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野 《知识窗》2011,(11):27-27
在美国旅游胜地奥兰多的大街上.有一家名为“上帝小屋”的别样门店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这间“上帝小屋”既不是商店.也不是酒店.更不是祈祷的教堂.而是帮助顾客决定人生方向的地方.更令人奇怪的是.完成这一切的是一台名叫“上帝”的机器。  相似文献   

2.
作家林清玄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看到麦子结实累累,非常开心。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您可不可以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有大风雨、烈日干旱和虫害?”上帝说:“好吧,  相似文献   

3.
一天,一个男孩对上帝说:“我已经计划好长大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告诉我吗?我的孩子。”上帝说。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上帝圣徒和罪人同搭一条船。途中遭到暴风,船就要沉没。“请大发慈悲拯救我吧,上帝啊。”罪人开始祈祷。“嘘,安静一点。如果上帝知道你在这儿,连我都要完了。”圣徒说。  相似文献   

5.
磨难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小麦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过祈祷年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有冰雹,不要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不能样样如愿。”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了不能如你所愿的世界。”农夫突然跪下来,吻看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害?”上帝说:“好吧,明年不管别人如何,你一定能如愿。”  相似文献   

6.
在古犹太教的经典教义《旧约全书》中,描写了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出世界和人类的过程。为什么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全部过程用了6天时间?西方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做了这样的解释,他说:“6本身是一个完全数,并不是因为上帝在6天内创造了万物才如此;倒不如反过来说才对:因为6是完全数,所以上帝在6天内创造了万物。”在这里,著名的经典教义和著名的学者给“6”这个单纯的自然数涂上了十分神秘的色彩。上帝为什么偏爱自然数“6”,这是一个纯宗教问题,但从数学的角度论,自然数“6”的确是个比较神奇的“完全数”。纵观大千世界,我们还会发…  相似文献   

7.
在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眼中,描述宇宙物质根本结构的物理定律就像“上帝的思想”,让人难以捉摸。北京师范大学的曹盛林教授却偏偏是一个喜欢在寻访“上帝思想”的道路上探索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天,老师上课讲到了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为人类带来一切,是万物之灵。听了老师的讲授,一个小学生很有礼貌地问老师:“上帝无所不能,天上的星星也是上帝创造的吗?上帝能告诉我们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神职老师犯难了。因为这个小学生经常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校长把这个“怪孩子”开除了。但是,他却在13岁的小小年龄,成为一名名牌大学的学生。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在数学界赫赫有名的莱昂哈德·欧拉。  相似文献   

9.
近日走在英国大街上的当地人,很难再见到熟悉的“Pizza Hut(必胜客,直译为比萨小屋)”招牌了,因为必胜客已经改名叫“Pasta Hut(意大利面小屋)”了。  相似文献   

10.
不可思议的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帝从不掷骰子。”爱因斯坦以此来表示对量子力学中不确定性理论的态度。可上帝也许不仅掷骰子,而且往往把骰子掷到意想不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去世后,商人埃佩尔见到上帝,提出要进天堂。上帝说:“你是我撒向人间大地上的种子,我总得看看你的人生果实是否丰满吧!”  相似文献   

12.
李津 《今日科苑》2006,(11):15-18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对地球充满了好奇。那时的人们认为大自然里存在的一切都是由上天创造的,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西方的“上帝创世说”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统治地位,人们都相信有一个超乎人力之上的上帝创造了一切。然而,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远远不满足于“上帝创世说”那样荒谬的答案了。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7-I0001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有传闻称,科学家已经借助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难以捉摸的“上帝粒子”。根据一份泄露的内部备忘录,几份未经证实的报告指出,强子对撞机的其中一个探测器可能发现了科学家长久以来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谓的“上帝粒子”的信号。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3,(15):11-13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CERN)今天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并进而揭开充斥在宇宙中的暗物质的神秘本质。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  相似文献   

15.
前言:上帝的微笑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是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得拉对生命乃至整个人类世界的感悟。那么为什么当我们思考的时候上帝会笑?嘲笑?微笑?无可奈何地笑?或是会心地笑?  相似文献   

16.
汽车空中飞     
你有没有设想有这么一天的到来,你口中只需“念念有词”,“上帝”立刻送你一朵“祥云”,你马上就可以驾着这朵祥云迅速到达你所向往的地方。这不是童话传说中神仙们的专利,随着空中汽车的普及。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念念有词”(给空中汽车调度中心打个电话),“上帝”(调度员)马上将空中汽车派发到任何所在位置,你就可以“驾一朵祥云”(乘坐出租空中汽车)迅速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冯越 《百科知识》2011,(12):15-16
大型强子对撞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上帝粒子"。它是由英国人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界被称为"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所以被称为"上帝粒子”。寻找“上帝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科学家为什么要一直寻找它?它的发现对人类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文化》2009,(1):7-7
走进英国人克莱顿·史密斯的家中,犹如来到热带海洋。花园小屋大鱼缸里的珊瑚仿佛栖身大堡礁海域或加勒比海的碧蓝海水中。这些珊瑚其实是史密斯的“家养宠物”。因这一爱好,他本人被称为“珊瑚农”。史密斯是海洋生物学家,在自家“后花园实验室”里养殖了120多种珊瑚。  相似文献   

19.
郭战峰 《科学中国》2006,(12):33-35
“圣婴”,即厄尔尼诺(EI Ni-no),厄尔尼诺(EI Nino)是西班牙语,“上帝之子”之意。  相似文献   

20.
腾讯科技讯据国外媒体报道,2012年7月3日,似乎今天的人们都在为着同一样事件而等待,被喻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让全世界为之疯狂。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这个神秘的基本粒子,在探索“上帝粒子”的过程中,一直不缺少关于该粒子的神话、谣言,而对于粒子物理学家而言,这项发现任务仅是至始至终的数学与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