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政绩观是对政绩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要解决政绩观存在的问题,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紧紧抓住改造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个“总开关”;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明确转型政府的职能,为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的行为定好位;要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方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要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努力在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要坚持政绩考核标准的统一性,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一是科学发展观对考核标准统一性的新要求。因此,干部的政绩应当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的政绩,想事情、干工作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干部的工作,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政绩才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绩,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政绩。  相似文献   

3.
自身的努力程度 自身努力程度反映了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主观意愿和客观行动,是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基础要素,对自身努力程度进行考核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名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第一,考察干部政绩要分清楚这种政绩是因为干部内在素质加上个人努力取得的,还是客观条件(如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产业政策、教育科技)的良性影响使得干部不需要经过特别努力也能取得;第二,由于各地发展的基础和自然环境不一样,基层干部的主观努力往往与取得的政绩不成正比。第三,领导干部接任的起点和基础不同,在创业过程中付出的辛劳程度和最终绩效肯定有差异。第四,要分清楚被考核干部在所有政绩中所占份额。  相似文献   

4.
用绿色GNP考核干部的政绩是时代的需要,是干部考核史上的一次飞跃,因为它是科学的,全面的,公正的,能准确地考核出干部的真实政绩,有利于建立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相似文献   

5.
《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评价系统》是对地方领导班子集体政绩考核测评的一套理论体系.考核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对各类考核指标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处理、统计、分析、反馈和检查考核.对促进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对党政领导干部评价工作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是干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考核指标、考核目的、考核方法、考核主体、考核结果的运用等问题联系非常密切,系统研究,大胆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应当处理好的12种关系,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某省委书记在调研时说:"坚持科学发展观,看待一个干部就应该既看他当前的‘显绩',更要看他长远的‘潜绩'.""要用‘十年后的政绩'来考核评价干部."把"十年后的政绩"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注重发展"潜绩"这种评价导向,能促使领导干部愿意干长远见效的事,干打基础的事,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  相似文献   

9.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衡量干部的政绩.就是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目标、考核方法和考核结果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客观的、科学的、发展的、全面的考核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考核评价党的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好的用人导向不仅可以使群贤毕至,而且更有益于党和国家事业欣欣向荣地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习近平结合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创造性提出了把抓党建作为干部的最大政绩、考核干部看显绩又看潜绩、不应再唯经济指标、更加重视民意等思想,并在许多文章和多次重要讲话和中做了详细论述,形成了其独到的干部考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唐王朝前期,由于隋末乱世的历史背景及官吏的致仕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官吏年过七十而没有致仕。虽然他们中多数人为唐王朝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高龄职事官现象是唐前期职官管理制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教传教士重履中土,极力发展教会势力。对此,大多数中国官员对基督教持有排斥态度。中国官员之所以排斥基督教的原因在于:其一,他们不喜欢传教士以强势的姿态进行传教;其二,中国官员们抱有文化上的优越感,严守华夷之辨的思想,反对基督教同化中国的行为;其三,中国官员们对教堂干涉词讼,侵夺其权利的行为心怀不满;其四,各地政府处理民教纠纷,往往采取“袒教抑民”的政策,官员们担心这样会导致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仰;其五,官员们还担心基督教运动演变成民众造反运动。  相似文献   

13.
官员的考核及监督机制的优劣是关系到一个社会吏治是否清明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吏治固然有其无法抹杀的阶级局限性,但其某些制度特点仍有值得借鉴之处。特别是其考核体系的完善化、制度化和监督体制的严密性,在今天依然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明代官史考核制度在中国官史考核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官史考察制度又是明代官史考核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考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外官考察制度、京官考察制度、考察奖惩制度以及考察救济制度等五个方面对明代官史考察制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对其中若干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但目前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活动缺乏分析和指导,主要表现为岗位活动缺乏系统化描述、具体化描述和规范化描述。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通过与103位优秀村官访谈,设计出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农村政务、建设农村信息化、管理工作团队、规划职业发展等五个核心岗位活动标准,并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了大学生村官培训与职业成长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因重大事件被问责的行政领导纷纷复出,引发了民众和舆论的高度关注。问题官员复出一直是敏感话题,也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官员被高调问责后又低调复出,其合法性遭到媒体和公众的置疑,这对行政领导问责制度的公信力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诗经>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士大夫形象是其中集合时代思想、政治、文化、经济特点的一个群体.士大夫内部的差异造就了大体四种类型的士人形象,对中国古代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善治的实现有赖于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村官队伍。目前村官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基本上能承担起组织和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促进了政府与农村群众的良好互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需提高民主法治意识、强化责任心、增进回应等。  相似文献   

19.
宋代对移制度是一项集官员监察和管理于一体的差遣再分配制度,是官员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在实践层面上的体现,它既有利于克服吏部或中书铨选按资排序注授地方官员差遣却无法实现对其全面监督的弊端,又有利于发挥地方高级官员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使他们既有监察属下的权力又有解决问题的权力。它既有存在的必要环境,又有执行的程序和原则,对移制度在宋代一直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并对该朝官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宋代官吏选拔中,举官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发挥过重要作用,一大批杰出人物都是通过举官脱颖而出的。举官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宋代的举官责任,主要由举主资格、被举资格、荐举程序及举后任职等方面原因造成,而重点在被举资格的真实有效和举后履职的清廉胜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举官责任追究的基本原则,一是担保责任的追究,二是同罪连坐的处罚,三是依法减轻免除责任。宋代对举官有较高的认知,并形成较为系统的举官责任制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至于实施的效果,则与举官以及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并随之盛衰起伏。责任追究能够解决举官中担保、程序方面的某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防止失实、滥举等,并且制度的设计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应是我国传统政治智慧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这一制度自身存在局限以及政治环境制约,实施起来又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举官以及选举方面的问题。在各类推荐、荐举盛行的今天,宋代举官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