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市场经济形势下卫生报刊的经营对策王庆勇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各种商品“大战”此起彼伏,一会儿是化妆品大战,一会是保健品大战,一会儿又是空调大战。卫生报刊也不例外地卷入到了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2.
万种报刊,万般风情,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将报刊推向优胜劣汰的竞争“沙场”。报刊抢滩战风烟四起,其激烈程度不亚于轰动商界的“羊毛大战”、“蚕茧大战”等。报刊竞争的重心,已经和正在从适应读者转向制造读者,创造市场。报刊广告词作为报刊竞争的“公关武器”已经显露头角,不少报刊社精心制作创意盎然、颇具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力的妙语佳句,赋予报刊以浓郁的情感色彩,将报刊从知识、信息的一般载  相似文献   

3.
报刊发行大战,伴随着新年的到来而偃旗息鼓了。“大战”的发端,自然归结到报刊大幅度提价.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假如有一天报刊也仿照名烟名酒完全“放开价格”,那么“大战”将会更趋激烈.看来,非行政手段来保持报刊的发行量,已成为或将要成为“昨天的故事”了。报纸,特别是党报,一向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每年一道道征订文件。作为政治任务下达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4.
文海拾贝     
与其年年发行大战不如多多提高质量《瞭望》周刊第39期发表一组关于报刊“发行大战”的文章说,现在一年一度的征订发行大战已愈演愈烈,连一些“部级”官阶的总编辑,也纷纷亲临“前线”,企盼来年的发行量跌幅不大。报刊的发行量为何连年下降,原因之一是现在的报刊越办越多,越办越细,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报纸总数就有2000多家,比1978年增加了十多倍。  相似文献   

5.
报刊征订大战年年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报刊要生存、发展,参与这种“大战”倒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有些报刊凭借自身的某些“优势”,搞“摊派式”征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一名读者,我盼望今后,这种征订方式少之又少。而广大读者、尤其是那些将会受到“摊派”的单位,更应打消顾虑,共同、坚决地抑制这种报刊发行中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秋风紧”。1994年的报刊征订大战更是舆论早、动手早、来势猛。盛夏刚过,有的部门就开始造舆论,9月份便拉开序幕,于是,报刊征订大战成为1994年秋冬新闻出版界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 我国的报刊大战已持续多年。总的趋势是:都市报纸迅速膨胀,党委机关报受到严重挑战,农民报、农村报纷纷落马。  相似文献   

7.
1994年新年一声钟响,给鸡年报刊摊派大战划上了休止符。认真探索一年一度报刊摊派大战的战因和对策,对推动新闻改革,促进报刊繁荣很有益处。想鸡年,还在人们欢度中秋、国庆“双节”之际,报刊发行大战就已烽烟四起。下任务,给奖励,赏版面,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各行业、各系统都动用职权强行征订报刊。许多干部和群众疾呼:报刊摊派已成为新的公害!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报刊发行不准搞摊派。但是,报刊摊派  相似文献   

8.
报刊发行大战,伴随着新年的到来而偃旗息鼓了。“大战”的发端,自然归结到报刊大幅度提价。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假如有一天报刊也仿照名烟名酒完全“放开价格”,那么“大战”将会更趋激烈。看来,非行政手段来保持报刊的发行量,已成为或将要成为“昨天的故事”了。报纸,特别是党报,一向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每年一道道征订文件,作为政治任务下达企事业单位,订不订,关系到政治态度问题呵!谁敢不订?但随着商品经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不少人似乎不大听命于“文件”了。这倒不是他们政治态度变坏了,而是他们有难言苦衷。报载:大连市有一个年利润只有20多万元的小厂,几十家报刊要该厂厂长订他们的报刊。厂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呼唤精兵强队周树范近几年,随着大量的新报问世和原有报刊的扩版、增刊,新闻照片短缺,反映时代特征的优秀新闻照片更是供不应求,使新闻照片成为各报刊的抢手货。去年在首都掀起的新闻照片“抢稿大战”,而今愈演愈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发挥新闻摄影应有...  相似文献   

10.
每年从7月开始至11月这个时候,报刊征订大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除有关部门为宣传推广报刊、配合报刊征订发行工作,不惜花精力、投人力、用财力,为报刊提供公共宣传推广平台,组织诸如“报刊征订宣传推广月”、“报刊征订宣传活动周”、“报刊征订宣传咨询日”等名目繁多的报刊集中宣传征订活动外,报刊出版单位更是各显神通:召开各种各样的发行员“联谊会”、“研讨会”;某些行业报刊跑主管部门,陈述行业宣传的重要,争取主管部门发“作好某某行业报刊征订工作的通知”,并以此为据要求下级主管部门协助推介、征订;年末不少报刊还会刊出“某某地区平均  相似文献   

11.
扩大期刊发行量促销策略刍议胡祥明【哈尔滨】近年来,报刊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的局面。“报刊大战”一年胜似一年,大有无限期鏖战下去的趋势。各刊社既有得势后的喜悦,又有未达项期效果的忧思。成功者与未成功者,都把原因单纯归结到报刊发行的“宣传效应”上...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硝烟弥漫的报刊大战,在华夏大地上,已形成愈来愈激烈的趋势。 在这场报刊大战中,覆盖面广的“大哥大”,可有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自慰;财大气粗的“老大哥”,可一报带数报(刊),做到“堤内损失堤外补。” 那么,论覆盖面仅弹丸之地;论财力捉襟见肘的县市报,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逼着我们对这一严竣事实,作出“出路究竟在何方?”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刊大战何时休李雪峰岁末征订战,花落谁家?有专家断吉:1993年是中国报刊业走向市场年;1994年则是中国报刊业开始优胜劣汰年。方兴未艾的报刊业竞争正日趋激烈,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战已推到了公众视线的焦点上……——图记1993年元旦刚过,细,C的读...  相似文献   

14.
朱胜龙 《传媒》2002,(2):44-45
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竞争,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争夺读者注意力的竞争,广告词作为报刊竞争的“心理武器”已日渐显露头角,在2002年的报刊征订大战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有文化内涵、可读耐读的广告词不断增多。报刊广告词作为报刊品牌的有效载体,更加讲究创意,已经和正在从外部灌输  相似文献   

15.
走在大街上,看看卖报的老大妈,你就会感到报刊大战的激烈。老大妈用小车和几根竹竿扎起报摊,上面挂着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报刊,醒目的标题和抢眼的图片吸引着行人的目光。作为报人,看到自己的“产品”被挂在上面却无人问津,能不感到压力吗?报刊和其他商品一样,已经步入了买方市场,正面临着“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的报业竞争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愈演愈烈。报业市场已成为国内传媒业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市场。所谓“新闻大战”、“扩版大战”、“周末版大战”、“发行大战”、“报价大战”、“广告大战”等竞争,早已司空见惯。而所有这些大战背后最核心的较量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报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报业的竞争之本。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代是我国现代革命报刊第一次大发展的时期。而革命报刊的蓬勃出现,当然是由于社会的需要。这一时期的革命报刊,主要的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共产党”、“新社会”、“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天问周刊”、“人道月刊”等等。“新青年”月刊,1915年9月15日创刊,在北京编辑,在上海出版。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才改称为“新青年”。该刊诞生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和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首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1999年…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石河子市,1995年底的报刊“发行大战”硝烟落定,没怎么“参战”的石河子报发行成绩倒颇令人振奋:1996年的订阅数由上年的14000份增加到15900份。尽管与内  相似文献   

20.
扩大信息量,确立新闻的主体地位伍进一在近几年的“扩版大战”、“周末版大战”、“广告大战”、“发行大战”中,中国报业正在经历“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给中国报业的竞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要求这种竞争应在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