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女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择业效能感在性别、在校身份、兼职经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同时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职业价值观对择业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提高职业决策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女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对574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排序一致,但在工资福利、自我价值实现等六个维度上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问题解决维度上,男生的效能感比女生要高,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总体和其余维度均不存在明显差异;男、女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对各自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有预测作用,但发挥预测作用的因子不同,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受专业及个人兴趣因子的影响较显著;而男大学生受工资福利因子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择业效能感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信程度,对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和择业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本研究采用择业效能感问卷对新疆职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不同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不同院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林秀  杨丽  陈多才 《考试周刊》2013,(49):159-160
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是其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信程度,对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和择业结果影响重大。本研究以择业效能感水平为标准,将600名高职毕业生区分为高效能感组和低效能感组,并对高效能感组和低效能感组的就业率的差异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效能感组的就业率显著高于低效能感组的就业率,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水平对其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择业效能感的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和《择业效能感问卷》对沧州师范学院465名2011届专科毕业生进行测试.结果:(1)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不同性别、来源的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存在显著差异.(2)专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较高;不同性别、来源、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3)专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与就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择业效能感对就业压力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可以通过调整专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来缓解其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6.
从就业期望与就业决策效能感出发,以417名大四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调查表明,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期望较高,就业决策效能感不强。不同职业取向的毕业生人职匹配效能感差异显著;是否考虑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决策效能感5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从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择业观,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营造良好的就业择业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自尊在择业效能感与状态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法选取在校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结果显示:大学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与状态焦虑在性别与生源地上无显著差异,而状态焦虑在学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择业效能感在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择业效能感与状态焦虑、自尊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66;状态焦虑与自尊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均达到统计显著水平。自尊对状态焦虑水平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其中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5。择业效能感对自尊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83。主要发现:自尊在择业效能感与状态焦虑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Bandura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采用择业效能感简式量表(CDMSE)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存在年级和专业上的显著差异,在年级上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择业效能感呈现出低—高—低的发展趋势;在专业上表现为文科学生低于其他学生;高职男女生在择业效能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男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显著强于女生。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择业焦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未来,本研究为探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择业焦虑的关系,缓解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心理,对260名大三和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年级差异显著,大三年级择业焦虑要显著高于大四年级。性别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大三男生择业焦虑显著高于大四男生,大四女生择业焦虑显著高于大四男生。(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3)生涯自我效能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择业焦虑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心理资本、生命意义感与高职生择业效能感的关系,采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问卷》和《职业决策效能感问卷》对贵州省三所职业院校450名高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心理资本、生命意义感与择业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高职生心理资本与生命意义感、择业效能感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生命意义感在心理资本与择业效能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为二者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值为20.7%。  相似文献   

11.
杜玉改 《考试周刊》2016,(15):158-159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高职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效能感不高,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较低、认知不足、就业定位不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收集信息能力弱、就业被动等方面;同时高职院校在学生择业效能感中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人才质量不过硬及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高职生加强心理调试,正确认识自我和加强学习,提高就业素质等方式提高择业效能感;高职院校通过科学的教育系统、合理的教育方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环境支持以提高学生的择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毕业生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源、择业效能感状况,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高职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其中缺乏求职帮助、专业供求矛盾、自我认识与定位成为就业压力最显著的三个来源。(2)高职生的就业压力有如下特点:女生压力大于男生,文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更多面临缺乏求职帮助和专业供求矛盾的压力。城市生在职业素质评价和就业心理预期两方面的压力显著高于农村生;非学生干部就业时的总体压力要普遍高于学生干部。(3)高职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普遍不高,其中高职大学生在职业目标筛选方面的自信心最强。(4)高职大学生中,文科生在信息收集和制定计划两方面的择业效能感要显著低于理科和工科学生;高职生的择业效能感没有性别、城乡生源、是否学生干部等差异。(5)高职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择业效能感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其中,职业素质评价、自我认识与定位的压力越小,则高职大学生更有择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对三峡库区高职院校31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高职生自我价值感与特质焦虑存在着密切相关性,并有显著影响,自我价值感越高的个体特质焦虑越低;在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的生理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人际自我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进一步研究发现高、低自我价值感对照组的高职生在特质焦虑水平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高职生自我价值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46名高职生进行研究。结果:(1)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道德价值感、个人取向生理价值感和个人取向心理价值感高于女生。而女生的个人取向家庭价值感和社会取向道德价值感高于男生;单亲家庭(离婚)成长的高职生的个人取向心理价值感和社会取向心理价值感上显著高于双亲家庭;非独生高职生的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2)高职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存在非常显著负相关,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结论:高职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福建省福州地区3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科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的择业效能感高于女生,理科生的择业效能感高于文科生.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采用择业效能感量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对贵州省6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3)择业效能感各维度及总体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均呈显著正相关,与人格特质中的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道德感呈显著正相关,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人格特质中的利他性和道德感呈显著正相关。(4)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择业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五人格在择业效能感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全国有610万大学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依然十分严峻.为深入了解高职毕业牛在择业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忧,课题组对河北省6所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随机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8.
使用大学生择业焦虑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广西6所高校8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焦虑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效能感和择业焦虑在性别、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呈负相关(r=-0.26,P<0.01);③大学生专业认同正向预测择业效能感(β=0.31,P<0.01),择业效能感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27,P<0.0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13,P<0.05),从中介效应来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专业认同对择业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知,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关系密切,择业效能感在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择业效能调查表对850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择业自我效能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此项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寻找差异形成的内部与外部原因,提出提高高职女生择业效能的若干建议,并可以给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大四学生认知风格与择业效能感关系,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和择业效能感问卷对重庆市与黑龙江省两所高校227名大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四年级学生在认知风格上有显著的性别与专业差异;(2)大学四年级学生在择业效能感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专业性质上没有显著的差异;(3)不同认知风格类型的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差异不显著,认知风格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