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师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铁主阵地。以兴激思,坚持个性发展和民主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形成的重要心理条件。以疑激思,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形激思,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形激思,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新形象的能力;以情激思,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青 《中学文科》2009,(11):29-29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能产生非凡的思维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学生已经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利用所储备知识,把习题作为载体,进行思维方面的培养,对养成学生如何思维、敢于思维、善于思维的习惯具有深远意义,对学生终身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就目前习题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体现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能产生非凡的推导力,倡导学生主动动手、乐于动手、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高师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铁主阵地。以兴激思,坚持个性发 展和民主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形成的重要心理条件;以疑激思,是培养学 生敢于质疑,积极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形激思,启发引导学 生思维展开丰宫的想象,创造新形象的能力;以情激思,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在倡导批判精神、营造课堂氛围、鼓励质疑问难的基础上,注重授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李芝兰 《考试周刊》2013,(80):79-79
创新的基础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只有会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才能很好地展开创造性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胆大心细,不怕犯错,勇敢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独创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并具有创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为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应用题教学更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渠道之一。它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严谨性、独创性得以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可行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  相似文献   

10.
李越 《生物学教学》2001,26(9):23-23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首要构件 ,是获得创见的第一步。有疑方能创新 ,创新必先有疑。有小疑则有小进 ,有大疑则大进。所谓质疑 ,就是学习者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 ,敢于独立思考 ,设疑问难 ,敢于大胆发言 ,热烈讨论 ,敢于追根究底 ,探索未知。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敢于提问质疑是创新意识的标志 ,是创新思维的起点 ,是创新过程的萌芽。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 ,是人类智能的最集中表现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下面 ,笔者就生物学教学中进行质疑训练的方法探索如下。①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激活叛逆思维的基本途径着手,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激活叛逆思维,旨在唤起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突破常规模式,超越传统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开拓未来。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营造适于学生思维的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敢于科学地思维。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3,(65):32-33
创新思维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只有会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才能很好地展开创新性思维的联想,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广大语文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要教导学生胆大心细,不怕犯错,勇敢提出问题,并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性思维,其实质是:“创新——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求异——对未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地设想,对已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地提出异议,对陈规敢于突破。”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勇于立异的发散性思维,是当今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就借此文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严成行 《青海教育》2003,(12):18-18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一种心智活动。现代教育要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冲破知识中心主义的桎梏,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帅在教学中敢于大胆创新,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个性化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获得一种自我满足。  相似文献   

17.
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法,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是语教师对学生进行陶冶情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凭借物。但课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认知课,更加直观地再现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鼓励学生敢于超越作的认识和体验,对课的语言字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提出新问题形成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中发现新问题的探索性,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深刻性,不拘于传统思维的独特性,能对各种思维方式进行审查选择最佳性和敢于尝试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 ,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发问的能力 ;要增加学生知识积累 ,扩大视野 ,拓宽学生的思维境界。  相似文献   

20.
尚延山 《教学与管理》2007,(10):137-138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抽象概括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发展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关键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