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一、真心承认“感受是无罪的”。“感受是无罪的”,这是心理学专家告诫我们的一句话。因为,感受只是一种内心体验,它并不影响别人,而有的教师对此并没有深刻理解,如某班换了思品老师,一名学生对班主任说:“一见新老师严肃的样子,我心里就害怕,不敢提问。”班主任马上批评道:“乱说,老师有什么可怕的!你怕老师,今后他怎么教你,一定要喜欢他。”在这里,班主任不但没有帮助学生消除畏惧的心理,还责备学生的感受,也许从此后,这位学生再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这种心理如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2.
人们总是习惯把学生当成幼苗,当成花朵,当成朝阳,当成牛犊,甚至当成自己的孩子。其实,任何的比喻都是不恰当的。正因为是幼苗,有人便总是喜欢揠之以助长;正因为是花朵,有人便总是喜欢摘之以观赏。虽然是朝阳,可也会有乌云密布与暴雨如注的时候;虽然是牛犊,可也会有心存胆颤与力不从心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高洪波  崔江 《小学生》2007,(1):14-15
我眼中的差学生比好学生经得住打击,他们无论考多少次不及格,好像都不在乎了,父母再怎么拳脚相加也无济于事;他们身体倍儿棒,吃饭胃口好,吃嘛嘛儿香。看来,经过老师和家长的“魔鬼训练”,他们快成超人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妙用学生教育学生来安县长山中心小学张仁忠有些学生对老师、父母的教育有压抑感,口服心不服,认错不改错。还有些学生逆反心理强,吃“下”不吃“上”。对这些学生,妙用学生教育学生的方法,效果较好。请看下面两个镜头。镜头之一:学生朱广良,人我班时13岁,只要在...  相似文献   

5.
李琼 《青海教育》2010,(12):49-49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这样严格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就要走进学生心灵,多关心学生的成长。有人说,21世纪教育的成功在于师生关系,这是不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7.
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这是个很大的题目,这里只能长话短说。想要教育学生,首先得理解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因为第一,只有正确理解了学生,才可能把握他们的心理和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他们;第二,只有学生被正确理解了,他们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会是有效的;第三,只有正确理解了学生,教师才会发觉自己也实在有必要向学生学习。那么,我们身为教师者,是否正确理解了学生呢约五六年前,《中国青年报》曾刊载过一篇报道:教育部从一项国家级课题研究中发现,全国50所中小学的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70%以上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8.
徐宏臻 《云南教育》2001,(23):45-46
儿童有一种潜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意识,集中表现为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意识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创新精神,就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探索”因素,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引导联想探索和创新都需要想象。“联想”是一种重要的探知方式,它往往以经验为基础,进行迁移想象。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找到探索的问题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教学“分数除法”法则时,有个学生突发奇想: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  相似文献   

9.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学生的心理也随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关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所有教师都承担着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必须重视学生的品格、情感、个性等心理素质的培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碰撞,使青少年心理疾病显上升趋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完善学生人格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而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我们应高度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天津教育》2013,(16):F0004-F0004
天津市武清区梅厂中学是武清区重点中学,始建于1956年,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以人为本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根本,学校以“法、理、情”为基点,以“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工作中松紧结合,于潜移默化中厚积薄发,形成了“以为求位、以进求存”的良好空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教师,要达到更好地教育学生的目的,就必须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自己的存在对别人、对集体是有意义的,进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这样,学生就会逐渐懂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不息,从而产生向上的内驱力。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可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可以接近和信赖的大朋友,这样教师的要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容易被学生接受,才能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都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发掘他们身…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最终的阅读要求是:“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学生来说,正是通过不断地质疑、探讨、解疑等认识活动,逐步求得知识的积累能力。不断地从一个知识水平跳跃到另一个水平,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抓好预习环节则是一种较好的途径。本文结合语文自读法,谈谈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得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课堂数学教学的开放,我们觉得,在观念上,应该考虑我们的教学是否注重了“生命体的发展”,是否思索过“我们今天的教学,将给孩子们明天留下什么”?所以,我们要努力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兰州市畅家巷小学韩爱萍教学,是教与学两者有机统一的过程。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最终吸收、消化、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多,而学生学的少,造成本末倒...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长期以来,我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中只重视结论的记忆,忽视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只重视分数的选拔,忽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特别是忽视个性的培养,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一种职业情感。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真正关心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只有爱教育的老师,才能用心研究教育教学,才会把教育当作终生挚爱的事业,假如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所以,教育需要爱。  相似文献   

20.
把握学生     
课改以来,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一直是比较响亮的呼声,但从实际的操作来看,似乎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