出诚信观在中国的现实定位。即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基础上,坚持法律约束与道德教化相结合、契约关系与人的道德相结合的原则,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时代特征建立起平等、理性、义利统一的社会诚信观,同时也是道德诚信与制度诚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坚守诚信     
当利益的浮云飘荡在天空,遮蔽了人们的双眼.我看到了诚信的无语:当功利的坚冰冻结住心灵.冻伤人与人的温情.我听到了诚信的哭泣。当越来越少的人选择成为诚信的业主,我知道诚信的滑坡已成为社会肌肤上最痛的那根刺。人性本无可指责,但缺少诚信的灵魂游走在世间,何尝不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诚信危机”致使会计诚信严重缺失。会计诚信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必然会在民族伦理道德环境中生成,而我国的民族伦理道德的根源在儒学。在现代社会中,儒家诚信的局限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的局限、对人本质假定的局限及制度化建设上的局限。反映在会计诚信上,就表现为会计诚信的非社会化、虚幻化、非制度化。会计诚信的加强,应从会计人员的服务意识、信利观及会计诚信的制度化建设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共铸诚信     
诚信是人世问不可缺少的美德,没有了诚信,就没有了一切。一个城市或一个民族,能繁荣强大,人与人之间就要有诚信。反过来说,要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了诚信,可想而知,这些人,或这个国家,就会是一盘散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