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育的传统,而于此基础上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读写交互"理念则更呈现出立体式、有生命感的状态。本文以大学先修课中所选张爱玲《封锁》为例,探索以读促写,开放性更强的写作训练。并以日常语文教学为例,举出一些读写交互的操作方法和教学片段,以期构建读写之间,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之间的有效桥梁。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这是中学阶段读写训练的重点之一。两年来我们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读写训练,选教了各种类型的古今说明文共计十九篇,进行各种说明文的写作练习共计十七次,对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转变文风,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的做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读写新闻]关注国内外读书写作的最新动态,选发与之相关的最新信息,强调时效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4.
向通  杨嘉生摄 《新读写》2014,(5):F0002-F0002
本刊讯由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陈军主持,多位语文教研专家共同参与选编的《新读写》杂志2014年7、8月合刊已于近日面世。日前,新读写杂志社在文新报业大厦46楼阳光厅召开研讨会,邀请7、8月合刊的所有选编者,  相似文献   

5.
江苏考生高中三年学了不少经典文本,然而在写作中依然面临无材可用、捉襟见肘的困境,能娴熟转化运用课内素材的学生凤毛麟角。笔者以在教学中通常被简单化处理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以下简称《八大家》)为依托,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读写互助、读写共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群文读写是群文阅读的必然发展形态.在课程价值的重构上,群文读写旨在通过"写"的高位导引,弥补群文阅读的实践缺憾,以言语表达的视角修正群文阅读的教学偏差;在教学路径的优化上,群文读写重点从文本选组、教学策略和价值导向等方面提出三大实施主张:通过关联与重构凸显言语意义,通过架构与实施,整合关键路径,通过提炼与导引,提升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一、读写教学行为的诊断"读"与"写"的结合首先离不开课堂教学主阵地而独立存在。如何将读写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而非仅仅专门的读写训练,成为笔者关注的重点。笔者近期听了一节公开课《北京的春节》,这是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初步感知,读通课文(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2)作者节选了哪几个时间点?又分别提到哪  相似文献   

8.
张观华 《学子》2013,(1):70
崔峦老师曾说过:"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可见,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课文就是例子"。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精品,试想,如果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三十多篇文章,来进行充分的读写结合的训练,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那学生的作文现状应该会有很大的改观。如何优化读写结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9.
<正>一、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有很强的示范性,字、词、句、段、篇都值得学生去推敲和品味。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应该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学会品味、学会欣赏、学会运用,读写结合,运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从章法与读写互动的角度,切入小学语文教育,主要选以常见而基本的凡目章法为考察重心。首先,先就阅读教学,探讨凡目法之理论,并举小学课文作实例分析。其次,再就写作教学,锁定所欲培养的语文能力,透过限制式写作之题型,设计"凡目法概念网"教学单元,以见章法运用于小学读写教学之一斑。最后再结合读写,提出凡目章法"集中美"、"整齐美"与"多样的统一"等美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