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博客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著作权保护正在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新的焦点.博客是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主体是博客的直接创作者或其权利的受让者.目前侵犯博客著作权的方式主要包括未经授权的转载、摘编,未经授权的超文本链接等.在解决博客的著作权问题中.法律需要作出相应调整:其一,重构合理使用制度,解决目前法律对合理使用范围限制较窄,适用目的要求严格、对以思想共享为特征的博客的优势彰显不利的问题.其二,对默示许可作出合理调制,以符合博客创作、传播、利用的技术特点.其三,适度拓展法定许可的范围,一定程度地解除博客的授权阻力.其四,对博客协议这种格式条款作出进一步的规范,使其合法、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闻博客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晖  贾甲 《今传媒》2005,(6):53-53
“Blog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简称网志。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于美国。目前美国博客人气继续高涨,浏览量大幅上升,类别很多,比如战争博客、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群体博客、移动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  相似文献   

3.
博客编辑以近乎“透明人”的方式存在于博客的传播活动中.“自媒体”的工作平台、“作为用户”的博主、“自由多元”的博文等工作特征赋予博客编辑“海量信息的导盲犬”“多元文化的守护神”等工作职能.在具体操作中,很多博客编辑走进了“泛言论自由”“侵犯隐私权”“唯点击率”等误区.走出这些误区,博客编辑需明确博主开博动机,熟悉国家相关法律,做好“把关人”的同时,维护公共空间的单纯性,培养多元“意见领袖”,引导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4.
博客侵犯名誉权纠纷中的责任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博客规模的增长,侵犯名誉权纠纷也时有发生。此类纠纷中各当事方的法律责任该如何厘定,本文对其中涉及的几个法律问题作粗略梳理。  相似文献   

5.
王会在《博客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博客面临的问题,首先它亟须解决的是法律问题。由于开博的随意性和匿名性,侮辱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都极易造成对当事人的损害,有的博客还涉嫌版权纠纷。诸如此类,都使解决博客的法律监管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其次是管理问题。博客是构建在网站之上,因而网站作为空间的提供商和服务商,首选应负起监督审查之责,即它的身份应是“善良管理人”。但是对辖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博客的“善良管理人”来说,面面俱到的监管所付出的代价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这就形成了一个难以化解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对于博客这样的新事物,我国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缺乏对法律的正确的认识、理解,缺乏对现有法律的创新性运用。博客英文名为blog,2000年在国内开始迅速发展,其发展如火如荼,势不可挡。博客强劲的发展势头背后,也潜伏着不少问题,时下博客纠纷浮出水  相似文献   

7.
博客作为重要的信息源,具有共享的特点。博客信息的共享基于不同的博客平台及各种共享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博客信息的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博客信息在被利用过程中出现被随意修改或抄袭等侵犯博客版权的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闻博客的传播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DruegeRrepor.com)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的视线;随后博客网站在美国新闻界越来越引人注目,直到2004年美国大选,博客记持有记证,正式参与报道美国总统大选,博客开始进军美国的新闻领域已经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以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为主的自媒体快速发展,但是因为自媒体信息发布门槛低、操作自由,在体现公民的言论自由、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如果把握不好法律边界,往往容易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那么,自媒体可能触犯的法律问题有哪些,如何避免因无知或者对法律边界认识不清而触犯法律?本文通过一个个现实案例剖析了自媒体在民事领域和刑事领域可能触犯的十大法律边界,提醒大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0.
美国 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根据来自eMarketer的数据整理发现,2005年美国博客(hosted blogs)数量为5340万,比2004年的2100万增长154%。2000年美国博客数量为20万,经过5年时间超高速发展,美国博客数量已超过5000万。有约四分之一网民使用博客。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诽谤、侵犯他人隐私等行为渐成博客、播客的一大问题,湖北省拟推广博客前台匿名后台实名制。今年,湖北省将扩大整治范围,将手机网站和手机报、视频网站会员专区、聊天室和即时通讯群组纳入清理整治范围,坚决删除各种恶搞信息。并提出构建互联网信息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推广博客播客后台实名制。  相似文献   

12.
王琴 《报刊之友》2008,(9):63-64
博客自2002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之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普及,成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但同时由于其自身发布的匿名性和传播的自由化使它也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博客自2002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之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普及,成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但同时由于其自身发布的匿名性和传播的自由化使它也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博客新闻化是博客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的,是博客优秀的传播方式必然带来的。比如美国博客“德拉吉报道”,在新闻方面曾经被美国社会刮目相看,有些新闻比其它大媒体更快更准确。而且因为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很低,博客标志着精英文化向草根文化的过渡,开创了一个全民写作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童林 《新闻世界》2009,(9):158-159
博客正以其对个人话语权的高度尊重受到广泛关注,它极大地方便了社会各个阶层思想的沟通和交流。然而,博客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并存着各种道德伦理问题,诸如社会责任感低下,利用博客互相攻击、谩骂,侵犯他人隐私、著作权等合法权利。本文通过对博客传播特点的分析,总结博客空间引发的伦理问题及其原因所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和发展博客的正面影响,正确引导和防范其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依据《伯尔尼公约》第五条的规定,除公约的特别要求(公约的最低要求)外,版权的保护的范围以及作获得的保护其权利的救济办法完全由被请求保护国的法律自行确定。这就是独立保护原则。依据该原则,一个中国作品在美国受到侵犯,应当依据美国版权法获得救济,同样一个美国作品在中国受到侵犯,也应依据中国作权法处理。  相似文献   

17.
对于博客这样的新事物,我国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缺乏对法律的正确的认识、理解,缺乏对现有法律的创新性运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博客,我们还有很多无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有在多元视角下,我们才会真正地看到博客对于社会、对于文化所将带来的长远意义。而另一方面,博客之美在于“博”,博客之道在于“博”,只有“博”了,博客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9.
博客服务商在博客名誉侵权行为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宜基于自然理性,首先应该遵从法律理性。法律理性强调博客服务商在博客侵权环节链中的特殊地位,体现法律正义精神,服务商应承担较为苛刻的注意义务。因为博客监管的条件限制因素而减让服务商的法律责任,不利于法律引导博客传播秩序。博客服务商承担责任的限度应以满足“应当意味着能够”基本法则为宜,区别对待博客服务商在侮辱和诽谤两种不同侵权方式中的合理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20.
封面链接     
《主编与发行人》2006年8月如何使博客远离法律困扰据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全球有4000万博客,并以每天75000个的速度迅速增长。美国几乎所有报纸都开有自己的博客。博客的访问人数不断扩大,盈利模式不断创新,但问题与困扰也随之出现。博客自由度若把握不好就很可能导致法律纠纷,这样的事例已越来越多。最终,严格管理与控制的声音占了上风。业内人士表示,主编与发行人们必须清楚其网站上的博客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此必须对之进行适当编辑。目前拥有美国排名第一的媒体博客的《休斯敦纪事报》就对其博客进行事前编辑。《华盛顿邮报》等也专门对在其网站上发布的博客制定了一些规范,违反规范的博客将被关闭。有些博客对出现在自己页面上的评论也会主动适当编辑,比如,《芝加哥太阳时报》一个著名博客就坚持把评论中具有攻击性的、亵渎的语言处理掉后才发布。专家建议主编和发行人们对已有的媒体道德规范和写作指南进行适当改进以符合博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