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闫隆斌 《教育》2011,(7):40-41
“清明时节拜黄帝,谷雨来时祭仓颉”,2011年公祭仓颉活动在陕西省白水县仓颉庙举行。在纪念这位汉字创始人的大会上,中国汉字网顾问、陕西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曹卫民感叹道:“汉字生态环境令人不胜担忧。”  相似文献   

2.
白水和黄陵之间隔着一座山,山那边葬着黄帝,山这边埋着仓颉。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传说里造字的那个人。在当年跟黄帝干事、后来都流芳百世的人当中,仓颉的官可能是最小的。和黄帝陵轩昂的气势相比,坐落在白水县北原上的仓颉庙,小得像一个过去大户人家的院子。我们华夏的第一个文人,就在这个院子里长眠了五千年。  相似文献   

3.
闫隆斌 《教育》2011,(19):40-41
"火星文"是年轻人不愿用前辈腔调说话的一种表现,而且"这种努力并非今天才有"——清明时节拜黄帝,谷雨来时祭仓颉",2011年公祭仓颉活动在陕西省白水县仓颉庙举行。在纪念这位汉字创始人的大会上,中国汉字网顾问、陕西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曹卫民感叹道:"汉字生态环境令人不胜担忧。""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育》2005,(6):48-48
“仓颉书”:此书是用古彝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的祭祀记录。古彝发祥于西北地区,与仓颉造字的传说有关,故得名“仓颉书”。  相似文献   

5.
《仓颉篇》作为古代识字教材的代表性著作,在我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自清代以来,在各地发掘出土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陆续发现若干《仓颉篇》的简书材料。这给学界进一步研究《仓颉篇》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根据搜集到的《仓颉篇》相关出土材料,对这部重要字书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6.
《仓颉书》:此书是用古彝文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祭祀记录。古彝文发祥于西北地区,与仓颉造字的传说有关,故得名《仓颉书》。《夏禹书》:据有关专家研究,书中12个字,有5个是古彝文,7个是甲骨文。  相似文献   

7.
白水和黄陵之间隔着一座山,山那边葬着黄帝,山这边埋着仓颉.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传说里造字的那个人.在当年跟黄帝干事、后来都流芳百世的人当中,仓颉的官可能是最小的.和黄帝陵轩昂的气势相比.  相似文献   

8.
《考试》2011,(11):22-22
《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20日,随“中华汉字寻根之旅”,我到了陕西省的白水县。据说,这里是仓颉故里。每年“谷雨”这一天,当地都要在仓颉庙前举行祭拜大典。今年可谓盛况空前,参加者有4000人。现场大旗翻飞,号角震天,甲士列阵,学子挥毫,气氛庄严而热烈。就在“赫赫文祖,造字凿荒”的祭文声中,我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大字:汉字传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一行动研究,探讨聋童学习仓颉输入法的成效。结果显示,聋童能胜任学习仓颉输入法教材。经评估后,聋童能学习2000多字的编码并能熟练输入  相似文献   

11.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发现了距今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生…  相似文献   

12.
<正>负责造字的仓颉爷爷刚开始造字时,有个主子带着一个年轻女仆来向他要字。仓颉爷爷想了一下,按照他们的样子造了个“人”字送给那个主子。  相似文献   

13.
地处秦岭山中(?)洛南县,是昔日仓颉造字的地方。就在这块文化积淀深厚的热土上,而今又有一成为仓颉造字的故乡添加浓重文化教育氛围的人,他就是全国摸范教师,陕西省优秀校长,洛南中学校长李银成同志。  相似文献   

14.
仓颉造字     
黄帝任命仓颉去当管理分库和牲口的官。上任之后,仓颉就傻眼了.怪不得别人都不愿来当这个官呢?这么多的牲口.这样一堆又一堆的谷子、豆子、麦子,如何能记得清楚?  相似文献   

15.
仓颉说汉字     
~~仓颉说汉字@张艳 @王昕  相似文献   

16.
~~仓颉说汉字(六)@张艳 @祝晓潇  相似文献   

17.
~~仓颉说汉字(四)@张艳 @祝晓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社会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保持了古代传说的原始形态。不能将传说见之于文字的早晚作为衡量传说可信度的唯一尺度。上古可能存在一个"造字运动"时期,但决不是全民造字的群众运动。复杂记事需要才是产生文字的根本动力,只有大规模的战争才能产生复杂记事需要。作为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说是可信的。"仓颉"是结绳记事向符号记事过渡时的一种记事方法,仓颉因发明而得名。《周易》中"系辞"一词本身就是这种记事方法在汉语言中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1977年,安徽阜阳双阜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存字较多、颇为连贯的《仓颉篇》汉初抄本,这是《仓颉篇》自唐宋失传以后的一次重新发见.有人已就其语言文字、渊源影响和出土意义做了专门论述,本文拟就其中若干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的居然是仓颉老人。我揉揉眼睛上前问道:“哦,您好!您就是造字之祖仓颉老爷爷吧?您造了那么多字,真了不起!仓颉爷爷,您为什么要造字呢?”仓颉老人笑眯眯地回答:“以前没有文字,人们交流很不方便。我就创造一些汉字,用它来记录语言,这样,人们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我点点头,还想说些什么,可又不太好意思说。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就大胆问吧!”我吞吞吐吐地说:“汉字好是好,可我觉得笔画有点……有点多,写起来太累人了。哦,对了,仓颉爷爷,您能不能再施展一次本领,把汉字变得再简单些,好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